03.06 二战中,日军发动珍珠港奇袭,是战略上的短视,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槿汐诗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战略上的短视,而不是不得已为之。

珍珠港之前,日本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被盟国石油禁运。

谁都知道,石油是军事工业的血液。

如果石油断绝,日本强大的军事机器就会完蛋。

后来大和号因缺乏足够的燃料,只携带单程燃油,准备冲到冲绳搁浅后作为固定炮台使用。

到1930年,日本的石油生产情况是:北海道出产了7500吨,台湾生产3.2万吨,北桦太石油租借地生产19.3万吨,本州当年的石油产量是22.6万吨,合计为45.9万吨。

日本后来占领的东北抚顺油田,因加工技术不足,导致石油不能用于军舰等使用。

而日本的战争机器很庞大,包括强大的联合舰队。

保守估计,日本每年需要高达500万吨石油。

而世界上的大型油田不多,高加索油田掌握在苏联手中,罗马尼亚、匈牙利油田掌握在德国手中,中东油田掌握在英国手中,墨西哥和美国的油田则是美国控制。

以上这些油田日本就算武力攻打,也很难占领,因为太远了。

相比起来,日本可能控制的,就是今天印尼大油田,这是荷兰人控制。

婆罗洲年石油产量673.6万吨,超过日本每年的需要。

而日本被石油禁运以后,全国储备(包括占领区)仅为800万吨,最多坚持2年左右时间,随后日本石油供应就会崩溃,军队瘫痪。

这种情况下,日本两个选择:

第一,服软。

当时美国要求日本必须从中南半岛(越南)以及中国大陆地区撤军(并没有提到台湾)。

就今天看来,这个要求已经很有余地,日本由此至少还保住了朝鲜、台湾,还可以避免战争。

但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热情高涨的时代,绝对没有一个政府甚至天皇本人,可能同意这个要求。

当时日本政府将民众情绪煽动到极点,民众认为日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以轻易征服世界,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况且,从1931年日本侵华以来,到1941年底,长达10年时间日本除了花费巨额军费,还有接近百万的军人伤亡。

这种情况下,日本民众不可能允许撤军。

况且,如果这次让步以后,盟国可能继续加码,要求进而推出朝鲜,至少退出台湾,这是日本人不愿意看到的。

这就像某大师打擂台一样,平时自吹自己的武功天下无敌,吹得太牛逼了,徒弟们深信不疑,安排了同格斗高手的比赛。

大师虽然知道自己不能打,但牛逼已经吹到这个份上,想要不打也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上,最终被打残。

第二,硬顶。

人如果不愿意接受现实,就会幻象一些不可能成功的东西。

如果日本不愿意服软,就只能拼死一搏。

当时法国投降,荷兰本土被德军占领,英国疲于在欧洲和德军开战,一度差点亡国,苏联被德军闪电战杀得落花流水,瞬间损失几百万大军。

这些列强艘不足为患,唯一的强敌就是美国。

不过,当时美军尚且没有大规模扩军备战,太平洋舰队实力顶多比联合舰队略强。

尤其是航母作战能力,日本和美国基本旗鼓相当。

所以如果珍珠港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再进而占领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可能迫使美国主动服软谈判,将大块地盘让给日本控制。

同时,日本还可以抢夺印尼大油田,解决石油匮乏的严重问题。

然而,这前提是人家愿意服软。

但美国凭什么服软?人家一个可以打你好几个,服软个锤子啊。

山本五十六在美国担任过多年的武官,对美国非常了解。

他在珍珠港之前,全力阻止同美国开战,认为这是自杀行为。

他说过一句名言:美国工厂的烟囱,比我老家长冈森林的树木还要多。


萨沙


到1941年6月,虽然进行了一定扩编的美国军队,也只有140余万陆军部队和30余万海军,所有舰只加一起才345艘(大西洋还占去半数以上),总之就这么点兵力。而日本已拥兵300余万(陆军240万),并且都具备了相当的实战经验,你若是东条英机,敢不敢打这一仗?逼急眼了八成会开干。

(首相东条英机)

所以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真的是迫不得已和战略短视兼而有之,并不完全是疯狂之举。我们常评价旧日本军队喜欢“赌国运”,可是赌博总得也有本钱吧?在以“东条上等兵”为首的主战派看来,日本当时是具备一定赌本的,可以在牌桌上搞一搞,否则必败的战争,没有哪个人会去发动。

所谓的“迫不得已”,是因为侵华日军在1940年武装进入越南北部之后,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极大警惕,忽然发现小日本没有按他们的希望北上跟苏联较劲,却有南下太平洋地区的征候。而这里是美英传统势力范围和亚洲的殖民中心,是决计不能让日本人染指的,于是美国一改之前的绥靖政策,对日态度趋向强硬。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着急进入越南呢?饿的,日本当时每年要进口900万石以上的大米,这也是国内最基本的需求量,其中的大部分来自于法属的印度支那国家(越、柬、老)和泰国。当美国宣布对日本实施部分战略物资禁运时,这些国家予以了积极响应,先后两次宣布将大米出口量减少一半,达到了原来四分之一的规模,天天吃大米的日本人哪里受得了呢?

而随着全面禁运的即将到来,日本更将失去废钢铁、石油和东南亚的橡胶输入,还包括战略金属镍、锡、原料糖浆、棕榈油和椰子油登等,这都是制造军工产品所必须的东西,不一一介绍。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没有这些战略物资则根本不能支撑和维持战争,而美国的态度又如此咄咄逼人,日本人深感其辱,遂有开战之心:“以毅然决然的态度走向积极作战”(日本文件语)。

(联合舰队山本五十六)

最迫切的当然还是石油,日本攒了20多年才积累了600万吨的石油储备,自己本土每年挖出来的不足10万吨,在中国占领区又没挖着。而日本陆海军光日均“待命”消耗就是12000吨,如有大规模作战行动则倍之或几倍之。所以这么点储备用不了一年就得用光,如果再得不到进口,日本陆海军将直接丧失战斗力,这是日本人承受不起的。

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日本政府硬着头皮低下脑袋开始跟美国谈判,力争能劝说美国回心转意。然而美方的条件却非常苛刻,其中一条是必须从中国全部撤军,这就意味着日本花了几十亿元军费、死了几十万鬼子打出来的成果,将全部付之东流。当时的日本国策,已经被军部所绑架而暴走,尤以陆军势力最大,让他们吐出来东北、华北、华东等富庶之地,没有一丁点可能,而从陆相当上首相的东条,自然一屁股坐在陆军的立场上。

(日军进入越南)

说到“战略短视”,是因为被石原讥为上等兵的东条确实没什么好的战略眼光,他和军部一帮子当权派有三个战略误判,第一是德国在欧洲必然取得全面胜利,美国人的重心不可能转移到亚洲来,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是美国的战争潜力虽然巨大,但是海军航母等舰船建造周期较长,短时间内美国海军对日构不成压倒性优势,如果偷袭珍珠港成功,这个进程还会大大延长。

最关键的是第三条,日本人并非要攻占什么美国本土,而是要“以打促和”。日本人估计一旦攫取到太平洋地区的资源,特别是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后,日本可以掠夺大量的大米和每月至少30万吨的石油,其他还包括6000吨镍、1200吨锡、17000吨橡胶、植物油13000吨等等(均为每月),那么日本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将大大增强,一年以后,美国人就会主动求和,承认日本在亚洲的既得利益。

(偷袭珍珠港)

所以日本军部预计用五个月时间“速战速决”,占领东太平洋所有需要霸占的地盘,而美军距离遥远调动不易,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日军形成反击,那就木已成舟了。附带的好处是,如果美国丧失了在太平洋的存在,则重庆政府也将因为失去援助而投降,如此一揽子解决了所有问题,日本人何乐而不为?于是东条上奏:“为了打开目前危局,争取生存和独立,帝国已经到了不得不跟美英荷开战的地步了”!

实际上,罗斯福在宣布石油禁运后已经预料到了,美日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战争,但是为了争取备战时间,也觉得开出的条件太过苛刻,容易让日本人铤而走险,因此1941年11月底前后,国务卿赫尔曾试图降低在谈判中的要价,避免过分刺激大小鬼子们。可是已经晚了,就在这个月底日军大本营(内阁和军部联席)已经得到裕仁的开战批准,联合舰队升火出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度度狼gg


其实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得已的因素,也有日本的严重战略误判。

德国欧洲取胜,日本受到鼓舞,东条、山本豪赌。

希特勒发动二战初期,形势一片大好,可以说是节节胜利。德军完胜荷兰,逼迫法国投降,把英国打得抬不起头。

德军在东线战场也势如破竹,苏联人屡战屡败,损兵折将,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这样的形势让日本高层既受到鼓舞,又有点不甘心。日本国内民众情绪高涨,认为日本不甩来膀子大干一场,就赶不上二路汽车了。

在此情况下,日本陆军摩拳擦掌、杀气腾腾,这种情绪深深感染了日本海军,也感染了联合舰队的指挥官山本五十六,他制定计划后,扬言如果不批准,自己就辞职。

1941年11月18日,日本新内阁正式成立,被称为“刺刀”的好战分子东条英机上台,当时他还身兼陆相、内相,此后又兼职军需相,大权在握,鹰派得势,为对美发动战争扫清了全部障碍。

其实早在七月份,日本内阁已经最终商讨确定了《适应形势变化的帝国国策纲要》,准备为"南进"不惜与英美开战。

美国制裁日本,日本狗急跳墙。

法国政府投降德国后,维希政府无暇顾及海外殖民地,日本乘虚而入,在1940年入侵法属印度支那,把法国殖民地照单全收,而且在那里建立了空军基地,日本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他们下一步一定以此为基地打击中国军队,而且还会以此为跳板,一举侵占菲律宾、新加坡等国。

这样一来,早就对日本高度警惕的美国人不答应了,他们在日本入侵印支三国不久就启动了对日本的石油禁运。

同时被禁运的,还有飞机燃料、重要的军工设备和机械工具。

除此之外,还有钢、铁铜等战略物资。

这样一来,日本战争机器所需石油的七成半被切断,飞机不能飞,弹可不能跑,舰艇不能行。

美国还有一条最狠的一招,就是冻结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

这样一来,美国人等于是釜底抽薪,把日本逼到了墙角。

三、美国制裁日本、援助中国,日美翻脸终开战。

美国要仅仅是制裁还好说,而且还拉偏架,在制裁日本的同时,加紧了的中国抗日军队的援助。

1941年,美国不仅停止了对日本的所有军需物资贸易,还转而向中国正面战场提供贷款和军事援助,有名的滇缅公路也是这时候打通的。

1941年一年间,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了两笔9000万美元援助,其中包括大量军用器材和武器弹药。4月,罗斯福签署命令,批准美国退役军人可以加入陈纳德组建的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即大名鼎鼎的“飞虎队”以帮助中国空军同日军作战。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先后将价值约计5.2亿美元的兵器、飞机、坦克、车辆、船舶等军用装备运往中国,支持了中国跟日本对着干。

日本军人虽然狂妄,也明白跟美国开战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他们决定先礼后兵,派外交官跟美国政府谈判,要求美国取消禁运,解冻被冻结的日本在美资产。

其实直到日本开始动手袭击珍珠港之前,美日谈判还在进行。一方面是日本为了麻痹美国,一方面日本也真不想跟美国开战,如果有可能何谈解决问题的话。

在美日谈判过程中,日本准备了AB两个方案。美日开战前最后一次谈判,或者说日本的最后一次外交努力在12月7日进行。

日本驻美国大使野村吉三郎向美国国务卿赫尔递交了A方案,赫尔代表美国政府拒绝这个方案。

接着日本方面又提交了B方案,赫尔于在12月26日回话了,说此路也不通。

最后日本外交官问赫尔,究竟要日本怎么做?

赫尔说:一、日本马上跟中国荷兰(因为台湾在荷兰控制之下。)缔结不侵犯条约。

二、日本马上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撤出一切海陆空军和警察力量;停止对汪精卫政府的承认。

三、日本马上退出《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美国提出的三条,任何一条都比禁运还厉害,等于让日本前功尽弃,东条英机和山本万万不能接受,所以只有打了。

12月30日,日本政府通过驻德大使向希特勒传递了即将同美国开战消息。事实上,就美国提出三条的26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海上编队就已经出发了。


小约翰


既非战略短视,也不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战中,偷袭珍珠港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1941年12月,日本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率领的六艘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十一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八艘油轮离开母港,风尘补补赶往珍珠港。在多天的无线电静默后,于7日到达珍珠港。对美国在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狂轰滥炸。

共击沉战略舰4艘,击伤战略舰3艘,击沉巡洋舰。驱逐舰各三艘,188架飞机被击毁,,炸死美国海军2,403人, 近2000人受伤。举世震惊。

12月8日,罗斯福总统对全国发表激励人心的讲话,表示:“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端的、卑鄙的进攻时起,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美日之间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太平洋战争。

那么,日本为什么在中国战场吃紧的时候,突然进攻美国的珍珠港,把实力强大的美国拖入战争之中呢?

是战略短视吗?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都不是。

这是日本作为战争赌徒的表现。它在赌。美国会因为受到打击而屈服。

为什么这不是战略短视呢?

因为日本手里的牌不多了。

首先,战争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日本耗不起了。

持续多年的中日战争,消耗了日本大量的资源。而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国内各种资源奇缺。特别是煤,铁和石油。煤可以从中国掠夺。但是铁矿和石油,当时的中国也奇缺。

而美国,则向日本提供大量的废铁和石油。

但是,随着日本的野心越来越大,美国也收紧了对日本的资源供应。1940年,西欧沦陷。日本趁机占领越南。把触角伸到东南亚,这是美国所不允许的。于是,在1941年,美国切断了对日本的资源供应。如果没有石油供应,日本的战争机器将被迫停止。

而东南亚地区有大量的石油,煤、橡胶等资源。但是东南亚也有美军的殖民地——菲律宾。并且还有美国的准盟友——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地。日本要占领东南亚,必须与这些国家开战。这是毫无悬念的。

其次,即使日本不主动进攻美国,美国也准备进攻日本了。

众所周知。美国擅长让别人打个你死我活。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然后战争快接近尾声的时候,突然宣战,获取战争的胜利果实。一战的时候美国就是这么干的。

而这个时候,德苏之间打的不可开交,日本被战争拖了四年。虽然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但是法西斯国家已经现出疲态了。并且,日本的行为已经侵犯到美国的利益了,所以,美国已经准备对日作战了。即使日本不轰炸珍珠港,美日之间的战争也不可避免。

与其被美国打,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干掉美国海军。

那么,日本轰炸珍珠港,是不是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呢?

在日本看来,是的。

但是,在小甜甜看来,走投无路这个成语不是用在罪大恶极的侵略者的身上的。因为他们还有一条正确的道路:投降。

既然还有另外的道路,就不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了。而是他们自己找死了。

其实,日本是在赌,赌美国会因为损失惨重而与日本妥协。

日本有这样的一种表现,是因为他在之前的两场有关国运的赌博中,都取得胜利了。

第一场,是中日甲午战争。外强中干的清帝国在日本的进攻下屈膝投降。赔款2亿两白银。

第二场,是日俄战争,也是外强中干的沙俄帝国在日本的进攻下被迫妥协,割让一些土地和利益。

而这一场,日本错了。罗斯福不是慈禧,美国,不会屈服!而同样的,日本也低估了当时的中国,中国政府,也同样不会屈服!


填哥讲史


二战中,日本之所以发动偷袭珍珠港战役,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生活所迫”,要知道日本就是一个资源小国,本身资源就很匮乏。日本之所以发动战争,也是为了掠夺更多的物资用于发展,进而称霸亚洲。

其国内强大的军事基础已经不可避免地让日本走上了军事扩张的道路,而发动战争自然就需要石油的支持,否则飞机、大炮、坦克如何运转起来?把战争进行下去、以战养战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早期的日本虽然占领东北三省,可是并没有发现油田。

首先就是专业设备的欠缺,就说辽河油田六千米才能出油的井,日本的机器只能挖到两三千米。然后匆忙得出结论——这个地方没有油,咱们可以撤了,结果新中国后来就挖到了。

还有当时的日本勘察团队所掌握的专业理论不足,他们只相信曾经有海洋存在的地方才可能出现石油,因为石油主要是海洋生物经高温演化而来的,日本学者当时对这一学说深信不疑。即使当年的大庆油田只需要挖到一千米深,日军也没有采取行动。就连飞机高空侦测到附近有油田活动的迹象日军也是不为所动,深信专家一定是对的,冥顽不化。


找来找去,日本在中国压根没有发现油田,而他们三个月占领中国的计划又遇到国民政府强烈抵抗,全面破产。石油资源紧缺的日本只能动起歪脑筋,既然中国没有石油,那日本的眼光只能放在海外市场。而海外石油产量最多的无非也就苏联和东南亚。

面对石油资源这两种选项,日军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北上碰苏联,一种是南下磕英美,最终还是北上派暂时占据了上风。


但是经过诺门坎战役之后,日军彻底老实了,丝毫不提再次进犯的事情。这就给了南下派机会,而东南亚是美英的地盘。在东南亚开油田无疑是动了他们的蛋糕,这手伸得太长了就可能被剁。但是看看自己的盟军德国在欧洲战场杀个好不威风,英国自顾不暇,应该是没空理会日本,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美国了。

在太平洋战场没有开启前,日军的石油资源主要来自于美国、英国、荷兰所控制的东南亚地区。随着日军对东南亚的蠢蠢欲动,美军考虑再三后终于通过中立法切断了对日本的石油供应。这一做法被各国纷纷效尤。而日本现有的石油储存量只够维持一年半的战争机器。


这逼得日本只能铤而走险,日本当然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厉害。要让日本和它正面掰腕子,日本肯定明白是不行的,而且日本也没打算和他们正面长期去刚,而是在策划一场偷袭。让间谍找各种借口侦测绘制珍珠港的布防图,以及标出重要军事建筑、母舰的位置,妄图通过偷袭将他们一举摧毁。

虽然美国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将大量物资转化为战斗力可也是需要时间的。山本五十六坚信只要打垮了美军的太平洋舰队,那么有半年的时间日本可以在太平洋上为非作歹,只要在这半年内将美国逼迫到谈判桌前,以打促谈,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成功的偷袭珍珠港,山本五十六做出了一系列战术安排。日本政府为了配合演戏,故意在国际上释放大量假和平的烟雾弹,就在偷袭的前一天还派日本代表团访问美国,就是不想引起美国的怀疑。



第二天,日本以二十九架飞机的代价炸沉了美军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几百架飞机,同时造成大约4000美军士兵伤亡。至此,美国宣布加入二战。

虽然这次偷袭日军获得了完完全全的胜利,可是却在战略层次上失败了。美国这台战争机器的加入,让不少盟国看到了希望,蒋氏领衔的国民政府即是其中之一。


历来现实


日本偷袭珍珠港,既没有战略上的短视,也没有不得已而为之。只是一个疯狂的法西斯国家,为了更好地侵略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就像一头猛兽,即使吃饱了也要杀死在自己面前经过的动物。而彼时的日本,可不仅仅是一只猛兽,而是一支贪婪的饕餮。

日本为什么要对美国宣战,原因很简单,为了资源。一组数据,简单看一下日本对美国资源的依赖程度。1937年,美国对日出口约为2.89亿美元,其中石油、精炼油、废钢铁和原棉这四种战略性资源就占了出口额的一半,达到了1.42亿美元。而日本对美国的石油依赖程度更高,从美国进口的石油,1937年占日本石油需求总量的80%,1938年达到了85%。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它为什么总是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就是为了获得土地,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在1939年,日本的侵略势力不断地膨胀,不仅强占大半个中国,还染指东南亚。1939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废除《美日通商及航海条约》,警告日本如果再不收敛将对日本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

但日本并未收敛,不断向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扩张,1940年9月24日,日本进入印度支那北部。25日,美国宣布向中国提供一笔2500万美元贷款;26日,美国颁布命令宣布对日本实施钢铁禁运。钢铁禁运没有令日本停止侵略的脚步,反而将其视为美国的挑衅,随后日本南进策略呼声渐长。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再无北顾之忧,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与美英开战,争夺印度支那。7月24日,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南部,26日,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全部在美资产,紧接着英国跟随美国采取同样措施。28日,美国宣布废除1940年11月与日本签署的石油协定,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

美英荷等国形成对日本的全面贸易禁运,并没有使日本清醒头脑,停止错误的侵略行为,反而更加疯狂,与美国开战。试图通过一举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使美国屈服,回到谈判桌达成一份利于自己侵略行为的协议,试图保留自己靠武装侵略获得的非法利益。这可不是短视的行为,日本为此专门制定了《适应形势变化的帝国国策纲要》。

有人认为,是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和石油禁运,是日本面临战争崩溃的绝境,为了维持战争,不得已向美国开战,日本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不然,日本发动侵略战争,首先就是非正义的行为,美国制裁日本,对日本实行禁运,是支持被侵略国家坚持抗战的正义手段,是正义的。

日本为了维持非正义的战争行为,获得维护战争进行的战略资源,向一个国家开战,就不存在什么不得已而为之,肯定是蓄谋好的,没有什么不得已而为之。日本应该通过国际对它的制裁,明白自己在国际上的处境,放弃侵略行为,而不是向着一切不支持自己侵略性为的国家开战。

就像现在日本的一些电影,往往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是在美国的逼迫下才发动战争的,简直是无耻至极。


狼君历史


我是莫地方,我来回答。

我认为不得已而为之。

日本偷袭珍珠港很大原因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日本本国资源不足,只有以战养战才能保证自己更好发展,才能称霸亚洲。

中国抗日战争呈现僵持局面,为可以扩大战果,日本必须获得更多战争资源,美国切断日本石油来源,危机日本战争机器运行。

日本为获得更多战争资源,分别制定“南下”“北上”计划。

日军北上夺取西伯利亚梦想化为泡影,南下占领东南亚地区夺取战争资源。

东南亚作为欧美等国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计划增加难度,为获取石油等战争资源,不可避免和欧美开战。

北上战略计划失败后,日本没得选择只能南下,占领法属印度成为导火索,美国宣布对日本石油汽油全部禁运,随后英、荷兰相应美国,冻结日本相关资产。

石油资源不足,日本战争机器即将停止,这个时候他们只能冒险一战,方可扭转败局。

美国太平洋舰队并不好惹,只能选择偷袭获取战略主动,方为上策。

山本五十六作为本次偷袭指挥官,深知短时间打败美国太平洋舰队方可获得优势,以打促谈,强迫美国坐到谈判桌面前,为日本获取最大利益。

为确保偷袭珍珠港成功,日本政府全力配合军方,释放和平信号,派出日本代表团访问美国,这一系列行动都只为不要美国怀疑。

这次偷袭虽成功,美国太平洋舰队并没给其足够伤害,本次袭击并没得到日本人想要战果,以美国恢复能力很快造出更多舰船同日本决战太平洋。

综合所述,日本发动珍珠港不得已而为之,偷袭虽成功,可美国并未受到打击,反而要美国参与二战进一步改变二战局势,日本偷鸡不成蚀把米。


莫地方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纯粹的骑虎难下,索性赌一赌国运。如果日本不和美国、荷兰、英国开战,那就要准备向中国单独投降了。


在1941年的时候,日本经济已经基本濒临破产,无论是战争开支还是战略物资存量,基本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首先石油储备只剩200万吨,看上去好像还挺多,但实际上只够联合舰队所有军舰开几次而已。这还没考虑到战斗机、轰炸机和坦克的消耗。


其次,日本的军费开支早已经突破经济承受上限,完全依靠压榨国民收入来强行运作。如果继续把侵华战争推行下去,日本国内的通货膨胀将不可抑制,同时很多工业的运行也将难以为继。



这样下去,日本的战争机器水准将全面下降,武器水平和军队素质很可能降低到凯申物流那么低,炮弹子弹全面短缺,飞机坦克都没有。到时候,侵华战争就会变成大笑话,说不定真的会让凯申物流反推回去。


即使不被中国打败,日本建设几十年的海军和陆军,也会由于长期缺乏装备更新,失去争霸世界的能力。这才是日本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日本好战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除非日本彻底放弃对外侵略,放弃争霸世界的野心,虽然现在看是正确道路,但那个时代的日本是没有这种智慧的。



陶式防务评论


你好,我是冬雨AK,说下我的看法,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略上的必要引起的不得不做的行动!

我们后世评价日本偷袭珍珠港,大多评价其愚蠢(当然也确实是愚蠢),它直接把世界第一强国拉入二战,据说希特勒听闻此消息气的破口大骂!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战线日益拉长,占用了大量的兵员物资,日本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石油 橡胶等战略物资都是由南亚 东南亚进口,而此时美国为了惩治日本的侵华战争,对日本开战石油禁运,英国 荷兰等国也追随美国对日本资产进行冻结制裁。日本战略物资储备告急!

此前日本大本营就有“北上”和“南下”的战略分歧,但经过诺门坎失败和石油禁运之后,日本选择了南下战略,就是要到南亚东南亚去抢占美国 英国的殖民地,进而抢占矿产、石油和橡胶资源,但也就意味着和美英等国的彻底决裂,战争不可避免。

此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山本五十六很清楚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和美国全面开战是绝对没有获胜的可能的,唯有一战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使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暂时没有力量和日本联合舰队相抗衡,进而迫使美国主动求和退出二战。作为赌徒的山本五十六制定了详细的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的计划,于是就有了1941年12月7日清晨的偷袭珍珠港

所以,偷袭珍珠港是日本战略选择上的必要行动!


冬雨AK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对于日本发动珍珠港袭击,我觉得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是日本不得已才偷袭珍珠港,寻求一战解决太平洋舰队。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在当时,日本虽然在亚洲如鱼得水,如日中天,那也只是外强中干,其实日本国内深陷其中中国战争而无法自拔,日本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预想超的太多。大量的战争资源需要从国内抽调到中国。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你觉得日本还能挺多久?


其实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立于德国闪击苏联的基础上的,在当时,日本军部高层还为此探讨,是北上还是南下做了深刻的报告调研,结果则是南下,因为北上的话,只会让自己自讨苦吃,更会增加国内的压力(诺门罕战役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反而南下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南下,东南亚一直有英美利益,如果日本南下美国肯定不会不管,于是日本高层提出不如先下手为强,以绝后患。一举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可惜日本太小瞧美国了,让自己吃大亏,所以日本直接一条路走到黑,饿死也是死,撑死也是死,还不如趁美国没缓过来劲,把东南亚资源全进自己嘴里,让自己舒坦舒坦。

我是鹏正!如果喜欢我的问答的话就请给我点个关注吧或者小小的赞~

我超级宠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