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赵高大权在握时为什么不让胡亥抵抗反贼?

一片水帘洞


秦始皇在世时一赵高一直侍奉其左右,随着时间的积累,赵高对秦始皇的心理活动,爱好,处事风格有了很深的琢磨与了解,然后通过投秦始皇所好,一步步赢得了秦始皇的信任,这中间赵高心理上应该承受了很大的煎熬与压力,试想整天与秦始皇这样的人呆在一起,无论任何人每时每刻都可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更别说和他整天呆在一起的赵高了,所以赵高在这个时候他的心态应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担心,有谨慎,有猜疑。所以他应该对秦始皇是有畏惧和怨恨的,从而导致了他对秦帝国的怨恨。而这种怨恨是长久心里受压迫所致的。所以当秦始皇驾崩后二世即位,赵高内心的畏惧感可以说是烟消云散,怨恨却如山洪暴发般一发不可收拾,他就是要搞垮秦帝国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怨恨与不满,用一切穷奢极欲嗯方式来享受从而释放秦始皇对他心里上所造成的压力,所以他大权在握后,对一切不利于秦帝国的消息他内心是高兴自得的,但是对二世皇帝却隐瞒不报,而且在这期间赵高他还残杀大臣,从根本上将秦帝国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秦始皇雄才大略,但当时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竟让赵高这个宦官去教导幼子胡亥。赵高一个宦官本就是残缺不全之人,心理上本就和常人有异,所以教导出来的胡亥也就是一个心理不健康之人,其残暴异常,贪图享乐,不顾朝政。所以在胡亥即位后不久就爆发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从而导致了项羽刘邦等的呼应起义,这时赵高刚刚干倒了李斯将秦帝国大权全权在握,他应当也看到了这种起义对秦帝国的威胁,但是他不敢把这些报告给二世皇帝,甚至阻止二世皇帝去消灭反贼,只是说这些反贼难成气候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过家家游戏,二世皇帝也就听之任之了,赵高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害怕二世皇帝找他算账,因为他此时大权在握,在他的治下竟然出现了这么多的乱子,二世皇帝如果知道真相后,肯定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他赵高。以赵高对二世皇帝的了解,二世皇帝是一个反复无常之君,其暴怒无常,赵高心里肯定也是害怕的,所以他对于反贼的造反是极力隐瞒的。甚至去阻止去消灭反贼的,他要让二世皇帝看到,在他独揽大权后国家稳定,没有任何不安定因素的假象,以让二世皇帝还能继续信任他,他也能再继续过自己想要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最后,赵高玩的太过了,结果将秦帝国送上了绝路,也将自己送上了绝路。

赵高此人据记载是赵国人,他入秦的目的就是要惑乱秦国,使秦国灭亡,以报秦灭赵之仇。所以,当他一步步走上秦国权利巅峰的时候,大权独揽的时候,他就开始残杀大臣,指鹿为马,灭自己的对手,谗言二世将秦王室成员屠戮殆尽,从根本上将秦帝国往死亡之路上逼,这个时候正好有反贼造反,正中其下怀,所以他也是借反贼的力量将秦消灭。所以对于反贼造反,他是不顾一切的去阻止二世皇帝去平定的,因为他的目的就是为赵国报灭国之仇。所以,最后也遂了他的愿,秦帝国只传到二世而灭。

所以,赵高大权在握时阻止二世皇帝去灭反贼,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赵高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从赵高心理上说是因为长久的压抑释放的结果导致的,从赵高的出身来说是为了报灭国之仇而故意为之的。


翼下之风005


是书上写的明白,开始有人说叛乱的事情,被秦二世杀了,秦二世还责怪赵高没当好丞相。这样,赵高才将秦二世软禁起来,自己独立处理朝政,后来才有了叛逆之心。赵高主要担心二世削掉自己的丞相位置,看到二世太过无能,又消除了朝廷中的异己,赵高才有了篡位之心。所以,赵高才不向二世汇报。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史。後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


朝飞暮卷


赵高是秦帝国的罪人,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先是向秦二世隐瞒了这个消息,告诉他只是普通的盗贼而已。且看《史记》里的这段记载:

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循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

陈胜吴广举起反秦大旗,一应百呼,天下烽烟四起,崤山移动的被秦严刑峻法奴役已久的少年,都杀了郡县守尉令丞造反,这对秦帝国而言想,是空前的危机。可是,从东方而来的谒者带来天下已乱的消息,二世又惊又怒,问赵高,赵高却说:“这些只是作乱的盗贼而已,现在郡的郡守、太尉已经把他们都逮捕住了,不用担心。”

秦二世信以为真,继续享受人生。赵高是他的老师,胡亥是个心理不成熟有恋父情结的人,对他深信不疑。等待周章军临戏水,逼近函谷关,再也无法隐瞒,秦二世慌了手脚。

幸亏大秦少府章邯临危受命,主张发放武器给骊山徒,秦军才有了像样的抵抗。章邯是大秦帝国最后的将星,他是有能力挽大厦将倾的人物,可惜功亏一篑。为什么?也是因为赵高的阻扰。巨鹿之战后,秦军主力北路军被灭,章邯率领的中路军被项羽围困,生死存亡之际,章邯派使者求见秦二世,也是被赵高拦住了。

赵高不让使者见秦二世,章邯在朝中失去支持,恐打输了秦二世见怪,不得不降了项羽。自此,秦帝国失去最后屏障,刘邦才能挺进咸阳。

赵高欺上瞒下,是秦帝国覆灭的罪魁祸首。他为什么要蒙蔽秦二世,不敢公开平叛呢?

首先,赵高上位不正。秦始皇在世,丞相是李斯,赵高只是掌管符节的中车令。他通过沙丘之谋,扶胡亥矫诏上位,就是为了权力。学生当了皇帝之后,他利用胡亥的信赖、疯狂打压老臣。刚开始,他利用陈胜起义的事情,诬陷守三川郡的李斯儿子李由,沟通盗贼,一步步把李斯逼到绝路。扳倒李斯后,指鹿为马毕塞言路,粉饰太平就是想让秦二世专心享乐,不理政务。

其次,待赵高大权在握之后,朝廷的事情都是他说了算。他之所以拦着章邯不让他跟秦二世沟通,是怕皇帝知道天下大势难以收拾之后,怪罪于他。在胡亥面前,他不想承担责任,更害怕因为被治罪。

胡亥对赵高的话深信不疑,被安排转移到望夷宫后被赵高的女婿杀掉了。此时的赵高已经跟刘邦约好了瓜分关中,自然也不会组织像样的抵抗了。

总之,赵高不平叛,全是因为私心,他贪婪地攫住权力,害了大秦帝国


我为什么脸红


赵高历史事件如下,赵高,嬴姓,赵氏。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那么问题来了,赵高为什么可以权倾朝野,独揽大权,做到了商鞅,白起,张仪,吕不韦,李斯等狠人都达不到的地位?什么势力在背后支持他指鹿为马?为什么他不积极平叛,致使天下崩毁?难道如野史传闻是为了报仇?

答案要从史书中寻找,读史使人明智,不能人云亦云。

一、郡县制的超前

秦始皇统一天下,威震宇内,成为千古一帝,并推广郡县制,收天下之兵器入库,造12铜人,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功绩站在后世看无论如何高的评价都不为过。但是,对于公元前220年来说这是一个早产的制度,一直到约200年后汉武帝后期中国才真正实现了郡县制。按照秦朝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交通网络速度,信息传递速度,强行推行郡县制,中枢的命令也不能及时传递到地方,且地方的物质力量也不能及时中转到中枢,很大一部分耗费在路上,不能形成国力,且造成地方上弱势,兵力财力不足,当山东六国叛乱发生时,地方无力平叛,中枢命令和力量也要很久之后才能到达,赵高得到的消息也只是相对早一点,后世站在上帝视角看知道了某地发生叛乱,但是历史的当时,赵高可能并不知道,没办法及时平叛。

二、秦国传统军功贵族背后支持赵高

商鞅变法后,秦国形成了一股最强大的势力——军功贵族。山东六国朝堂势力加上王族才能和他们分庭抗礼,所以王族和六国势力一直在积极打压军事贵族,但是只要天下未一统,他们的势力基本盘就牢不可催。

早在秦昭襄王时期,白起被逼自杀后,军功贵族大本营蓝田大营,将士呐喊三天,要求诛杀山东人士出身的丞相范睢,否则不归营地。中枢为平息军功贵族的愤怒让范睢背了黑锅,此后中枢积极培养启用山东六国投奔的以蒙氏和李氏为代表的军事将领,王族和军功贵族的裂痕越来越深。统一战争时,始皇防备军功贵族王氏,统一战争后始皇让蒙氏蒙恬担任军功贵族大本营蓝田大营的统帅,王氏任副职,可以想象两者矛盾有多深。

始皇死后赵高取得了军功贵族的支持,二者利益交换,赵高才能轻易的在蓝田大营擒拿蒙恬,诛杀扶苏,此后王氏担任蓝田大营的统帅。在取得军功贵族支持之后,在朝堂上蒙毅,李斯根本不是对手,任剐任杀,秦二世沦为傀儡,指鹿为马。说白了,赵高是军功贵族的代言人,屠杀秦王族和山东六国的朝堂势力,就是军功贵族对秦王室一百年以来的愤恨发泄,统一以后的教训,让军功贵族也不想积极平叛,所谓养寇自重,结果操作不当遇到狠人项羽,最后大家玉石俱焚!

三、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国防压力大

1、北击匈奴。秦国统一中国之后,匈奴也刚好短暂的统一了草原,随着秦国兵团南下和东进,匈奴趁机占领了肥沃河套地区,实力迅速壮大,威胁关中安全,如芒在背,这是中枢不能容忍,随后中央组织30万兵力北击匈奴,并命蒙恬修长城防备匈奴。2、南征百越。南方楚国灭亡后,百越地区骚扰故楚地区,中枢组织关中60万兵力南征百越。始皇死后,东方六国看到中枢兵力空虚,趁机叛乱,中枢只能命令章邯组织囚徒平叛,由此可见中枢兵力空虚到何种地步。客观的说,赵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中央财政崩溃

一个帝国崩溃都是从财政崩溃开始的。从统一战争到修长城,修骊山阿房宫,始皇陵,北击匈奴,南拓百越,中央财政已经崩溃,叛乱发生后,中央实际上已经无财力平叛,赵高不是不想平叛,而是没钱去组织平叛。

真实历史可能和我们认知的不一样,赵高复仇只是无稽之谈!


历史经济学


赵高做太监前是赵国旧贵族出身,委身于秦就是伺机复仇。灭秦是他的家仇国恨,亡秦是天然责任。所以,即便掌控大权,支持胡亥消灭反判,是能为而不为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