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个55岁女人的独白:结束33年婚姻,我想给所有女人提个醒

花影人间:讲走心的情感故事,分享婚姻百态。

1

刘婶今年55岁,去年最小的女儿嫁人后,身上的担子倏地轻了。

有一天和丈夫吃完饭后,她忙着收拾碗筷,丈夫拿着牙签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剔牙。那一刻刘婶脑海有个想法冒出来:我为什么不能这样?

从22岁到55岁,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对于刘婶来说是幸与不幸。

幸,是因为她得到了三个孝顺、听话的儿女;不幸,是因为这三十多年,自己像个巨人一样在挑起养家的责任,丈夫之于婚姻的意义,不过是个称呼。

22岁那年,刘婶和丈夫相亲认识。在那个年代,结婚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还清楚地记得,见面那天,家里挤着很多来看热闹的人。两人坐在沙发上半天没说话,她拿眼睛偷偷瞄他,瘦高个,小平头,长得一般,看着憨厚老实。

过了两天媒人来问她的想法,说男方看上她了。刘婶父母没意见,她听父母的随后点头。

亲事很快定下来,男人会骑着自行车带她去集市上买吃的,家里有农活时他会来帮忙,夏天的晚上男人骑着车回家,她会陪他走一段。

是年冬天,两人结婚。

几间瓦房,跟公婆同住。他们小两口住三间,公婆住一间。刘婶的婚姻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一个55岁女人的独白:结束33年婚姻,我想给所有女人提个醒

2

结婚没几个月,刘婶怀孕,丈夫跟着村里的人出门打小工。

新媳妇进门没多久,一个人跟着公婆过,处处小心翼翼。大姑子偶尔回娘家,见她坐在门口晒太阳,会斜她一眼冷不丁问一句:弟媳妇不忙啊?

家里的大部分家务是她做,快到农忙时挺着肚子去田里干活,回家还得做饭。

从怀孕到快生产,丈夫不在身边,直到孩子生下来的那天晚上,他才赶回家。

家里冷清清的,因为头胎是女儿,公婆不重视,丈夫也怪她没有生个儿子。

坐月子,刘婶委屈地在床上哭。

丈夫在家待到孩子满月,又跟着人出门打工。

刘婶一个人带着孩子,她再忙公婆都不会伸手帮忙。有时攒了一大盆衣服没洗,想让婆婆帮忙看着孩子她去洗衣服,婆婆会嫌弃地说一句:我打牌呢,你快点洗。

等她洗完衣服回来,孩子满院子爬。

那时的院子还是土的,孩子刚换好的衣服全是口水和泥土混在一起。

刘婶的耐性没有刚结婚那会儿好,加上婆婆的态度,婆媳矛盾爆发,从此分了家。

好在丈夫打工的地方不远,一个月能回家一趟,夫妻长期分离的状态有所缓解。

一个55岁女人的独白:结束33年婚姻,我想给所有女人提个醒

3

后来刘婶又生了一个儿子和女儿。

等三个孩子慢慢大了,丈夫依然三天两头打小工,每月赚的钱勉强够一家人吃喝。

孩子上学要缴学费,他们都长大了不能总穿别人的旧衣服,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给他们补充营养……刘婶很着急,想尽法子赚钱。

正好村里有个做海鲜生意的人,刘婶找他合计,想跟他取经,拿货去集市上贩卖。

她托关系在集市租了个档口,每天早上天没亮便骑着自行车去进货,然后直接骑到市场摆摊。

清晨买菜的人多,有小饭馆的伙计,有买来自己吃的。卖了一段时间的货,刘婶算了一下,平均每天赚的钱要比丈夫多。

辛苦当然在所难免。

凌晨4点,骑50分钟自行车出去上货,再骑一个小时自行车到集市上。到了之后就马上摆货,随便吃口干粮就有顾客来了。

卖到10点左右收摊,再骑半个小时自行车回家,洗漱完给孩子做午饭。

丈夫见她赚的钱能满足家庭开支,便渐渐懈怠起来。时常呆在家里,干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刘婶有时会说他,趁着年轻两口子多干点活,以后孩子结婚也需要钱。

丈夫嫌在外打工太累了,还要被老板骂,意思是不想干了。

刘婶提议两人一起贩卖海鲜,丈夫跟她做了两天又不做了,嫌早上起得太早,嫌海鲜弄得身上都是腥味儿。

光是努力赚钱已经耗费了一身力气,她不想跟他吵,便随他去了。

一个55岁女人的独白:结束33年婚姻,我想给所有女人提个醒

4

后来,两人的相处模式变成女主外。

刘婶负责赚钱养家,丈夫负责呆在家里,什么都不管。

往往是干了一天活,回家还要做饭、洗衣。两人为此吵过,男人说你这么厉害能赚钱,要我干嘛,我就喝喝小酒享受一下。

刘婶反驳,这话你怎么有脸说出口?我一天天这么累,你能不能心疼我一下,把衣服洗了饭做了,哪怕刷刷碗也行。

男人说我心疼你啊,但是洗衣做饭是女人干的活。

刘婶彻底寒心,两人从那时起便分床睡。

男人大概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勉强去洗个碗。孩子大了也会说他,你看我妈这么累,能不能多分担一下。

相比丈夫,孩子的存在更让她暖心。

后来孩子们都大学毕业了,她的海鲜生意便没再做。家里有牵挂,想走走不开,只能在集市上卖卖货,所以也做不大。加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忙活,年纪大了有点力不从心。

做生意那些年,存了不少钱。张罗着三个孩子成家后,手里剩点钱足够吃喝。

一个55岁女人的独白:结束33年婚姻,我想给所有女人提个醒

5

小女儿嫁人前,家里虽然没有往常热闹,但好歹有人说话。

小女儿嫁了人后,刘婶觉得周身冷清至极,她跟丈夫没说两句话就会吵起来,于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那天她看着吃饱喝足后,歪在沙发上剔牙的丈夫,一直问自己:操劳了一辈子,孩子都拉扯大了,个个成家立业。我为什么还要过这种生活?要伺候一个祖宗?

她跟丈夫提离婚,丈夫觉得她疯了,太可笑了,年纪这么大要离婚。

村里人知道这事儿,跑来说和:夫妻这么多年了,孩子都成家了离什么婚,多丢人啊。老来伴老来伴,再不济也是个伴。

儿女知道这事儿后,专程从外地回家,没想到的是,他们都支持刘婶的决定。

儿媳妇悄悄拉着她的手说:“妈,您这辈子的不易我都知道,我也支持你。为自己活一次没有错,如果您跟爸离婚,就搬来跟我们住,只管享清福。”

没过多久,老两口领了离婚证。刘婶把积蓄分了一点给丈夫,便跟着儿子儿媳走了。

那是她55岁的秋天。


一个55岁女人的独白:结束33年婚姻,我想给所有女人提个醒

6

一个女人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庭。

夫妻俩拉扯三个孩子已是不易,何况是刘婶一个人养着三个孩子和巨婴丈夫。

夫妻之间重要的是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她没有感受到,一路走来只有她一个人在负重前行;

夫妻之间重要的是爱和尊重,她没有感受到,夫妻感情早从分床睡那一刻起,就已经消耗殆尽;

……

直到离婚,那个男人都不清楚为什么过了大半辈子的妻子,决心这么坚定。

他心安理得享受着她的付出,却不曾想过要伸手帮她一把。

即便后来孩子们都成家立业,家里只剩下老两口,他依然是一副老太爷做派,不做饭,不洗碗,不分担任何家务。

我想,这么多年一直支撑刘婶走下去的,不是夫妻之间的情义,而是那三个孩子。

在那个年代和社会环境下,很多人成家依然要靠相亲,父母觉得不错就嫁了。所以女人在婚姻上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

有些女人就这样稀里糊涂过完一生,也有的女人,会像刘婶一样,决定为自己活一次。

不管是哪种选择,都没有对错。毕竟,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故事写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心疼刘婶,又为她的新生活开心。

一个55岁女人的独白:结束33年婚姻,我想给所有女人提个醒

今日话题:

你认为那个年代的女性,最大的不易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