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比亚迪混动跑长途合适吗?

荒野丛生


唐DM 车主来咯。回答这个答案之前,首先要题主再明确一下你对于长途的要求是什么?

如果是舒适性,那唐绝对适合啊。空间宽敞,全景天窗,ACC巡航和道路偏离预警,绝对是缓解开车压力的良药。还有全景摄像头和全时电四驱,让你在长途面临复杂路况时更加的安心。更不用说Dlink 系统了,长途累了,放松一下,看个电影K个歌完全巴适。要是需要野外露营,那就更拉风了,唐有反冲电功能,带个电磁炉,你就是堵车大军里最靓的仔。

然鹅,一切的美好都是基于你对油耗不敏感。因为,高速上120的话要12升,即便是最为经济的100巡航,百公里10个油也是跑不了的。😂


MrBeeeee


4~6月中旬近20000公里自驾回来。秦80,前8000多公里未充过电,到北极村前发现回电有问题,后来连续4天都在补电,第5天发现回电又正常了。这次长途就补了4天的电,每次酒店宾馆都没收费,最多一次补了6度多点。回来后,发现纯电行驶居然1300多公里。综合油耗6.186L(很少高速),车重近2.1吨,你说能不能跑长途?这种新玩意,真心要好好摸索,才能发挥它的优势。那种电用完了用油的白痴,都是跟屁逼逼的为狗粮在瞎说。我发现,这车80以上110以下回电比较快。另外,这车定速巡航最费电,特别100以上巡航更费电。还有,回电至90%以后,再往上就更慢了,除非遇下大坡,否则很难往上回充。要学要摸索的太多,只有慢慢来。我的一年多,快40000公里了,一切安好。


手机用户3186722190


比亚迪混动跑长途适合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适合。本人就是唐DM车主,可以说DM车是综合适应能力最强的车,作为一台599匹马力百公里加速4.5秒的中大型SUV,不充电高速100码油耗8.5,120码油耗9.5,你认为高吗?300匹以上的燃油车没有比这低的;如果说轿车,老款的秦DM也能做到卡罗拉的油耗不充电达到5升左右,不过前提是车子的设置要对。
动力就不用我说了,安全性方面,比亚迪的车从来号称公路坦克,CNCAP五星批发部就不说了全是五星,中保研测试唐燃油版13万最低配也拿到了综合评价优秀的成绩,超过了沃尔沃XC60得分。跑高速隔音也很重要,唐DM隔音水平比较好,前档前排玻璃选用福耀双层隔音隔热玻璃,车内噪音较低。
三电的核心之一,电控,现在的比亚迪混动车型搭载的dm3.0技术有五个工作模式,一是纯燃油,这个模式一般只在电驱动系统出现故障时出现;二是并联模式,也就是发动机、前电机、后电机同时驱动,这是动力最强模式;三是串联模式,这个模式是DM3.0系统最新的亮点,当车子匀速行驶时,发动机驱动,冗余动力带动BSG电机为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带动后电机驱动,这个时候实现四驱并且反充电;四是纯电模式,电池带动电机驱动,发动机不工作;五是动能回收模式,这个模式是通过刹车、下坡回收多余能量为动力电池充电。单从这5个模式来说,市面上没有那个插混车型能做到如此智能多变的工作模式,涵盖了纯电驱动、插混模式、燃油模式、增程模式,也说明了电控的强大。可以说这台车在模式选对、目标电量(SOC)选对的情况下,能保证强大的动力,同时不会出现馈电。


这里要说一下如何设置,以唐DM创领型为例,纯电续航是100公里,满油满电出发,路上不充电,最省油的开法应该是先用纯电模式,电量跑到70%,切HEV(随时可以切换不影响行车),SOC(电量平衡点,系统会自动调整工作模式使电量尽可能保持在这个点)设置70%,能量回馈强度设置较大(HEV和EV模式设置有实体按键,SOC设置和能量回馈设置都可以通过语音助手,“你好小迪”唤醒后,说“SOC70%”“能量回馈较大”来实现),然后全程就不用管了,最后回程快到家前路程剩下50公里左右切纯电,到家用完电。为什么要这么用,因为油充电是有能量损失的,避免反复充电能达到最好的效率。不过觉得麻烦的人直接HEV模式+SOC70%+能量回馈较大就可以,为什么要保持70%电量,因为有电是非常舒服的,如果长途遇到堵车缓行的情况,车速低于30码是保不住电量的,而油充电最高到70%,这样设置多留点电驾驶感受更好。需要说明的是,正常路况下,只要不是堵车缓行,车速30以上都是可以保电的,车速接近50就能油充电,比如定速120码,充电功率大概在12千瓦,也就是跑1小时可以充50%电量。
另外一点,如果你选择的是唐DM,跑长途又是出去玩的话,那就太合适不过了,因为唐DM除了空间大,还有一个优势是强大的电四驱系统。可以这么说,唐DM玩水玩雪玩沙子所有燃油车都不是对手,跑泥泞路面也是承载式SUV里的顶级水准,只要轮胎不选错,非常厉害。之前唯电新能源社区曾用一台唐DM冰面拔河拖着两台SUV跑——斯巴鲁森林人和汉兰达,本来用来做保障车的福特猛禽拔河也输给唐DM,冰雪路面实力可见一斑;唐DM整车防水等级IP67,通过涉水路面时用纯电模式,最大可以涉水1.2米;玩沙子,曾经在沙漠拖着BJ40干拔大V沟。唐DM可以轻松通过交叉轴,可以单轮脱困(三轮打滑情况下)。

还要说的是电机,目前量产新能源车中常见的电机是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交流电机,异步交流电机的效率比永磁同步电机低一些,但是转速更高,特斯拉使用的异步交流电机转速达18000转,使用该电机车辆极速较高。永磁同步电机效率较高 ,起步扭矩和低速扭矩强大,但不足在于转速比异步交流电机低,造成高速续航加速能力较差(电车一般不配备变速器)。为了弥补这个劣势,唐DM和唐EV上面所采用的后电机是比亚迪最新成果,达到了15000转的永磁同步电机最高水平,同时效率密度达到了5.0,这个电机也使得唐DM的极速达到了210,比老款唐190码提升了不少。
综合说来,比亚迪插混非常适合跑长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98a061b6e774df79054946a297af0ab\

守護40


比亚迪唐能不能路长途我不知道,但我的宋DM要看路况:路况要全都是高速车能跑起来还行,如果是国道稍微带些上坡路,速度提不起来车自身充不上电,由其遇到崎岖山路,那比亚迪DM宋确实不行;走不了路充不了电而且住不了店吃不了饭,我的家乡就在高原,买油电混合的人比较少,在我们这里不太适合油电混合这种车型。车自身充不了电,动力更就不行;城市里跑出租车有些用的是充电比亚迪,我期待比亚迪公司能不能改进油电自身充电或续航长些!


手机用户78183929513


非常合适,如下理由:

1.动力迅猛无敌,超车随心所欲,想超谁就超谁,高速上能跑过唐的只有一些跑车。但是长途路上很少见到跑车的,因跑车底盘低,位置少,油耗还高。

2无里程焦虑,用电用油随意切换。路况好,发电效率高。

3.全时电四驱,还有多种地形模式。通过性能好

4.配置丰富,空间大。L2级别驾驶辅助,省力好用,中控大平板各种功能适合长途解闷。空间大后排放平就能睡觉。

但是也有以下几个小遗憾。1.车身重,没有备胎。


刘川在昆明


秦proDM车主 冬季提车 里程900公里时全家五口人从保定出发 京港澳高速公路到河南漯河 平顶山叶县 南阳市内乡县 然后返回 合计1900公里 油费950元 中间没有充电 长途电量值soc设定70% 你就使劲造 没啥需要担心的 就是电量不足 驾驶感受差时 原地怠速发电给电池反充电 二十分钟让你激情四射 长途一定要把电量值soc设定为50%—70% 电量低于这个发动机就可以反充电 尤其是高速定速时 电量从15%充到70%在一个小时 长途不需要担心


有一手47


我是一代秦ProDM车主,现在有2万多公里了,非常适合!

首先,不用担心续航的问题。车子可以加油,每加一次油可以跑440公里,实际里程会高于这个数!

第二,由于车子配有ACC自适应巡航功能,在高速赌车,冷天踩油门累的时候都可以用,非常方便。本人在开到120后巡航,在碰到前面有车子的时候,车子都能及时减速!

第三,车子性能非常好。高速巡航稳定,开到150,都非常稳定。提速快,在高速上想超车,那都不是事。

第四,车子总体油耗低,2万多公里,平均4毛5不到,高速油耗就更低了。

所以,选比亚迪混动,还是蛮好的,至少我是没有后悔过。


阿骄


唐创领路过,市区纯电轻盈优雅,正常通勤来回40公里,一毛六一公里,回家插枪充电,方便经济优闲;外出长途,hev——eco开启,3.0TV6动力,2.0T正常油耗(8到10升/百公里),hev——sport开启,5.0TV8动力,2.0T稍高油耗(12到15升/百公里),随心所欲的动力响应,漂亮霸气的造型,稳重的底盘反馈,宽敞的空间体验,强壮的车身保护,稳定的四驱系统,足够的城市越野实力,便捷的放电系统,可玩性与互动性极高的车机系统,总总这些,又让我如何不爱上它[呲牙][呲牙][呲牙]

我中秋回家,来回517公里,340公里高速,其它的省道、县道、乡道、大烂路、大修路,满电满油出发,soc60,95油优惠后6.33/升,到家电50,油箱提示余下50公里,平均0.67元一公里,如果加92,优惠后5.33元/升的,平均0.53一公里,这个油耗,就放开去用可以了


明华中医


我用比亚迪秦prodm(插混纯电82公里)跑长途1300公里,4个成人坐车,均速100-120,百公里油耗6.5L,如果单这样看与燃油车相差无几,但我每跑100公里,会自动馈电回充纯电50公里,然后我切回纯电模式以110时速跑50公里不用油,也就是我6.5L油能跑150公里,更不要说堵车时,堵个10多公里,也不耗1点油只用电就行了,就算原地馈电用油也是非常少。


Sandy74935315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自己看,云服务年度的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