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寫作不是教會的

很多學校開寫作課,社會上的一些培訓機構也要輔導學生寫作。但那只是輔導,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而不能讓學習者成為作家。為什麼那麼多寫作者,成作家的卻不多呢,因為寫作不是教會的,是靠自己悟出來的。


寫作不是教會的


教授寫作的只能教會學習者弄一些習作,應付考試的條條框框,或者應付某方面的要求,屬於命題作文,而那些所謂的寫作規矩都是為了迎合某種需要而產生的,沒有什麼個人的真知灼見。如此一來,學寫作的學生就會在種種技巧之下學會說假話,為迎合某種意識形態寫一些言不由衷的話,為了謀求錦衣玉食寫一些諂媚的話。於是,很多垃圾文章就產生了。

寫作不是教會的


既然寫作不是教會的,那麼如何才能自學成才?自學寫作首先需要有長期堅持的隱忍精神,專注於寫作,心無旁騖,打開自己的視聽系統,每天閱讀一定量的文章,每天寫一定量的文字,並且力求提高;其次還要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對於語言文字有一定的瞭解和靈活運用的能力;再次就是有靈感了,寫作之前或者寫作時要靈光乍現,和要表達的那個東西心有靈犀,並且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寫作者應該是個通靈者,劉勰在《文心雕龍》裡寫道:“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要和和古代文人神交,和外國作家契合,和現代作家心語,和當代作家聊天,接受他們的思想,延續他們的精神,體會它們的風格,並加以個性化。

寫作不是教會的


寫作絕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一個開放並不斷創新的系統。很多網絡文章想法很好,只是語言淺白,失之俚俗,並不可取;還有的文章華詞麗句一大堆,犯了堆砌詞藻沒有思想的毛病;更有那故作高深的文章,戳破了以後不過是一個睡夢中的人在說夢話而已。寫作不一定要上升到“文以載道”的高度,能做的“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的地步就已經不錯了。

寫作不是教會的


另外,作家寫作需要長期堅持,還需要忍受寂寞的書齋生活。很多人立志當作家,卻不能忍受寫作的寂寞,以至於死在了成為作家的路上,殊覺可惜。有的人憑藉一定的人脈、資源成了作家,有的還進入了作協,作品卻沒有幾部,或者根本就沒有過硬的作品,還打著作家的旗號到處講座,為人所詬病;有的人青春年少,寫了幾部小說就成了作家,還把自己小說拍電影,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後來發現他的作品有抄襲別人的地方,讓人告了才知道認錯,而他的那些所謂的作品,水平也就那樣。

寫作不是教會的


寫作圈裡的江湖太亂,要想成為一個寫作者需要自己領悟,要想成為一個作家更是難上加難。想靠別人教寫作成為作家幾乎不可能,因為即使有大作家真的帶了女徒弟,假使這個女徒弟也很有悟性,到頭來難免步其後塵,學得越多越逃不出他風格的陰影,淪為他的複製品,亦不可取。

寫作不是教會的


要想寫作併成為作家,就要寫起來,並長期堅持,自己讀書、觀察、領悟,而不是去上什麼寫作輔導班。畢竟真正的寫作不是教會的,而是靠自己學會的,並且有一定的耐力和天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