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寻味客都梅州-了解梅州人的饮食文化!

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首先,因为以往客家人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其次,客家人因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比较富裕的大户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份;再次,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且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寻味客都梅州-了解梅州人的饮食文化!

客家先民自中原进入南方以来,使以北方文化为基础的饮食格局,从内容到形式按照南方饮食耕作的新特点进行大幅度调整,中原面食的加工形式,被移植于南方的米食杂粮制品中,以大米、豆类、薯芋为饮食原料,兼有甜、咸、酸、辣、香诸味逐渐形成了浓郁的客家乡土饮食气息。

寻味客都梅州-了解梅州人的饮食文化!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来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你一定会被风味万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梅州作为客家人最多的地方,它的众多美食继承和发扬了中原饮食的传统,同时采撷了迁涉沿途的饮食精华,并吸纳了客家赣闽粤大三角当地土著饮食文化以充实自身文化的发展。中原饮食的正统承传,苏浙制作的细腻精致,南粤取材的广泛多样均在梅州客家菜得到充分的体现。

客家菜十分讲究火候,擅长炖、煮、煲、酿、烤、焖、烧、盐焗、瓦罐煨,在菜肴的烹制中做到了嫩而不生、香而不老、烂而不柴、外酥内嫩,火候的运用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寻味客都梅州-了解梅州人的饮食文化!

以往梅州境内有不少小吃。仅梅县就有梅城的清水鲩丸、捶丸、客家酿豆腐,畲坑的菊花糕,长沙圩的沙梨、生葛,石扇的西瓜,南口的香料豆干、黄皮豆干,梅西的水柿花,西阳的韧糖,丙村的沙田柚、开锅肉丸,白渡的牛肉干,松源的麦芽糖之类。还有丰顺的留隍糕,兴宁的蓼花,华城的牛肉丸,大埔的凉粉糕、百侯薄饼等。

寻味客都梅州-了解梅州人的饮食文化!

时过境迁,现在保留下来的梅县传统食品不太多了。畲坑的菊花糕,南口的黄皮豆干,丙村的开锅肉丸至今还能吃到。白渡牛肉干虽可买到,但不像以往的那么薄,口感也不太一样,倒是像台湾风味的。沙田柚已遍种各地,梅县也因此成了金柚之乡。很是可惜,有些特色食品已经消失许久了。

寻味客都梅州-了解梅州人的饮食文化!

梅州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是一大特色。“旅游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相信到梅州文化旅游的中外人士会越来越多。梅州现已有了一些新的名牌食品,如梅江区的正宗盐焗鸡,平远的梅菜干,梅县明山嶂的无酸味针菜,雁南飞的茗茶,兴宁的珍珠红,五华的长乐烧等。

寻味客都梅州-了解梅州人的饮食文化!

梅州小吃取材广泛,品种繁多,具有浓烈的原汁性和乡土性,既展示了客家传统风格,又描述了客家时代风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客家民系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华饮食文化库中一颗瑰丽的珍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