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看到武汉李跃华,想起这集《喜来乐》

李跃华只是“游医”“不是神医,《神医喜来乐》也只是影视文艺作品


可看到李跃华大夫的遭遇,不知怎么,想起了《神医喜来乐》里的一些剧情



这两天看了不少湖北武汉李跃华大夫的报导,桃花岛从来没有去过武汉(坐车路过和飞机飞过不算的话),也不认识该大夫,只是看了这些报道里的大约有五分之四还多吧,有不少疑问:


1.资质:

为什么报导往往不介绍李大夫是医科大学军医系毕业这个学历背景,只是提资格证的问题?这样很容易让人误会此人毫无专业医学知识背景

毕竟四年驾驶大学驾驶专业毕业,因为某些原因没拿到驾照去开车,和毫无驾驶经验就开车,有重大区别

况且前一阵子武汉疫情的情况之紧急非一般可言
2.结论:

为什么不对该疗法做双盲实验或其他科学研究后再判断?现在就下结论,和一贯主张的科学精神符合吗?
3.苯酚:

苯酚有毒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剂量和对症是关键。

剂量:半斤高度白酒对很多人的毒性也很大,比白开水大多了。

对症:一件羽绒服三九天能救命,在三伏天穿也能热死人。
4.科学之外的因素影响:

从一个小小的门诊大夫被间接报出在治疗疫情的方面有心得那一天开始,当时有人就发言担心会有各个相关人士派出人马来对他进行各种打击和封杀。芝麻小的小人物要抢风头,有社会经验的人,都能了解其中风险。

一个小芝麻体制外小大夫.........不用动手指头,就有人揣摩意思,玩不哭你,算输

现实中的科学受不受派别、学术风格、路线、学科本位、利益和权力等影响?如何克服?


5.科学与实践的关系:

科学是发现真理的途径之一,还是唯一途径?

科学和实践,谁地位高?

先有实践,还是先有科学?

古人应该先进行指南针罗盘航海,还是先研究地磁导航科学?

富兰克林应该在雷雨天放风筝,还是先去建立电学科学?

如果科学是实践的一部分,那么科学实践与科学之外的实践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说“科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希望以科学的头脑和胸怀、以关爱病患和国家社会进步的态度来讨论实际问题,大家都不是小孩子,肯定不会意气用事的吧,请减少一些所谓的气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