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济南英雄,一个为国尽忠(郑金声),一个为父杀仇(郑继成)

前段时间写的“济南华山镇村庄系列”中“北辛庄”有个将军故居,当时资料匮乏,最近查阅资料和多方打听方知北辛庄的郑氏老宅(故居)确为郑金声、郑继成父子故居,故居位于济南历城区荷花路街道北辛店村116号。今天小编将根据现有资料完整的介绍一下这父子(或者说叔侄,下文详述)戎马多舛的一生。

济南英雄,一个为国尽忠(郑金声),一个为父杀仇(郑继成)

济南英雄,一个为国尽忠(郑金声),一个为父杀仇(郑继成)

郑金生:

郑金声(1879—1927)原名嘉涟,字振堂,山东历城县北辛店人,其祖上为明初功臣,分封山东后,由江宁县迁来济南,世居历城。西北军陆军上将,北伐革命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参赞、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人称“郑胡子”、“胡子将军”。1927年11月6日被军阀张宗昌杀害于济南。从晚清一个旧军人,逐步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他一生追求真理,尊崇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思想,为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1879年,郑金声出生于济南历城县北辛店村。童年读过几年私塾,后因家境贫困辍学。1900年,山东连年遭受灾害,加之清政府苛捐杂税的勒索,逼得饥饿的农民只有外出逃荒。郑金声因生活所迫投入袁世凯新建陆军武卫军当兵。当兵后,郑金声在军中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又勤奋好学,因而得以提升,1907年,由正兵、哨长、排长提升为右队队官(连长)。当时,与其同营的还有后队队官冯玉祥,左队队官王石清,三人感情深厚,志同道合,换贴结盟拜为兄弟,亲如手足。

1908年,郑金声所在的武卫军已改为第六镇,驻防奉天新民府,后又改为第一混成协。郑金声任第一混成协管带,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昏庸误国,深为痛恨。开始接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树立了反对清廷,立志革命的决心。此时,同在第一混成协任管带的冯玉祥以及王金铭、施从云等,与郑金声志同道合,都向往革命。同时,郑金声结识了在第一混成协进行革命活动的同盟会员刘瀛,得以接触一些如《嘉定屠城记》、《杨州十日记》等当时的所谓新书,受到很大启发。为了加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扩大联系,郑金声与冯玉祥、王金铭、施从云、王石清、岳瑞洲六人,组织了一个革命团体,定名为“武学研究会”,以掩人耳目。会长一席,推冯玉祥担任。当时这个团体主要是宣传孙中山先生的民主主义思想和主张,深入各连队宣传鼓动,扩大组织,不久这个团体就扩大到百余人,同时还取得了一些上层军官的同情和支持。后与天津“北方革命协会”的白雅雨取得联系,筹划武装起义。为了筹措起义经费,又成立了“山东同盟会”从事募捐。筹款后,秘密买到一批武器,准备待机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炮声一响,他们第一混成协的同志积极活动,于1911年12月31日举行了推翻清政府的滦州起义。起义军以王金铭任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冯玉祥为总参谋长,郑金声为后援右翼司令。但终因革命力量脆弱,领导幼稚急躁,内部有叛徒泄秘等原因,起义旋即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等壮烈牺牲。滦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斗争正是在“天子”脚下干起来的,可以说已经动摇了清廷的统治基础,不久清朝被推翻。

滦州起义失败后,清廷为了分散革命势力,将郑金声调往绥远八十混成团任骑兵营营长。1913年,郑金声任陆军骑兵第三团团长,在武川县驻防。当时绥远一带土匪猖獗,民不聊生,而骑兵三团驻绥期间,军纪严明,热爱百姓,与匪作战屡战屡胜,深得地方人民的爱戴。1918年,郑金声由骑兵团团长升任绥远陆军混成旅中将旅长兼护路司令。

1924年,冯玉祥计划举行首都革命,推倒贿选政府。郑金声率部由绥远班师回京,与冯玉祥合作发动了首都革命,囚禁了直系头子曹锟,逐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同年12月15日冯玉祥主持召开了西北军将领的政治军事会议,决定组织国民军,冯将军任总司令,并电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国家大计。郑金声任国民军第三师师长,并加入国民党。

1926年4月,冯玉祥赴苏联考察。国民军受直奉军阀的压力,被迫退守南口。郑金声为前敌总司令兼第一军上将军长,率刘汝明部、佟麟阁部、陈希圣部在南口、居庸关、岔道设三道防线。吴佩孚、张作霖合直奉十几万人来打南口,激战数月,伤亡甚重,最后国民军因敌众我寡,被迫撤退绥远、包头一带。

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冯玉祥9月由苏联回国,当即通知郑金声赴包头开会,研究响应北伐事宜。随后国民军五原誓师,宣布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将国民军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任总司令,郑金声任总参赞。第二集团军由五原出发,西经宁夏、甘肃、陕西,在西安与吴佩孚部队刘镇华激战数月,把刘部赶出潼关。北伐军进至河南时,吴佩孚直系部队已望风而逃,刘镇华被迫投降。冯玉祥将该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方面军,委刘镇华为该方面军总指挥。第二集团军各方面军均由原西北军部将统领,唯独第八方面军刘镇华不可靠。冯玉祥特调任第二集团军总参赞的郑金声为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以便控制该部。赴任前,郑金声正在郑州医院治病,家属亲友知其事者都来劝诫说:“刘镇华部下军长姜明玉巨匪改编,纪律废驰,其人嗜利忘义,不可去。”郑金声慨然回答:“国家多难,我岂能如此胆小,这样将如何完成大业。”郑金声带病抵达曹州前线督战,驻刘部下军长姜明玉处,与姜共起居,动之以诚,希望姜明玉有所改悔,与其共图北伐大业。直鲁军围攻十几日不能得逞,张宗昌便暗使部将收买姜明玉,姜明玉恶习未改,被张宗昌贿买倒戈。乘其不备,将郑金声及追随郑金声多年的秘书长丘中度扣留,由曹县押送济南向张宗昌献功。

济南英雄,一个为国尽忠(郑金声),一个为父杀仇(郑继成)

郑金声被姜明玉劫持到济南后,关押在济南警察厅。张宗昌多次以死相威胁,郑金声毫不畏惧,张继以高官厚禄相诱,都遭郑金声痛斥。此时张宗昌在豫东苏北战败,一肚子气无处发泄,迁怒于郑金声。对郑金声横施虐杀,郑金声临刑前,张宗昌令其跪地,郑金声怒道:“你要杀我,就赶快下手,不要多话,我为三民主义,为中国国民革命而奋斗,什么都不怕!”郑金声继而怒骂土匪卖国贼。言讫从容就义,时1927年11月6日晚12时,享年四十八岁。

郑金声的死,激起了北伐国民革命军的震怒。不久,第二集团军攻占曹县,活捉了姜明玉,砍下人头,在郑金声灵前祭奠。后又将其人头挂在曹县城门上,示众三天,以解民愤。

1932年9月,其子郑继成将张宗昌打死在济南火车站,报了家仇,解了国恨。北伐革命胜利后,中央政府追认郑金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并追认为北伐革命烈士。冯玉祥于1933年在泰山凌汉峰下,普照寺北面建立了“革命烈士祠”,为郑金声设立了祠堂,并亲自书写“故上将军郑公金声被难记”碑文。冯玉祥将军撰写的碑文,对郑金声一生功绩和品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郑金声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爱国革命的一生,是为实现中国民主革命而奋斗的一生。

济南英雄,一个为国尽忠(郑金声),一个为父杀仇(郑继成)

郑继成:

郑继成(1890—1946),字绍先,济南历城人,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自幼读书,生性耿直,有侠士之风。1927年,其父郑金声被军阀张宗昌杀害,郑继成立誓为父报仇。1932年9月3日将杀父仇人张宗昌刺杀于济南火车站,轰动全国。抗战爆发后,郑继成冒险潜回沦陷区,策反原西北军将领共同抗日。1946年因病去世,终年56岁。

注释:郑继成生父为郑嘉瀛,生四子,郑继成为三子,因家贫过继给叔父郑金生(当时贫穷无子嗣)。

郑金声子郑继栋手书:

郑继成将军(1890—1946),字绍先,历城北辛店人,其祖为明初功臣,分封山东后,由江宁县迁来济南,世居历城。父嘉瀛,生四子,绍先行三。9岁在乡塾读书,性讷而寡言笑,唯憨直耿介,有侠士之风。家甚贫,出继在叔父金声(原名嘉琏,号振堂)户下,时年12岁。金声在军中任职,带绍先随营读书。绍先年15岁入学兵营。卒业后,适辛亥革命军起,随军出战,奋勇过人时,冯玉祥为团长,驻北京,金声乃保送绍先隶其麾下。自是,绍先随冯玉祥将军20余年,转战南北,几无役不与。冯将军对绍先教导、培育,视若己出。

1927年冬,张宗昌杀金声将军于济南,并秘密追捕绍先。绍先辗转入豫,被冯玉祥任命为北路军总参赞,随军北伐。1930年始得返回山东历城原籍,为父治丧,并誓报父仇。此时张宗昌虽遭通缉,但仍匿居北京。1932年9月,张应邀来济,绍先以同死之决心,将其击毙于济南火车站,当时车上乘客鼓掌如雷。绍先入狱7月,经各界人士救助,乃蒙特赦。后任察绥靖公署参议,又被冯玉祥将军保送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毕业后任冯玉祥第五战区军法总监。1936年,绍先在上海休养时写了《我杀死国贼张宗昌之经过详情》一文刊登于《逸经》第七期。

抗战爆发后,绍先在爱国将领鹿仲麟部供职期间,国共合作,绍先与共产党人接触频繁并有交通员来往于河北与山东沂蒙山根据地之间,故为日寇所恨。日寇在济南曾多次通过报纸欲重金寻捕绍先。绍先在河北抗日战场有一定战绩,但受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制约,不得不节节撤退,直至重庆。在重庆一直供职于冯玉祥身边,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赞武官,军衔为陆军中将。在抗战后期,冯将军为了联络其西北军旧部,特派绍先潜回沦陷区,策反原西北军将领如郝鹏举、曹福林等人共同抗日。由于人员来往频繁,导致汉奸告密,绍先被捕。在日本宪兵队监狱倍受折磨。后经冯玉祥将军想方设法,由冯旧部将领张岚峰出面保释出狱。冯将军让其在张部挂个参议头衔,实则仍做抗日地下工作,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初,国民党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蒋介石排除异己,让冯将军出国考察水利。冯即电告绍先来京见面,劝绍先随冯出国。但绍先因遭受过日寇灌椒水之酷刑,胃部严重损伤,难以出国。两人在南京分手时,冯将军送绍先一大批古今名著,让其保养身体,坚持学习,待回国后再创大业,。孰料不久,绍先胃病复发,于1946年农历十月在商丘不幸病逝,终年56岁。

济南英雄,一个为国尽忠(郑金声),一个为父杀仇(郑继成)

济南英雄,一个为国尽忠(郑金声),一个为父杀仇(郑继成)

悠悠中华,人文荟萃的济南曾经是各类人文雅士、将国肱骨向往居住之地,有些祖籍济南,辞官居住的,还有些非济南籍人士居住的,故济南留下很多名人故居,诸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报国请长缨的终军、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李攀龙、状元陈冕等等。这些故居古迹是他们留给后人的财富,后人理应照顾周全。济南郊区周边等拆迁火热,这些个古迹、故居能否倍加保护值得我们关注。

济南英雄,一个为国尽忠(郑金声),一个为父杀仇(郑继成)

更多精彩文章和视频请关注:头条号/龙族视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