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在医院看病买药时,现金支付与医保卡支付,差别竟然这么大?

有朋友问我,说他最近去医院看病,在看完病开药的时候,被医生询问是使用医保卡支付,还是现金支付。他不太懂,医生为什么会这么问?这两种支付方式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医院看病买药时,现金支付与医保卡支付,差别竟然这么大?

相信很多人都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对此,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就是支付方式不同而已,就像在便利店买东西时,选择用移动支付还是现金支付一样。如果你也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可以肯定的是,在医院看病买药,这两种支付方式的差别巨大:选择用医保卡支付、还是现金支付,直接决定了医生开药的种类,以及开药的数量。

首先,影响开药的种类。医保卡用药有很多的限制,很多药品都不在医保目录上,因此无法报销。因此,对于是否使用医保卡支付,医生要提前问清楚,如果确定病人是使用社保卡的方式进行支付,就会在医保目录范围内开药。但是,医保用药一般都是比较基础的药品,在治疗效果上可能会稍弱一些。

在医院看病买药时,现金支付与医保卡支付,差别竟然这么大?

而选择现金支付、即自费的话,就相对不受限制,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药物选择。但现实情况是,即使自费药物很便宜,而且疗效好,但如果不在医保范围内,患者就有权利拒绝使用。还有一些情况是,如果医生开一些稍贵一点儿的自费药,有些患者会认为是医生与药物公司联合,坑蒙患者并从中吃回扣。

所以,医生都会提前问清楚患者选择的支付方式,从而根据支付方式选择用药。如果一些病人需要用到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药物,则需要与病人商量是否可以自费。如果患者同意自费的话,医生在开药时还需与患者签署自费协议书,以避免之后因报销问题出现纠纷。

在医院看病买药时,现金支付与医保卡支付,差别竟然这么大?

其次,影响开药的数量。医保系统会限制开药的数量,一般情况下,急诊只能开三天的药量、外伤用药最多可以开一个星期的药量、内科最多可以开半个月的药量、慢性病则最多可以开一个月的药量。如果超范围开药,则需受处罚。

相比之下,自费药就不受此限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该开多少天的药量,就开多少天的药量。比如有的病人过来看一次病不容易,不可能经常跑医院拿药,因此希望能一次多开一些,这种情况就更适合自费的方式。

在医院看病买药时,现金支付与医保卡支付,差别竟然这么大?

不过,现在大多数医院都采用了电子挂号系统,在挂号时就能区分医保病人和自费病人。因此,在看病之前,医生就已经知道了你是否是医保病人,也就不需要再口头询问了。总之,医保卡支付和现金支付差别巨大,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