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俄罗斯Glonass系统的性能如何,为什么从开始研发到21世纪初技术还不成熟?

3014房间


熟悉兵器发展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中,美国和苏联的武器往往是成对出现的,一方研制了某种武器,对方也会稍后研制出类似性能的另一种武器。飞机坦克如此,卫星也是如此。毕竟双方都不希望落后于对手。
美国开始研制GPS以后,苏联也不甘落后,迅速开始研制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一 Glonass,意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第一颗 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专用卫星于1982年10月成功发射,到1999年共进行了28次发射,除次发射失败导致6颗卫星未能进入预开发的。据说在俄罗斯航天部门的实验室里,各种早已研制成功的Glonas导航卫星系统的接收机堆积如山,但是外界从来没有见过,以致这个耗资巨大的卫星系统一形同摆设。
普京上台后多次表示要恢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运行并充分开发它的应用。但到2002年为止,除了进行补网发射以外,俄方在实际应用上没有什么进展。
即使如此,俄罗斯人自己并没有低估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战略价值,欧盟在论证伽利略系统的时候,中方曾经想和俄罗斯合作,寻求俄罗斯提供关键技术。但是俄罗斯只要求欧盟提供资金,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不转让。欧盟几经碰壁后终于决心自力更生切依靠自己。然后到2010年,Glonass全球系统才实现了完成部署。
更多内容详见《兵器》杂志2002年第1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