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养殖过程中,什么样的猪要淘汰?

手机用户96446205112


猪场是赚钱的地方不是福利院,一些生产成绩差的猪群就要立马淘汰掉,否则任由它们养尊处优,受伤害的只能是养殖户自己,那么什么样的猪需要淘汰呢?



一、长时间不发情母猪

母猪的工作就是发情、妊娠、产仔,长时间不发情的母猪只能是白吃饲料,白占用猪场的硬件设施和饲养管理人员。一般超过2个情期不发情的母猪就要淘汰了,此外还有屡配不孕的母猪,也要及早淘汰。


二、连续两窝产仔数低于8头母猪

以目前大多数猪场的生产成绩看,母猪产仔数应该高于10头才算是合格水平,所以当一胎母猪产仔数低于8头就要列入考察对象,若连续两窝都低于8头,那就要淘汰,否则影响到是整个猪场的平均生产成绩。

三、胎龄超过8胎母猪

母猪的黄金年龄在3-5胎龄,高于5胎之后产仔数、仔猪出生重、母猪奶水质量都会开始下降,对于胎龄达到8胎以上的就要及时淘汰更新换代,保证整个猪场的母猪胎龄集中在黄金胎龄,可以保证猪场的一个良好循环过程。


四、肢蹄病母猪

母猪患肢蹄病时会影响到它的采食,影响到母猪配种,影响到仔猪的哺乳,所以遇到有肢蹄病的母猪也要尽早淘汰。


果然悠


在理想生产构想中,每个猪苗都希望能育肥出栏,母猪能一代代妊娠产仔,公猪不间断的用于察情配种。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所有的育肥猪都能成功出栏,也并不是所有的公猪母猪都能没有年限一直使用下去,那除了因为患病猪感染死亡而被淘汰,还有什么样的猪要淘汰?

答案抢先知:

感染疫病疾病、生产性能下降的猪要淘汰。

【公猪】

在大型集约化养猪场中,供养公猪数量不多,主要用于母猪察情,促进母猪发情和提供优质精子。因此当公猪性欲低下,精子品质差时就要被淘汰了,一般公猪使用年限以1-1.5年[1]最为适宜。此外患有肢蹄病和感染性疾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的公猪也要淘汰,避免在配种时感染母猪。

【母猪】

母猪作为产仔哺乳主体,一旦在养殖生产中不能服务于增加生产效益(生产性能下降),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后备母猪[1]在初次引进隔离培育过程中,发现有遗传缺陷、生长发育不良、体格较差应及时淘汰,另外280日龄以上的后备母猪还没有发情也要淘汰。

对于生产性能下降[2]的母猪,如断奶后不发情,多次配种不受孕,超过预产期却不分娩,产仔数少,泌乳能力差等,经营养调控和药物治疗后不能恢复的母猪就要淘汰。

此外患病死亡或因患病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猪也要及时淘汰,对于一些具有食仔癖,经常压死仔猪的母猪经调教后仍未有改善现象的要淘汰。

【生长商品猪】

有统计数据[1],保育舍转移至保育隔离舍的病弱猪70%会死亡,育肥舍转移至育肥隔离舍的病弱猪78%会死亡。而在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养殖方式,混养,就是不同日龄的猪混养,不同批次的猪混养等。因此一旦出现僵弱猪、病弱猪要及时转移淘汰,避免与健康猪混养,场内病原循环导致猪场的更大损失。

【结论】

在集约化养猪场中,猪只成群饲养,一旦疾病疫病传染,会导致场部大规模疾病发生,此外公猪母猪生产性能下降,没有饲养价值,这都是猪被淘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赵芳媛. 猪的淘汰制度简述[J]. 现代畜牧科技, 2011(1):46.

[2]韩殿宁. 导致母猪淘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 2012(9):53-53.


超哥话食


养猪是“以利润为目的”活动,技术不到位100头猪大约有2-7%的不良生猪,折合淘汰生猪2-7头。

农村养猪一项不错的创业项目,特别适合劳动能力较低的中老年人,但同时养猪有一定的风险…

2016年村里的养猪大户,由于喂养的生猪饲料中添加了不良食材,导致猪栏的生猪开始出现病死的情况,逐渐失去控制猪死亡率30%,其余农户这一年养猪赚10万元以上,而他却亏损10万元。

编者给你介绍一下什么样的猪可以淘汰:

一、从猪崽子喂养过程中发现猪崽子生长过程缓慢、体型不佳的猪即可将其淘汰,从猪崽子开始就生长不佳,很可能是母猪遗传因素造成的。举个例子,一般母猪产的猪崽子喂养1个月即可达到15-20kg,如果此时猪崽子小于8kg即可列入淘汰行列。

二、生猪有缺陷,说白了就是瘸腿的情况、四肢发育不完善。

三、久病不愈的生猪,往往这种生猪的体质比较差。同样是喂养生猪,一般生猪生长周期6个月180天,这种久病不愈的生猪喂养10个月300天都达不到出售的标准。

四、猪圈中出现的瘟疫,或者比较严重的生病情况,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情况不好将有问题的猪尽快清理,不然会影响猪圈。

所以说,生猪在生长过程中淘汰某些猪是有原因的,毕竟养猪为的就是利润,淘汰不必要的生猪可以增加利润。一般来说,再好的养猪高手,猪圈中总会淘汰生猪,只不过人家动作快、迅速。按照比率计算,100头猪淘汰5头很正常。


小希时间


任何优秀的种猪群,都有一些不满意的猪只。然而,养猪生产并不是福利院机构,没有利用价值的种猪是需要淘汰掉的!况且,现在养猪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一旦遇上猪价的低迷期,更加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所谓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拖油瓶只会拉低养猪场的效益,必须狠心地抛弃掉它们!那么,养猪场该如何优化种群结构?哪些类型的猪只需要淘汰掉呢?

1.病猪

一些长期发生慢性疾病,或者是患过传染病的,身上携带有隐性病菌的隐患,随时都有大爆发的危险,需要养猪户们下定狠心淘汰掉!

2.残猪

天生具有生理性缺陷,或者是后期发生了意外损伤,导致种猪生长受挫或者行动缓慢,膘形不太好,养猪户们也要考虑处理掉它们哦!

3.老猪

母猪的繁殖规律是前2胎下的仔较少,4~5胎达到生殖期的最高峰,然后就迅速地往下降落,等到产第8胎时就会更加少了!因此,在母猪产完6胎以后,养猪户们需要分析一下母猪的繁殖状况,适当地淘汰掉一些次品母猪了!

4.其它

“人有高低之分,母猪也有优劣之别”。一些母猪的母性不好,或者是泌乳能力差,或者是胎产数较少。当然,也有一些母猪发情不明显,或者是不容易进行配种工作的。那么,对于这些低产的母猪,养猪户们还留下它们做什么呢?
最后,无论是种公猪,种母猪,还是育肥猪,只要是属于“病,残,老,僵”之类的,都是需要及时淘汰掉它们的!那么,大家又是如何认为的呢?


猪农巴巴


养殖过程中,什么样的猪要淘汰?头条号“微养殖”来为您解答:

在养猪的过程中,猪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有时会是一种或几种猪病的继发性感染,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猪场的猪只交叉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最终只会给猪场造成更大的损失。那在养殖的过程中究竟什么样的猪需要淘汰呢?

1、生猪育肥猪:

(1)感染疾病后无法治愈的病猪,这主要包含猪只由于疫病和猪只自身体质差和治疗水平有限无法治愈的猪只,或者治愈后有很强的后遗症的猪只。

(2)治愈成本比较高,猪场养猪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如果治疗费用大于猪只收益的话,那从猪场经营的角度来考虑这样的猪只就没有治疗价值。

(3)治疗时间比较长的病猪,有条件的猪场可选择隔离治疗但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单独治疗几只猪只的费用和时间消耗太大,所以此类的猪只也应淘汰。

(4)传染性比较强,危害比较大的病猪,这种病猪一旦出现治疗和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整个猪群发病,这样为了几只猪损害了整个猪群,未免得不偿失。

2、哺乳仔猪

(1)初生体重小于0.5kg或者断奶体重30日龄低于4kg,这样的仔猪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形成僵猪,对于后期的饲养成本也是笔不小的损失,直接影响整个猪场的育肥和出栏;

(2)初生仔猪由于长时间的腹泻拉稀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僵猪或弱猪,治疗1个疗程后,生长发育还未见效的,可以考虑淘汰。

3、种公猪:性欲减退,或者配种时间比较长,种公猪不愿意爬跨或者是精液质量变差,影响配种的种公猪需考虑淘汰。

4、母猪

(1)母性差,喜攻击人或者咬仔猪的母猪,经治疗无效后需考虑淘汰;

(2)母猪生产性能差或者泌乳量降低且有效乳头低于4对的母猪,也需考虑淘汰;

(3)母猪年老体弱,易难产或人工助产比较困难的母猪,或者患有严重子宫内膜炎、肢蹄类疾病的母猪也需淘汰;

(4)母猪发情迟缓或者长时间不发情的,体型过瘦或过肥的母猪,由于仔猪的成活率低的母猪也需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