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大咖热议《爱国者》:执着于逻辑bug,会错失一次体味崇高的机会

“在语言污浊、肮脏、坏死、半身不遂的今天,那些因为表达着崇高情感而忽然复活的美好的字句,经常让我热泪盈眶。使语言生辉的不是语言技巧,而是它代表的情感。”对于目前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爱国者》,编剧王力扶如此评价。

说起谍战剧、抗战剧,数量众多的同题创作,让这个类型似乎已经穷尽了创新的可能。

没想到《爱国者》一出,不仅影像、表演让观者眼前一亮,更凭借超群的情怀境界,赢来同行诸如复归“语言崇高” ,彰显创作者之“铁肩道义”等评价。

也许是观众对《爱国者》的期待甚高,爱之深则责之切,于是最近便出现了剧迷们在弹幕中解构剧情、找bug的小高潮。

大咖热议《爱国者》:执着于逻辑bug,会错失一次体味崇高的机会

不过,要说找bug没有比同行编剧,以及导演、制片人更专业了。然而,当我们对包括周振天、严从华、沈亢、王丽萍、王军、陈彤等在内的多位重量级影视人进行采访时,却发现他们对《爱国者》的共鸣远大于挑剔。

崇高,并非对生活的复制

《爱国者》的大背景设定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东北。

全剧用共产党中央特派员宋烟桥(张鲁一饰)和沈阳地下党舒婕(佟丽娅饰)组队寻找抗日传奇颜红光的线索,串起了一段隐秘而残酷的东北地下抗战史。

这个故事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那就是信仰。

隐蔽战线的工作是艰苦的、危险的,也是束缚重重的。这些本可选择更好物质生活的地下工作者,为什么甘愿吃苦受屈、颠沛流离?

那是因为,他们向往的不是物质满足,而是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和精神自觉。

当侵略者夺走这一切的时候,被压抑的需求激发了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让他们奋而反抗,乃至自我牺牲以成全家国。

大咖热议《爱国者》:执着于逻辑bug,会错失一次体味崇高的机会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这说的就是信仰。信仰崇高,这也正是《爱国者》里英雄群像的动人之处。

正因如此,创作过《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等作品的编剧沈亢才会说:

“《爱国者》编剧的人物设计和剧情设置是电影级别的。爱国情怀包装在强情节里传递,这是高级的编剧技巧,根正苗红的主旋律。更难得的是,编剧和演员都发自内心的信仰这种价值观,这是最动人的地方,也是现在最稀缺的。”

他还特别提及到观众在弹幕中,给《爱国者》挑bug的现象。不过他认为,这不是剧本的问题:“中国观众需要成长,要懂得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不是对生活的机械复制。这个戏有好多地方,确实让我感动。强情节的戏,但是有动人情怀,很难得。”

大咖热议《爱国者》:执着于逻辑bug,会错失一次体味崇高的机会

打造过《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众多优质影视作品的制片人严从华则认为,这种对于崇高和气节的表达,让《爱国者》成为了一部真正的中国故事:

“同是抗日剧,《爱国者》这部剧非常有创新性。它有格局,人物有心,让观众看了身临其境。它把人物的灵魂和英雄的民族气节结合在一起,爱情、友情恰到好处。张鲁一、佟丽娅这两位演员的表演收发自如,演得非常过瘾,编剧给了他们很多人物发挥的空间,这部剧是真正的中国故事。”

诗意,蕴藏在对动荡年代的克制书写中

“诗一样的人物,诗一样的人格,诗一样的台词。”这是创作过《离婚律师》等大热剧作的编剧陈彤对《爱国者》的独特评价。

的确,谍战抗日的题材赋予了《爱国者》诸多密战、游击情节,但创作者并没有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攫人眼球的计谋和搏杀。

用曾经编剧《金粉世家》《锻刀》等作品的导演、编剧王军的话来说,这种意在戏外,恰巧形成了布莱希特式的陌生化效果。

“《爱国者》没有对鸡飞狗跳的搏杀过程进行过度关注和渲染,而是撷取了重要节点,克制、平淡地予以展现,从而引发对生与死、爱与恨、战争与和平的母题式思考。这种意在戏外,制造陌生化效果的创作手法,是布莱希特从中国戏曲学习获取的。”

大咖热议《爱国者》:执着于逻辑bug,会错失一次体味崇高的机会

编剧翟晓光显然也被《爱国者》中的众多诗化台词所触动,接受采访时,他一连引用了多句《爱国者》中的台词:

“《爱国者》是创作者们用铁肩道义撬起的一道缝隙,烁烁光芒刺眼。‘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一部剧的评判有许多,但最终是看剧情锤炼释放的思想光芒。‘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如果是贼,他们是世界上最温情脉脉的强盗,最崇高的通缉犯,历史记录下他们最令人发指的罪行——爱国’。

声声鼓点敲击,响亮余韵,不参杂音。《爱国者》扑面而来的是英雄血,是男儿泪,是罪与罚,是风云雷电,是大爱至情。”

张力,用力量与情怀感染人

退回戏剧层面,《爱国者》同样拥有令人称道的情节结构。在寻找颜红光的主线牵引下,剧集如连珠一般带出一场场潜伏、救援、逃脱和交火。

每个叙事单元,几乎都会有新的爱国者被卷入冲突,他们也许会因此走上进步道路,也许就会为这次行动付出生命。这种看似戏剧化的设定,其实正是革命极致残酷的真实。

编剧梅锋谈及《爱国者》时特别用“场域”来形容这种,由戏剧与真实交织所形成的张力:

“都知道谍战剧太多了,似乎已穷尽各种方法。即使对于创作者,也很难想象出还有什么新的可能性,没想到《爱国者》给出了答案。第一次看到一部这个类型的剧制造出了如此强大的‘场域’:混合极致的戏剧性和极致的真实感。这种制造,依靠的是丰富的细节、真正强大的反派以及对人性在复杂条件下的独到分析。笼罩全剧的‘场域’,既是冰冷的,又是热烈的,在力量上冰冷,在情怀上热烈,爽!”

大咖热议《爱国者》:执着于逻辑bug,会错失一次体味崇高的机会

创作过《媳妇的美好时代》、《保姆》等热门剧的编剧王丽萍,也对《爱国者》的戏剧张力感触颇深:

“《爱国者》从第一集的开篇就极具戏剧张力,雨夜、街头、巷战等几个元素在电视剧伊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剧集更新至第9集,节奏紧凑又不失细腻,剧中的每一位爱国者,他们为祖国呼喊奔跑,冲锋陷阵,是有血有肉的真英雄。”

尾声

在接受采访时,还有不少编剧、导演、制片人都表示《爱国者》令他们印象深刻。

比如,执导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就对《爱国者》能描写那个时代,以渺小的能量与强过想像的对手决绝而战的革命者,表示认同。

作家、编剧、制作人周振天在接受采访时,更是为《爱国者》送上了一幅对联。

上联:谍战悬疑心理枪战动作,博采众长讴歌“爱国者”信仰忠贞不渝;

下联:剧情跌宕起伏反转迭现,大生大死尽显主人公刻骨爱恨情仇!

横批:追剧有理!

大咖热议《爱国者》:执着于逻辑bug,会错失一次体味崇高的机会

不过,要说更让笔者感慨的是,不少电视人表示,因为《爱国者》自己又回到了电视机前,找到了当年看经典国产剧的追剧热情。

编剧宋冰雪便坦言,是《爱国者》让她重温幼时追看国产好剧的感觉:“《爱国者》以剧作为中心,不依靠流量阵容,全凭一众年轻演员在剧作的加持下,狂飙演技,塑造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这是国产电视剧该有的气质,也是影视制作该走的正道。”

编剧桑吉也表示,自己很久不追国剧,但《爱国者》让他又沉心看了下来。

“这戏虽然有bug,但是整部剧好感人,代入感特别强。该剧主创汪海林是我们生存这个时代的思想家,这是有深度的一部剧。《北平无战事》后,惊喜又来了。”

《爱国者》不是完美的,剧迷的争议也并非道理全无,但能用诗意和崇高把观众再次带回国产剧,这也许就是《爱国者》最大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