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導讀

你最怕遇到什麼類型的患者?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臨床上,常常會遇到一些“奇葩”患者,各種要求,各種奇葩,真心讓醫生招架不住。

  不聽勸型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內科的丁醫生是個溫和的醫生,平時一有時間就去轉病房,和病人做健康宣教,拉拉家常之類的。但她說,自己最怕那個13床患者,完全不聽勸。明明是心梗,說了不能下床活動,非要自己去做檢查;說了只能在床上大小便,非說床上拉不出來,一定要去廁所;說了飲食要清淡,非要家人給他送海鮮來。搞得丁醫生膽戰心驚的,就怕患者一個不注意就要來個大搶救。

  欠費型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在門診夜班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患者打著“著急看病”的旗號硬闖進診室,要求醫生先看病再掛號。如果你不同意,就各種吵鬧,各種耍賴,大罵你沒有醫德,說你不給他看病,萬一出了事要你賠。如果你答應了他,給他先做了治療,然後讓他去交費,很可能就會黃鶴一去不復返,最後還得自己賠錢。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對於不少醫生來說,自己最怕就是遇到那些知識分子,尤其是懂一點醫學知識的人。他們來看個病,好像來給你考試一樣,動不動就說你怎麼說的和百度和說書上不一樣。有個患者診斷是心衰,他不但不信,還反問醫生,你說我是心衰,那你說說心衰分幾級,怎麼分?還動不動就買來各種醫學書籍,指著裡面一點一點追問醫生,你為什麼這麼給我開藥,怎麼和書上說的不一樣。簡直讓人崩潰。

  兩面三刀型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病房收了一個高血壓的患者,患者強調自己家庭狀況不好,要求少開點檢查。陳醫生同意了,在開檢查和開藥時,都會小心翼翼斟酌性價比比較高的。每次查房患者也拉著陳醫生誇他體貼周到,沒想到出院的時候,患者把他告了,說他亂開檢查,多開了他沒有要求開的肝功七項。

  

“不在點”型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臨床常常能碰到那些不聽人說話的患者。你和他說血壓高,一定要定時吃藥,他和你說他來這裡看病多不容易;你和他說病情重,不能隨意下床活動,他和你說醫院就醫流程太囉嗦,要改進;你和他說明天要抽血不能吃早餐,他又早早吃了早餐。總之就是不到點上,讓人特別抓狂。一旦有什麼事,對方又第一時間推脫,認為醫生護士沒有告知。

  黑社會型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醫生,尤其是急診科醫生,最怕就是碰到那些三教九流的患者。他們動不動就說,你給我好好看病,看不好我找人砍你之類的。有一次,陳醫生剛開始獨立倒班,就碰到一夥黑社會一樣的人,一臉痞相,還有紋身,其中一個看起來像老大一樣的則頭破血流。陳醫生說,自己給他縫合的時候手都是抖的,就怕旁邊那些小弟一個不爽,刀子就下來了。

  投訴型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常常碰到一些患者動不動就把“我要投訴你”掛在嘴邊,醫生查房晚了點,要投訴;治療沒有達到理想狀態,要投訴;費用高了點,要投訴;醫生沒有笑容,要投訴。他們覺得投訴是自己的法寶,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會讓醫生對他們避而遠之。

  皇親國戚型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這些患者一到病房就喜歡大聲嚷嚷著,我是你們醫院XXX領導的XXX,你們給我安排個好點的房間。然後就是各種要求,不是要求你幫他開空調,就是要求你幫他打水打飯。時不時還咋呼幾句,我和你們領導可熟了,經常一起打牌。然後有一個患者說,自己是院長的小舅子,還言之鑿鑿。第二天,剛好院長過來,他還在嚷嚷我是院長的小舅子。然後全場一片寂靜。

  

熟人型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有些患者仗著自己和醫生有熟人關係,常常會對醫生說,這個檢查不做了吧,那個藥就不用開了吧,或者是,那個檢查你幫我預約一下吧,那個手術你幫我找XX主任做吧。要是一個不如意,轉身就群裡各種吐槽,說熟人也不幫忙,然後各種冷嘲熱諷。拜託,醫院又不是醫生開的,怎麼可能什麼都能滿足你呢?只能說,這樣的患者,真心讓人覺得熱臉貼了冷屁股。

  說說,你最怕遇到什麼類型的患者?

  這些患者,醫生真是怕了,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