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成都“高、精、尖”代表——天府國際生物城總體規劃

全球生物技術產業年增長率目前已達到世界經濟增長率的10倍,生物經濟正在成為網絡經濟之後的又一個新經濟增長點。目前,生物產業已列入國家“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我國有條件利用自身優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把握生命科技革命戰略機遇,將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成都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將發展生物醫藥作為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部署。2016年3月,成都高新區管委會與雙流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共建成都國際生物產業城,共同推進成都生物產業發展。

2 規劃內容

本次規劃通過深入剖析我國生物產業發展態勢和機遇,確定了生物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服務、智慧健康的主導產業。通過梳理國內外先進生物產業園規劃案例,重點圍繞生物城產業特徵、用地佈局、整體空間形態、綠地景觀資源、配套特徵及開發運營展開研究並借鑑相關經驗。同時遵循“以人為本,生態優先,以產帶城,以城促產”的理念,規劃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打造成為“創新引領、開放合作、區域聯動的國際化生物產業新城”。

在佈局上形成藍綠織錦,有機生長的組團式、複合化的佈局模式;落實“生態優先”理念,打造綠色低碳產業園;遵循“產城融合”思路,規劃完善的生產生活配套;落實“小街區”規制,規劃人性化、開放式的城市空間;打造“智慧城市”,提高居民生活便捷度。圍繞以上規劃理念與策略,以產業規劃佈局為引領,規劃形成一“核”引領、九“元”聯動的空間結構。在交通方面,形成“五橫四縱”的骨幹交通體系,打造地鐵與公交環線相結合的公共交通網絡,建設與公共空間緊密聯繫的慢行系統;在配套設施方面,形成“產業服務中心—產業鄰里中心”的兩級生產服務設施體系與“片區級中心—居住區級中心—社區級中心”的三級公共生活服務設施體系;沿生態開敞空間及重要節點,佈局研發辦公和商業居住,主要展示低密度、生態化的科研商務及居住界面,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與風貌特色。此外還主要對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園、綜合示範產業園、生命科學園、國際健康小鎮等重點地區進行了詳細設計。

3 創新與特色

(1)多規合一

概念總規與產業規劃和總體城市設計深度銜接。總結國內外先進生物產業園成功經驗,並針對生物產業的區位、生產、佈局、配套等特徵進行深入解讀,形成研發-中試-孵化-生產的全產業鏈格局。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園區空間格局和形態,打造產城一體、環境優美、形象突出的綜合性園區。

(2)產城融合、三位一體

本次規劃按照產城融合和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發展理念,深入研究生物產業全產業鏈發展要求,合理組織園區功能結構,打造成都生物產業的新興增長極,與秦皇寺商務區、成都科學城和龍泉汽車城共同形成天府新區的“產業之鑽”。

(3)生態優先

充分利用園區優良的生態本底和豐富地形,打造“藍綠織錦”的綠地水系網絡,按照“海綿城市”理念,藉助GIS淹沒分析,預留生態緩衝區,打造園區核心生態廊道。

成都“高、精、尖”代表——天府國際生物城總體規劃


規劃結構圖


成都“高、精、尖”代表——天府國際生物城總體規劃


用地佈局規劃圖

成都“高、精、尖”代表——天府國際生物城總體規劃


整體鳥瞰圖

成都“高、精、尖”代表——天府國際生物城總體規劃

綜合示範產業園鳥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