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只此一生,时间并不总站在我们这一边

我是一名拖延症晚期患者,所以,为了更好的治愈这一疾病,这些年来我一直四处求医,同时也会根据病症自己调制药方。

在总结了多位成功人士的时间管理大法和坚持不懈的自我努力之下,我终于总结出了一个方子,虽然还没有将我这一重症完全治愈,但是至少让我开始慢慢自理生活和工作。

只此一生,时间并不总站在我们这一边


今天想来和大家做个分享,希望能够对同样有此病症的朋友有所帮助。

管理时间的本质是管理自己,关键在于确立价值观,有了价值观才有优先级。学会做选择之前,谈不上追求平衡。30岁之前应该建立一套做人做事的系统方法,如果已经过了这个年龄还糊涂着,那就更应该抓紧了,有效率有质量的人生其实很短暂。

重视单位时间的价值,清新不脱俗地算算自己一个小时值多少钱,再决定家里的抽油烟机是不是非得自己撸起袖子擦,保姆非得自己干。时间和机会都是有成本的,大部分人却习惯性选择视而不见。无用的乐趣是一种奢侈品。

时间总是会有的,区别只在于你用来做了些什么。如果你把时间都用在盘腿坐在沙发里追宫斗剧上,就不要再花时间抱怨自己没时间干这干那了。真想做的事儿和见的人,你一定能安排出时间。

只此一生,时间并不总站在我们这一边


做个有点儿纪律的人,而不是老给自己找借口。有些人一辈子都要靠别人管着,小时候靠老爸,在学校靠老师,结婚了靠老公,上班时靠老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那今后的人生也就纯粹看运气了。

一天真正能被计划的时间有4~5小时就不错。计划不要做得太满,要留出弹性时间。在状态就多干点儿,不在状态就适当休息。投入时间长不代表就有成果,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没有多任务处理能力的天赋,就一心一用,专注一样出效率。我个人喜欢用番茄钟,在有限的时间内火力全开杂人勿扰,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

按重要和紧急程度划分事务处理的四象限。待办清单上不存在两件同样优先级的事,总有一个更重要。从小任务立即开始,让事情运转起来。先解决有无再解决好坏。

与他人见面尽早安排。少开会。不参加无效社交。划清界限,学会授权,不做圣母圣夫烂好人。好记性不如好笔头。万事皆有终结,早完成早happy。

只此一生,时间并不总站在我们这一边

越是忙碌,越要利用碎片时间。越是需要支持,越要集中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搞好团结,不要搞婆媳关系。亲自解决对自己生活有最大影响力的事,注意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找对战场,把自己放在最能发挥光和热的位置上。

有老人帮忙是福气,但老不能啃一辈子,最终人还是需要独立担当自己的生活。在老一辈垮下去之前,自己要提前建立一套生活保障体系,让自己离开任何人都能支持与运转日常生活。高级的时间管理,是管理大时间轴的觉悟和能力。

只此一生,时间并不总是站在我们这一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