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隴南地名故事】五鳳山和來鳳樓的傳說

【隴南地名故事】五鳳山和來鳳樓的傳說

五鳳山,位居武都城北郊3公里,原名真武山,傳說是真武大帝修煉過的地方,是一座吉祥如意的福地仙山。

【隴南地名故事】五鳳山和來鳳樓的傳說

明朝初年,從五鳳山山下到山頂沿途共修了十個老爺廟,整個兒山上都讓老爺廟給佔了,老百姓就將此山叫成老爺山了。老爺山上山大林密,山清水秀,林中野物很多,綠綠花紅的鳥兒喳喳叫著,煞是好聽。

相傳,明朝洪武年間,老爺山上突然飛來六隻鳳凰,上下飛舞,還在山上搭巢住下了。在一個秋天的晌午,天空晴朗,豔陽高照,天藍瑩瑩的,有一隻鳳凰獨自在階州城上空盤旋。它繞了幾圈,緩緩地落到北山城牆垛上,引得全城老少圍觀。這隻鳳凰一點兒都不怕人,不跑不跳,穩穩兒地趴著。

【隴南地名故事】五鳳山和來鳳樓的傳說

佳訊飛快地傳開了,知州老爺立馬打轎趕來查看。看著飛倦無力的鳳凰,知州老爺雙手合到胸前,彎腰作揖道:

“吉祥神鳥不落不祥之地。您是我們階州吉祥如意的吉兆,您能給百姓帶來大福氣。下官就在此蓋上一座高樓請您住下,願您保佑階州百姓風調雨順,人財兩旺!”聽了知州老爺說完此話,那隻鳳凰慢慢眯上眼睛,安詳的昇天了……

知州回去,立馬籌集銀兩,選派得力人手,置辦了檀香木的匣子把鳳凰裝殮了,在它落下之地大禮安葬。隨即又在城牆上面修了一座五脊六獸、八角挑簷的樓亭,親自題寫“來鳳樓”三個大字,制匾懸掛其上。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十六年後,階州城裡出落了一個花容月貌,聰明賢惠,又知書達理,名叫“鳳兒”的姑娘,被知府和州衙層層遴選,送到皇宮裡了。皇上一眼就看中了她,高興地把她納成妃子,按她的原名,封成“鳳妃”了。

“鳳妃”給家鄉帶了許多皇上的恩惠和賞賜,時間長了都無從知曉了。只有一個獨特的民俗習慣,是“鳳妃”向皇上進言,求著皇上恩准的。

話說天下平頭百姓家房屋上的瓦,不許一仰一扣而蓋,全部都是仰蓋的,象徵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百姓都要仰面朝天,朝拜天子。這是歷朝歷代皇帝定下的規矩,違者治大不敬之罪。但是階州地方多雨,仰瓦蓋的房,經不住幾場風吹雨打,下雨天就漏,要時時重新修補。“風妃”進宮以前,她孃家人在下大雨,要麼是秋天下淫雨的時候,常受屋漏之苦。她打小親身所受之苦,到了皇宮還歷歷在目,念念不忘。

每到秋雨紛紛的日子,鳳妃就情不自禁,黯然落淚……皇上見此情形,就問她:“愛妃每逢下雨就傷神落淚,朕問過幾次你又不說,卻是為何?若有什麼難言之隱儘管開口便是。天下之大,沒有朕管不了的事。”

【隴南地名故事】五鳳山和來鳳樓的傳說

鳳妃這回一咬牙,“撲通”一聲跪下,就向皇上稟告了實情。最後,鳳妃說:“皇上明察,階州百姓樸厚溫良,皆是陛下忠順之民,對皇上從內心萬分恭敬,但家家戶戶房屋上的瓦,總是仰面而蓋,不許一仰一扣而蓋,平頭百姓常受漏雨之苦,以奴婢婦人之見,也不一定非要仰瓦朝上地做那個樣子。吾皇愛民如子,體恤百姓……奴婢斗膽冒死替階州父老求情,求皇上為階州免去這條規矩,以免百姓之苦……階州百姓必然感念聖恩!”

皇上沉思良久,說道:“階州百姓確實恭順忠君,州府倒也早有稟報。如此說來,階州之地多雨,百姓確實深受其苦。那就法外開恩,為階州之地免去此條規矩吧。”

沒過多久,階州知州就接到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階州之地多雨,百姓仰瓦蓋頂,常蒙漏屋之苦。朕愛民若子,法外開恩。凡階州所轄之地,平民修蓋房舍,特許瓦片一仰一扣而蓋。欽此。”就這樣,階州不論城鄉、窮富之家,早就是一仰一扣的瓦蓋房了。

那聰明賢惠的“鳳兒”,就是老爺山上下來的那隻鳳凰,落到階州城轉世超生的好姑娘。從那以後老爺山上就只剩下五隻鳳凰了,它們常年住在山上,為階州百姓帶來了吉祥,階州人就把山的名字改叫為“五鳳山”了。

【隴南地名故事】五鳳山和來鳳樓的傳說

轉載於http://www.laifengzx.com/lfxwl/4518.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