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97年,金融危机时候,索罗斯如何做空泰铢的?

陆科民


在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大名如雷贯耳,狙击英镑获利10亿美元,做空泰铢获利20亿美元,做空日元获利10亿美元。1997年这场席卷东南亚的亚洲金融风暴始于索罗斯对泰铢的定点打击,索罗斯的做空手法是美帝对新兴经济体割羊毛的惯用伎俩,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因此被股汇双杀,金融系统及社会经济遭受重创。这也暴露出新兴经济市场国家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金融系统的脆弱,经济泡沫越大,风险越大,国际做空资本的胃口也就越大。

1、做空的原理

由于我们A股只有做多机制,可能我们更多听说的是如何做多,但是A股还是有不少股票是可以做多或做空的(也就是融资融券),以股票为例:

做多就是融资,预计股价会涨,假如现在股价10元,买入100股,本金1000元,那么股票涨到15元时,卖出100股,利润500元,那么就意味着融资500元。(息税未计)

做空就是融券,预计股价会跌,假如现在股价10元,我跟券商借入100股,卖出1000元,那么股票跌至5元时,我买入100股,将这100股在借期到来之前还上,仍然剩500元,那么融券收益就是500元。(息税未计)

索罗斯做空泰铢就是这样:先借入100泰铢,假设时下汇率【美元:泰铢=1:20】,而后抛售泰铢兑换成5美元,待泰铢贬值后,假设现在【美元:泰铢=1:50】,那么只需要2美元就可以兑换100泰铢,这个差额3美元就是投机所得收益。

2、第一次交手,泰国小胜

90年代,作为“亚洲四小虎”的泰国经济高速发展,连续保持9%的高增长率,对外资管制宽松,热钱大量涌入也意味着外债的急剧增加,而当时泰国的外汇储备却只有区区的300多亿美元,明显的资不抵债,这就为以后经济崩溃埋下了隐患。

泰国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没有汇差,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索罗斯是无法赚钱的,不但不赚钱还得付利息。索罗斯要想赚钱,就必须通过做空的手段迫使泰铢贬值而打破泰国的固定汇率制度。那索罗斯是怎么操作的呢?索罗斯首先大量的借入泰铢,当然这个动作是在不温不火当中是悄悄进行的,待手上的泰铢足够多时适时抛出做空,做空就需要利空的配合。正好在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趁此机会大肆抛售泰铢,市场上后知后觉的人发现此情况,也加入到抛售大军的行列,于是羊群效应显现,大家都把泰铢换成了美元,如果泰国的外汇储备足够多,那么完全可以应付这种挤兑现象。但无奈外汇储备实在有限,泰国央行一看这不是办法,于是紧急制定反制索罗斯的措施:

(1)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共同抗敌,动用120亿美元兑换泰铢,来多少兑多少;

(2)严禁拆借泰铢给索罗斯,断了索罗斯的弹药补给;

(3)提高隔夜拆借利息由1%提高到100%~150%,也就是借入100,利息就是150。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三板斧还真将索罗斯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泰国也暂时稳住了不利局面。

3、第二次交手,泰国惨败

第一次失利后,索罗斯已经看到了泰国的底牌,对第二次做空泰铢已经胸有成竹。这次,索罗斯更是有备而来,采取了股汇期的三维立体打击,同时还加了杠杆,几十亿的资金足以调动上千亿的资金规模。不止在汇市、股市、期货合约以及衍生品市场大肆做空,而且这时房市也来凑热闹,大家纷纷卖出金融产品和房子换成更坚挺的美元,以防财富缩水,这个时候,泰国明显应接不暇,捉襟见肘。打到最后,完全拼的就是钱了,谁钱多谁挺到最后,最终还是索罗斯笑到了最后,只有区区3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根本经不起如此的折腾,短暂的战斗之后便宣告弹尽粮绝。此时继续保持固定汇率已可能,无奈宣布实行浮动汇率,这一浮动不要紧,直接使泰铢一天内贬值20%,汇率美元:泰铢=1:25最高到了1:50。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索罗斯赚了个盆满钵满,而泰国也因为脆弱的金融系统被一夜之间薅了羊毛。

有人会问,索罗斯为什么能做空泰铢,仅凭索罗斯自己的实力如何跟一个国家对抗,索罗斯及其量子基金的背后是谁,罗斯查尔德家族?国际银行家?抑或老美?但不管如何猜测,索罗斯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经济的背后是什么大家也能想得到。索罗斯这个人不算是个坏人,只能算一个精明的犹太商人,商人重利,无利不起早,如果泰铢像人民币一样,他也不敢胡来。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索罗斯做空港币遭遇滑铁卢,由此可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对人民来讲的确是一件幸事啊。


趋势线上的音符


索罗斯怎么狙击泰铢?(举例说明)

首先,索罗斯不单单是一个人,他拥有一个资本主义财团。因此,资金庞大,这样才能与泰国政府在经济上对抗。

具体操作:

第一步:假设索罗斯财团将美国国债抵押给泰国银行,借出200亿泰铢。

第二步:将借出的200亿泰铢在外汇现货市场抛出,换成美金。(假如汇率为1:20)此时,索罗斯手中有10亿美金。

第三步:借助舆论,沽空泰铢外汇期货,并在市场上唱空泰铢,引发撤资恐慌。沽出的泰铢期货与买入的美金形成对冲。(此时,泰国政府将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

第四步:泰国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泰铢暴跌。(跌倒1:40)此时,索罗斯将手中的5亿美金兑换成200亿泰铢还给银行。此时,索罗斯手中还剩余5亿美金。这是索罗斯净赚金额!

就这样,索罗斯仅仅用了部分资金在泰国外汇市场一进一出,就净赚了5亿美金!



北极财经


1997的惊魂时刻,在那场由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游资攻击下,整个亚洲惨遭血洗,几十年积累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

索罗斯,这个可怕的金融大鳄,于1992年一天之内让英格兰银行损失了十亿美元之后,又将目标瞄准了东南亚,利用巨额国际游资向其发动猛烈的进攻。

泰国,成为了第一个屠宰的对象。

索罗斯借势带着大量资金进入,不停地向泰国央行借泰铢,再抛泰铢,最后买美元。多重复几次,便吸引不少跟风盘,于是大家都去买美元,泰铢就此贬值。

而泰国政府呢,为了防止泰铢贬值,只好出手救市,运用外汇储蓄,抛出大量美元以回购泰铢。但政府的外汇储备是有限的,再加之固定汇率制的束缚,政府只能按市场供需关系,将固定汇率制改为浮动汇率制。只有这样,泰铢贬值了,美元才够卖。

这时候索罗斯的目标就达成——泰铢贬值!之前借你多少,现在就还你多少!这位大兄弟,就躺着数钱了!

在美国资本家大量抛控后,泰铢对美元汇率应声大跌、泰国股指也近跌到原来的一半,毫无御敌之策的泰国政府此时已是无力回天,泰铢一泻千里、刷新了历史最低点的黑色记录。

这只是危机的开始,多米诺骨牌被推倒。风险迅速蔓延至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印尼、韩国……无一幸免!


蒋东文


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泰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但是却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按照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也就是说泰国不可能同时实行固定汇率和国际资本自由流动,

泰国为了吸引外资,实行固定汇率,但是泰国经济依靠低端制造业,产业升级缓慢,只是楼市火爆掩盖了问题,同时美元不断加息,美元升值,这样泰铢实际上是贬值了,加上泰国政府掌握的外汇储备不多,也无力维持泰铢的汇率,按道理泰国政府应该立即降低泰铢汇率,但是泰国政府没有这么做,泰铢被高估的情况被索罗斯发觉,

索罗斯决定做空泰铢,索罗斯先从银行借出大量泰铢,然后按照固定汇率换成美元,因为泰铢汇率被高估,不值那么多美元,索罗斯这个操作是稳赚不赔,随着索罗斯在市场上不断购进美元,泰国市场美元短缺,泰国政府无力维持泰铢汇率,只有宣布实行浮动汇率,这样泰铢立马大幅贬值,索罗斯只需要用换得的美元很少一部分去购买泰铢就可以把银行的钱还上,

把上述过程举例,假设泰铢以前的汇率是一比十,索罗斯从银行借一亿泰铢,可以购买一千万美元,随着泰铢固定汇率支撑不住,实行浮动汇率,泰铢汇率大幅贬值,变成一比二十,索罗斯只需要拿出五百万美元就可以购买一亿泰铢,还给银行,净赚五百万美元,当然这只是举例说明原理,实际金额规模庞大,




万事皆空70


经济学中的三元悖论中说,稳定的汇率、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自由的资本市场流动,三者只能选二而弃一。

97年的泰国是维持着固定的汇率(泰铢兑美元固定值兑换),自由的资本市场流动(允许境内外资本的互相拆借),偏偏又对货币的政策保持着独立,三者全中。为什么这么说,当时泰铢的存款利率与美元的贷款利率之间都存在着价差,而泰国的央行竟然没有考虑这个,固定汇率和允许自由的资本流动就算了,偏偏这个套利的价差空间,他们没有注意到。就这一个点的存在,就让索罗斯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当然,要赚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有真实的调查数据和分析做支撑,更需要有强大的投机资本做子弹。索罗斯当时成立了量子基金后,手上的钱自然是不缺的,他也清晰的注意到泰国央行的美元储备不足,同时又瞄准了这个套利价差,动手就自然而然了。

索罗斯的路子很简单,先大摇大摆的找泰国政府借一笔泰铢,名义当然以量子基金的名义去借。政府很高兴,大名鼎鼎的第一量子来国内投资,借点钱还不应该?高高兴兴的给索罗斯拿了一笔钱。这里为了方便,先来个具体的数字方便解释。设定几个数据,当时泰铢是20块兑1美元,索罗斯找泰国央行借了200亿泰铢,那么也就相当于借了10亿美金,而泰国央行的外汇储备设定为200亿美金。这里就可以了,索罗斯把借来的200亿泰铢换成10亿美金存起来不动。然后就开始拿着钱到市场上去买泰铢卖泰铢,政府规定的固定汇率是20块,但交易中总存在交易空间,无限的循环,会引发市场的质疑。

就是这样,在买卖泰铢过程中,因为泰铢的频繁交易导致市场的担心,忧虑又引起对美元的需求。于是大家纷纷去兑换美元,手里拿着美元才不紧张,但泰国一共就200亿美金,兑着兑着发现不够了,怎么整?搞到最后,政府撑不住,不得不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搞到泰铢直接崩盘,一下子变成100泰铢换一美金。这下好了了,索罗斯拿2亿美金就可以兑换200亿泰铢还给泰国央行,自己拿着8亿美金就跑路了。

故事是个老故事,可带来的影响确是很厉害的,97/98的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一己之力促成,当真是个投机的行家。


当世一板砖


一剑封喉,掀起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就像是一只“蜥蜴”,静静地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来临,便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对手一招毙命,一剑封喉!

亚洲金融风暴起源

说来索罗斯做空泰铢这件事情,颇具有戏剧性,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进一步下滑,这些国家为了保护经济,采用了稳住货币兑美元的汇率方式。索罗斯看准了机会,决定先到马来西亚的林吉特,让林吉特的汇率出现不稳定的迹象,然后再偷偷购买林吉特,当然马来西亚政府也不是傻子,索罗斯进行的一切都必须高度隐蔽,所以,索罗斯为了等待这个机会,苦等了三年,说索罗斯是一只蜥蜴,丝毫没错!看准猎物,舌头迅速一卷,食物就在囊中了。

值得注意的是,索罗斯的所进行的方案,都是团队精心策划已久的。在马来西亚得手之后,索罗斯手伸到了泰铢!

泰铢遭袭: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96年,经济问题非常严重的泰国,对国际货币基金专家莫里斯的警告丝毫不屑,当时的泰国在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是最高的,同时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也是最低的,索罗斯看准机会,当时泰国的经济泡沫越来越严重,不仅如此,泰国还不知道收缩,将其他国家流入的大量贷款投入到热点行业,比如地产业中。从而使得泰国品尝到了外资“甜头”,,殊不知这就睡温水煮青蛙,沉浸在最后的美好时光里。



同时,泰国对于香港回归中国后的形势严重错估,在他们看来,香港回归之后,“自由港”的优惠政策就会消失,进而曼谷将取而代之。是什么给了当时泰国人的勇气呢?梁静茹吗?

就这样,泰国为了打造曼谷的金融中心地位,开始实施宽松的金融政策,监管力度进一步降低,索罗斯就在这个时候,抓住了时机。对泰铢放下诱饵!

在遭受了这点点损失之后,索罗斯看到泰国的央行能力也不过如此,泰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也只是让索罗斯损失一点点。这一点点毛毛雨,对索罗斯不值一提。因此,索罗斯认定,东南亚诸国要大难临头了。


修整了短短十几天以后,索罗斯在1997年6月底,再次携巨额资金对泰铢进行猛烈攻击,由于在强大资金的攻势下, 泰铢狂跌,经过索罗斯跟泰国的几次较量,泰铢跌得更惨。随后泰国强行关闭了五十多家金融机构,还有很多企业、银行纷纷倒闭,而且物价还在不断上涨,在这场战役里面,泰国有近40亿美元被无情的卷走了。

这场金融危机,对香港、台湾、新加坡都有很大影响!索罗斯就好比是一个“冷面杀手”。在利益面前,可以做到卑躬屈膝,有勇有谋,进退自如,东南亚一战之后,各国对索罗斯和其团队都不敢怠慢了。

时至今日,索罗斯史总没有停止过中国市场研究,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危机感,从上到下,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是这个道理!


蒋昊说经济


由简入繁,先说索罗斯做空的手法。索罗斯从泰国银行借钱,由于泰国银行业是开放的,所以索罗斯能够很简单的从泰国银行手里借到泰铢,然后把这些泰铢兑换成美元,由于泰国政府使用的是固定汇率,所以多少泰铢就能兑换多少美元。与此同时索罗斯在股市做空。当大量的泰铢被抛售成为美元,泰铢的汇率下跌,很多跟风的投机者把泰铢抢兑成美元,这里面当然也会有泰国民众。

如果泰国政府要维持泰铢的地位,他就要讲信用,如果投机者将泰铢换成美元,政府必须保证其信用。但是如果美元被消耗光了,那么就不得不面对失信。所以为了避免这个事情发生,泰国两条路,要么让泰铢贬值,贬值之后美元就少给一点,要么加息,加息可以促进外汇流入,即使是为了赚取息差,并且增加投机者的做空货币成本,因为从银行借钱利率更高了。但是加息必然会冲击资产泡沫,让股市楼市下跌。

所以对于索罗斯,要么你让泰铢贬值,这样他的美元又可以换回泰铢,这时候美元升值,泰铢贬值,他会获得更多泰铢,而银行的贷款是固定的,这里面的差额就是利润。如果加息,那么索罗斯就在资本市场利用做空机制赚一笔。

这种手法并不是随时都可以用的,个人认为,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首先必须是开放的经济体,完全开放,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银行可以自由放贷。

2、一国的资产泡沫必然是高的,无法对价值投资者形成吸引力,其衡量标准是资产价格受到加息的影响会比较大,或者说价格对于利率非常敏感。

3、一国国内杠杆比较严重。按照理论上,用固定汇率双向互换,顶多就是储备消耗光刚刚好,但要记住两个东西对于货币有放大效应,一个是信用,一个是信贷。信用就是我的储备只有1美元,但是我发行了相当于两美元的货币,从世界历史来看,金本位的消亡就是一个信用扩张的历史,信用货币虽然也有储备支撑,但是每一个国家都想多发行货币来增加经济活跃程度。而即使是国家严格按照储备发行货币,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也会进一步放大货币的投放量,比如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很多都达到90%,也就是说净资产1块钱,总资产10块钱,银行信贷让货币进一步扩张,这样,当所有的泰铢都要兑换成美元的时候,必然美元储备是不够用的。

4、一国国家体量比较小,政策主动性弱。特别提款权SDR可以有效缓解这种情况,但是小国的特别提款权量小,而在经济上升期,往往小国经济更加活跃,那么上下对称的话,其回落也更加剧烈。

综上,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泡沫和杠杆在任何国家都是风险的主要来源,这方面个人认为我国防风险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凯恩斯


我们先了解一下97金融危机的背景,索罗斯为什么会有机会做空泰铢,首先是当时的东南亚国家经济政策产生了变化,金融市场更加自由,但是不等同于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市场具有更大的价值,像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是很大的。

泰国在1997年7月2日宣布不在使用固定汇率,泰国不属于经济强国,外汇储备也不多的情况下,稍微大一点的机构都能轻松击垮泰国的金融市场,以索罗斯为代表一批国际抄手和财团认为亚洲地区,虽然经济政策比较积极,但是也明显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等风险,并且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府在背负了极高的负债。就像日本一样出现了泡沫危机。

在经济出现泡沫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日元兑换美元只值100:1,但是全被炒到10:1,也就是日元90%的价值更本就不存在;索罗斯等人也就是在看到亚洲金融市场并没有这样的价值,开始向泰国银行大量借贷泰铢,然后抛售兑换成美元,比如我借一千亿泰铢,抛售换了十亿美元,大量机构机构也同样做空泰铢,泰铢开始贬值,美元就会增值,汇率由100:1变成80:1,我向泰国银行借的一千亿泰铢卖出变成一百亿美元,泰铢贬值后我只用还80亿美元给泰国银行,前提是建立在金融机构资金储备远多于泰国的外汇储备

索罗斯当时就是在汇率较高时疯狂抛售手中泰铢,泰国政府当时外汇储备大概在100亿美元,索罗斯集团资产大概在500亿美元,后来泰铢贬值泰国政府无法控制,宣布不在与美元挂钩,停止自由兑换,但是投资者都认为泰铢也不在具有价值,也开始抛售泰铢,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当日泰铢暴跌17%,索罗斯做空泰铢后转战香港,也因为这次事件直接引爆了亚洲金融危机。


玄坤文史


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亚洲四小龙”崛起,随后东南亚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被誉为“亚洲四小虎”。这四个国家以出口外向型经济为基础,引进国际资本,实行金融自由化,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后来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1995年的时候,泰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8.7%,而到了1997年,经济增长率已经低于6%,此时的泰国,在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国际资本,导致实体经济下行,房地产和股市持续上涨,这又间接损害了经济的基础

泰国货币泰铢实行的是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汇率相对稳定,在泰国经济发展迅速的时候这个政策没有问题,当泰国经济发展下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矛盾就体现出来了,此时的泰铢价值被明显高估。就在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资本大鳄盯上了泰铢,进行了一场国际资本狙击泰铢的金融战争,最终导致泰国经济崩溃,印打了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那么,索罗斯是怎么做到以10亿美金的资本整垮了一个国家的呢?

首先,索罗斯在泰国股市上大量购进股票,进一步推高泰国股市和楼市,造成了泰铢价值的进一步虚高,经济基础更加脆弱。第二步索罗斯以自由资金作抵押向美国的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为抵押借出更多的基金,这样就医很少的资金套现了大量的资金。第三步,索罗斯通过借款获得的美元资金购买持有了大量的泰铢现货,并在在国际 外汇市场大量抛空泰铢买入美元,导致泰铢对美元大幅度贬值,泰国政府为了稳定泰铢和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被迫大 量卖出美元购入泰铢,但是泰国的外汇储备仅有800亿美金,很快就耗尽,泰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挂钩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从而导致泰铢对美元快速的 大幅贬值。索罗斯再用美元在低位买入泰铢归还原本拆借来的泰铢,通过其中的汇率差价,索罗斯大获其利。第四步,在股票市场,索罗斯原本已经持有大量的股票,通过现货、期货和期权大量 抛空本已虚高很多的股票,使得泰国股市股价大跌,索罗斯在股票市场是亏 损的。而期货和期权具备了极强的杠杆效应,索罗斯可以几倍的获利。在股票市场索罗斯是利用股票市场现货打压的亏损获取期货和期权市场的杠杆效应的获利。

最终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资本大鳄在泰国的外汇和股票市场都是全面获利,而泰国的外汇汇率、股市、银行系统全面崩溃,进而让引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印尼和菲律宾欠下国际货币基金会的一大笔债务,马来西亚实施多项硬性保护国家金融体系的货币管制条例,并在种族问题方面采取不平等政策,开始固步自封。而在印尼,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也间接引发了当地的排华暴乱。

索罗斯以极少的资金通过国际资本市场 的杠杆融资获得了大量资金,然后又用这大量的资金来搅动了整个泰国的经济 和金融,最终取得了用极少数资本战胜一个国家的金融胜利。


染火枫林12137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可以说索罗斯是当今时代最伟大的商人,但他的口碑一直都不太好。因为索罗斯是个铜臭味很重的商人,唯利是图。

虽然,索罗斯的一生依靠狙击泰铢、英镑、日元与港币,赚的盆满钵满,但他的这种行为还是为人所唾弃的。而说起这四次阻击货币的手法,看上去都大同小异。

索罗斯阻击泰铢是在97年。在97年,索罗斯在远期市场上大规模的做空了泰铢,同时还购买了大量的泰国蓝筹股。在2月份,索罗斯利用自己的量子基金对泰铢进行了大量借入的操作,随后,索罗斯便开始抛售手上的泰铢,这么一来二去就造成了市场的恐慌,所有人都在抛售泰铢,于是泰铢迅速贬值至历史最低水平。而当时泰国政府被迫使用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才勉强止血,但这只是风暴来临前的毛毛雨。

5月份,在外汇市场上又出现了大量抛售泰铢的情况,泰铢的汇率又一次开始快速下跌。与此同时,在股市上,索罗斯开始低价抛售蓝筹股,致使泰国股市暴跌。

索罗斯这一系列的举措致使泰铢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跌至历史最低水平。最后无奈之下泰国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援助。与此同时,东南亚金融危机也全面爆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