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田永勝:動真情 酬鄉親

“田書記快來屋裡坐坐”“田書記喝杯水了再走嘛”……在沿河自治縣塘壩鎮姜花村,田永勝成了最受村民歡迎的人。

2017年10月,田永勝從縣人大辦到塘壩鎮姜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回想起剛來村裡的情景,田永勝很是感慨,那時候自己從縣直機關到村裡任第一書記,多少有些不安與拘束,如今駐村快一年,田永勝已經成了村裡的一員。

“剛到村裡那天,面對一個陌生的村莊,我當時簡直是千頭萬緒,無所適從。但一想到自己是組織下派的第一書記,就深感責任重大,再難也得幹。”田永勝說。進村後他想得最多、最深的問題,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問題。“幫錢幫物不如幫個好支部”,田永勝明白,只有讓姜花村黨支部這個“主心骨”強起來,讓黨員幹部這個“主力軍”動起來,脫貧攻堅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看到村委會活動場所窄小,辦公設備陳舊,村級的黨組織活動都無法開展,田永勝根據縣委組織部等8個部門關於村級公共服務陣地建設指導意見的文件要求,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方法選址、徵地、邀標,用活僅有的50萬元資金,新建村級活動場所398平方米、活動廣場610平方米,改善了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辦公條件。同時,讓制度上牆,幫助健全黨支部議事規則。通過召開支部班子會議、發放幹群聯繫卡、帶領黨員開展大走訪、堅持每月開展“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活動等一系列措施,統一了村幹部的思想,樹立了村幹部幹事的信心。2017年,2名村幹部被塘壩鎮評為先進個人。“現在能有這麼寬敞漂亮的村委會,田書記的功勞可不小。”老黨員馮啟亮說。

場所問題解決了,田永勝又開始了新的思考,村裡產業要儘快發展起來,要讓群眾的收入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只有發展產業路子,才能讓老百姓看到脫貧的希望。結合當地氣候、土壤、陽光、坡地多等自然條件,田永勝和村幹部經過多次考察,決定採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林果業。通過積極引進項目、爭取資金,目前引進沿河茂盛生態園林有限公司發展古茶育苗25畝,貴州山水農牧業有限公司發展獼猴桃124畝,沿河塘壩姜花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發展蓮藕3.6畝、紫薯3畝、南瓜70畝,同時,爭取到縣東西部協作辦公室70萬元資金髮展冰糖橙項目150畝,助推96戶346名貧困戶增收。

產業的發展不僅為周邊群眾帶來土地流轉和務工收入,還以村集體經濟入股企業,貧困戶年底按6%保底分紅,實現了村集體、公司、群眾三方利益聯結、互利共贏,為群眾脫貧致富開闢了新的渠道。今年,僅生基坪組就支付了群眾勞務和土地流轉資金近8萬元。

村民的疾苦,田永勝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結合他們不同的情況給予了不同的幫助。“田書記,感謝你們過來看望我們,兒女常年不在家,看見你們來就感覺兒女回來了一樣,心裡很溫暖。”楓香堡組李成花老人握住田永勝的手熱淚盈眶地說道。這樣的走訪,對田永勝來說已經是尋常得不能再尋常的事情了。

田永勝第一次到盧古彎組82歲的馮啟倫老人家中時,老人家裡連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沒有,田永勝很是痛心,立即給老人購買了電磁爐、電飯鍋、盆、桶等生活用品,為老人鋪上嶄新的棉被,還將自己的電視送給了老人,併為老人申請實施了危房改造、“四改一化”工程,改善了老人的生活環境。

楓香堡組的田井紅由於長期在外,今年回家後想將破舊的房屋改造一下,但由於路途遙遠成本較高,一直未能落實,田永勝得知後,立即與施工隊聯繫,想方設法為其降低成本,最終幫助他住上了安全房。

經過300多個日夜的努力,目前,姜花村完成硬化組組通公路4條2公里、產業路1條1.2公里、拆除易地扶貧搬遷戶舊房6戶、實施危房改造戶63戶、“四改一化”126戶461人,爭取人飲水管2600米、村委會電視設備一套,落實教育補助35人,醫療大病補助17人,化解矛盾糾紛16起,辦理好事實事48件。

現在,田永勝仍舊每天奔波在村裡的田間地頭和相關部門之間,為村民解難題、爭資金、謀項目,村裡的發展逐漸有了起色,但他卻更忙了。“能為村裡辦點實事,我真的很自豪,這讓我感到人生很有意義,這更是第一書記的責任和義務。”面對沉甸甸的責任,田永勝如是說。(楊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