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日本2009年的时候GDP已经有5.5万亿美元,怎么现在反而倒退很多?

墨墨157220750


2009年的时候日本GDP就有5.5万亿美元,其实这也并非日本GDP最高的时候,在2011~2012这两年里日本的GDP都超过6万亿美元,而到了2017年日本的GDP只有4.87万亿美元,似乎看起来日本GDP变化挺大的。



其实,这主要受到汇率的影响。别看2009年日本的GDP就有5.5万亿美元,其实早在1995年,日本的GDP就已经达到了5.45万亿美元。现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多大的亮点,它的经济发展辉煌时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日本经济开始持续低迷,多年来经济增速都不到2%,甚至个别年份是负增长,因此就有了“失去的二十年”的说法。以日元计算,在1994年的时候日本的GDP就已经超过500万亿日元,而到了2017年,日本的GDP也就只有545.8万亿日元而已。因此,日本以美元计算的GDP变化比较大,主要还是受到日元兑美元升贬值的影响。

而现在日本的GDP没有2009年时候的5.5万亿美元多,其实主要原因也是在于2012年之后日本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致使日元出现了比较大的贬值,所以使得日本以美元计算的GDP下降到了5万亿美元之下。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预测,2018年日本的GDP将重回5万亿美元,达到5.07万亿美元左右,还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其GDP仍然领先第四大经济体德国约1万亿美元。


锦绣中源


以美元计算,日本从2009年到2017年,日本GDP是倒退的。这期间日本GDP倒退,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一个是,日本GDP倒退,核心是因为日元汇率贬值所致。

我们简单截取一个日子来比较。

2009年4月21日,美元兑日元汇率是1:98.31。2017年美元兑日元平均汇率为1:93.61。

2017年12月21日,美元兑日元汇率是1:118.05。这之间差价就高达19.74日元,差不多下跌了20%左右。

另外,2009年的时候,日本GDP是5.03亿美元,并没有达到5.5万亿美元这么高。

2017年日本GDP是5457925亿日元,折合大概是4.96万亿美元。

也就是以美元计,日本GDP在过去8年时间,反而倒退了5.03-4.96=0.07万亿美元。

其次是日本经济发展增速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

从2009年到现在,期间有一些年度是负增长,比如201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是-2.3%。其他年份增长率也不高,2012年、2013年,日本经济增长率都只有

0.8%。2014年是1.6%;2.15年是2.5%,这一年算是比较高;2016年增速有下降,只有1.0%;2017年略有回升,为1.6%。

汇率下降20%,经济增长速度长期萎靡不振,这是日本GDP用美元计算,反而倒退的核心因素。

如果用日元计算,日本GDP还是略有长进。

2009年,日本GDP是4895010亿日元;2017年日本GDP是5457925亿日元;总计上涨幅度是(5457925-4895010)/4895010=11%左右。

虽然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后劲不足,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总量很高,这样增速下降是必然的。

就像一个学生,平时考30分,提高到60分是较为容易的。

但一个平时考80分的学生,想考90分,却是相当不容易的。

而且日本本身资源匮乏,到了现阶段,爆发的支撑点相对较弱。


波士财经


这个问题我看了其他答主的回答,有些非常精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日本GDP会倒退。

1、日美贸易战的后遗症。60年代开始的日美贸易战,持续了20年,日本陷入失落的20年。最终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广场饭店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签署了广场协议,主要内容是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这个协议的签订,日元迅速升值,超出了当时日本政府的预期和控制,对当时依赖出口的日本制造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日本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从此高速发展的情景一去不复返。加上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整个90年代日本经济的增长率不足1.5%,而在80年代,这个数据是6%。至此日本经济进入下行通道。

2、题主特别提出了2009年的GDP和现在的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日本的人口逐渐下滑。数据显示,日本的生产年龄人口,也就是15-6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在1995年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不断减少。总人口也在2007年之后逐渐减少,人口的负增长给日本带来的很多影响,工作赚钱的人少了,经济能力和购买能力自然就下降了。不可避免的带来整齐经济的下滑。

3、以发展大企业为主体新自由主义路线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有用有限,负面后果凸显。2001年到2006年,小泉政权强行急推新自由主义路线,虽然大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并没有扩大就业,日本国内的内需依然不足。同时,这一政策带来的社会不稳定、贫富差距扩大、犯罪率攀升、家庭矛盾凸显等问题却越发严重,这也影响到日本经济的发展。

但是,我们还得认识到,虽然日本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依然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概如此。


回首一顾之


把时间直接拉回到24年前,1994年日本的GDP就已经是4.91万亿美元了,2017年日本4.3万亿美元。20多年不升反降,基本维持在5万亿美元左右。

原因有如下几点:

1、1991年日本楼市泡沫破裂

1991年日本楼市泡沫破裂,股市一落千丈。这是日本GDP维持多年不变的一个原因。

既然是泡沫,那么实际上这时候的GDP其实是虚的,是虚胖,是透支了未来的增长换来的。

2、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美国次贷危机

这三次危机对应年份分别为1997年、1998年;2001年、2002年;2008年、2009年

这三次经济危机,日本的GDP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有所下滑。

3、日元持续贬值,日元持续在海外进行投资,日本海外净资产持续蝉联世界第一

日本连续2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净债权国

截至2016年底,日本政府、企业与个人拥有的海外资产减去负债所得的对外净资产余额约为3,491,1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万亿元)。

日元贬值,日元就会外流,持续对外投资,就像我们国家之前的万达、海航干的事,不过日本人海外投资还是很成功的,连续26年成为全球最大净债权国。

4、汇率影响

日元贬值,而美元坚挺,以美元计日本GDP当然会有一定影响了。


GRIDMAN


其实这个问题,是很答非所问。前后关系是不能放在一起的。

笔者就先举一个中国以前的例子。清朝在光绪年间前后,每年的国家收入是8000万两白银。比较乾隆三十一年,也就是1766年的近五千万两白银,自然是多出许多的。然而,这个八千万两银子,实在不够花的,当年的开支,达到了一亿两白银以上。也就是说,即使清朝的年收入超过以前的时代,清朝的年开支预算,是不可能让清朝财政,经济甚至民生有很多改善的。


而未来的日本,自然也是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笔者未能找到2009年的日本年收入数字,但是,找到了当时日本的开支项目情况。

实际上,在日本政府承认泡沫经济之后,日本的经济情况一直在恶化,即使到了2009年。经济恶化的情况,依然在持续。浩大的开支,和政府的亏空,几乎让每一个新上任的首相因此下台。

当年的高中免费教育,需要政府投入0.5万亿日元,还未长大的儿童,也要政府补助。一年补助金额为2.3亿日元。此外,如果个人出门上国家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免费后,需要投入0.6亿日元,车子的汽油免费税也有2.5万亿日元的投入。这几项开支,就让在位的日本政党是瞠目结舌。

甚至日本当年出现过那么一个天大的笑话。为了节约开支,甚至要求政府官员交出小金库的钱财。

但这种运动,效果也许该用甚微来形容。只追查到1、7万亿日元。这连儿童的补助金都不够付的。

当年的日本政府,只能用贫穷二字来形容了。当年的政府税收只有37万亿日元,可是,一般的会计支出(也就是费用支出),竟然高达92.3万亿日元。实在无计可施的日本政府,被迫发行国债,发行的国债竟然高达44.3万亿日元。比当年日本的全部税收还多出几亿日元。

不仅是日本政府可谓是挣的不如花的快。被现代中国人误解的日本的地方自治势力,也是陷入经济不景气的噩梦之中。

日本NHK电视台,就专门做过一期纪录片.取名为《200万亿日元借款引起的居民负担》,说的就是泡沫危机后的日本地方自治政府,在减少开支后的底层反应。

日本的地方自治政府,应该来说,是需要自己承担自己所在地方的一切开支的。不管是电力,水力,还是下水道的修缮问题,都由当地自治团体负责。

同时,居民也要承担很多的地方支出。

因为当地的生活费用和自治政府要求居民多交纳税金,甚至一些患病的家庭,也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外地医院看病——这比在自己家乡看病便宜。留在当地的居民,更是有苦难言。



而在2009年,中央政府和当地的自治团体的长期债务合计竟然有862万亿日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8倍。当年的日本人就是不吃不喝,白干一年,也还不了那么多的债务。

所以,日本的经济如果下滑,不是突然性,而是必然的结果。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日圆贬值导致的。实际上,以日元计价的2017年的日本GDP,比2009年增长了1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12.4%。

日本从19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以来,经济增长一直发力,通货紧缩阴影一直笼罩。

以2007-2017年的10年经济数据为例。2007年日本名义GDP45150亿美元,之后持续增长,到2012年上升到62036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37%。但从2013年开始,由于日圆对美元开始见大幅度的贬值,以美元计价的GDP开始缩水,到2017年GDP下滑到48675亿美元,比2012年下降了21.5%。

也就是说,2007-2017年的10年间,日本名义GDP从45150亿美元,增长到48675亿美元,10年的时间仅仅增长了7.8%。当然,这里面有汇率问题。2012年日圆对美元还是79:1,到了2013年便上升到97:1,日圆一年贬值了19%。

如果抛开美元,用日圆计价,日本的经济波动小得多。

2007年日本名义GDP531万亿日元,2008和2009年日本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连续负增长。2010年开始,经济恢复增长,到2017年为止,日本经济已经连续6年的正增长。相比于2009年的低谷,2017年日本经济增长了11.5%。

把时间拉长到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1991年。当年,日本GDP规模469万亿日元,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日本GDP上升到534万亿日元。199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总量逐渐减少,直到2016年日本GDP才达到538万亿日圆。整个1991-2017年的26年间,日本名义GDP仅仅增长了16%。扣除通货紧缩因素,实际增长23%,年均增长0.8%。


财经知识局


2017年日本GDP为4.9万亿美元,的确比2009年时的GDP要低。


首先影响GDP核算的基准是多方面的,包括物价、汇率等。比如日本在2004年时,就曾对日本GDP的核算基准进行了修改,变更了通货紧缩物价指标。为什么当时会更改这个指标呢,是因为日本发现随着时间推移,通货紧缩对物价判断的影响因素是非常的。价格下调,销售数量会增加,价格和数量挂钩而计算出来的通货紧缩因素下调程度会加大。


又比如早在2008年,联合国修正了1993年制定的GDP核算标准,并督促各成员国使用,其中美国于2013年采用新标准,日本则于2016年开始采用新标准。按照新的标准,使日本衡量得出的2015年经济规模从499万亿日元(4.33万亿美元)上升至531万亿日元(合4.61万亿美元),增幅6.3%,绝对增量高达2782亿美元,接近马来西亚一个国家的GDP总量(2015年为2962亿美元)。



好了,除去GDP核算标准的改变,日本GDP下降也会受当时进出口贸易影响。因为出口对日本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日本钢铁联合会(JISF)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7财年,日本总钢铁出口量同比下跌了7.3%至3770万吨。


而在日本财务省于2018年4月18日发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17财年日本实现贸易顺差2.4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7.01日元),比上财年减少38.2%。分析认为,尽管2017财年日本出口表现良好,但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及日元贬值,导致进口额增幅超过出口额。


随着出口额的下降,这些都会对日本GDP的表现造成影响。


那么,该如何看待2009年到2017年日本GDP的变化呢?这只能反映出日本经济温吞徘徊的现实。实际上所谓日本失去的20年,日本GDP和上世纪末变化不大。在国民经济环境不景气的20年里,日本GDP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失业率没有大幅度上升,社会还能保持稳定,不得不说也显示出了日本经济的韧劲。然而长期温水煮青蛙也带来了后遗症,那就是通货紧缩,人们散失了对未来的希望,越来越捂紧钱袋子,导致经济失去了正向循环。再加上这些年日本经济创新不足,吃老本发不了财,只能慢慢老化,这也成了日本GDP没有实现明显增长的原因所在。


北京不冷东京热


二战后的日本,因为制定了和平宪法,一门心思发展经济,几十年间,在经济、工业制造诸多领域均在世界前列。

国土虽仅37万平方公里,人口几十年保持在1亿~1亿三千万。

世界几十年几次战乱,日本从未直接介入,但却从其中取得了丰厚的贸易回报。

至二十多年前,日本已年GDP5,5万亿美元,长期稳居世界第二,一度扬言要买下美国几座城市、几条街。


这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对以能源匮乏,出口为主的日本,美国强迫其签定了广场协议,即以迫使日元增值,加大出口成本,自此二十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

世界老二的位置早变成第三,时至今日,GDP已与第一的美国相差四倍,与第二的差距也有两倍多。


没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国家,其处境是可悲的。一个要想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国格的领导人,首先要先懂得尊重别人,然后才能成为独立自主、变人尊重的人。


晚亭与落霞同晖


GdP并非只是增长的,它也会降落。GdP降落表现在增速上就会成为负增长。造成负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主要表现如下。

1,经济衰退。经济衰退并不难理解,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经济总体不如从前了。

2,产业布局发生大的变化。GdP统计不仅包括国内产业的总产值,也包括外资企业在这个国家的总产值。但不包括这个国家国内企业在外国投资的总产值。举个例子,假如日本原来的外资企业很多,后来因各种原因撤出了日本,这时GdP就会减少。如果国内的企业发展好了,把生产都转移到了世界各地,这时GdP也会减少。GdP并不能完全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对那些外资企业占比较多或在经济份量上占比较重的国家以及对外投资众多的国家尤其如此。外资企业较多,钱被人家挣走了。对外投资较多,挣了人家的钱回来了。而这两者在GdP中都没有如实反应。

3,政府公共建设投资或公益事业投资规模缩减。投资是拉动GdP的一个重要推手,当经济不景气或者是公共建设及公益事业基本完成后,政府预算投资就自然会减下来,GdP也可能会随之减下来。

4,GdP统计方法改变。由于各国GdP统计方法不尽统一,统计口径不尽一致,使GdP可比性不强。一个国家变换GdP统计方法经常可见,统计方法一变,GdP数量就会变。变多了,有时候会误认为是增长了,例如印度先后两次变化GdP统计方法,GdP越变越高,增速比我们都快了些。变少了除了经济严重衰退就是统计方法所致。日本GdP下降可能就是统计方法变化的原因。

5,虽说日本进入衰退巳经二十几年,但基本上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上,不至于成为负增长。日本的经济在国外的部分占比份量很大,世界上到处有日本的工厂或企业,他们是维持日本强大的重要力量。可是对外投资的产值没有统计在GdP内,如果把它加上,日本的GdP要比现在高的多。

GdP的弊病很多,除了人为因素,统计方法口经不一,外资企业统计在内,对外投资没有统计在内,还有就是GdP的质量问题不能反应。清理拉圾的GdP和高新产业的GdP是没法比的。豆腐渣工程的和优质工程同等侍遇更不尽合理。其次如环境污染,三聚氰安产生的GdP都混在其中。GdP统计并沒有区分良性和恶性GdP,这是它的最大弊端。

经济学家们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种更好的统计办法反应经济的真实状况,前几年有人提出绿色GdP,但操作难度过大,到现在也没有结果。没有新方法,带病的办法还的用,但切不可把它过分神话。GdP低的也可能有发达国家,GdP高的可能还是发展中国家,日本和印度就是例子。


吉祥如意170587193


经济倒退是很正常的事儿,前几年日本的存款利率居然降至负利率,也就是日本人在银行存钱还要倒贴钱。

日本GDP曾经名列世界第二,本身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80年代美国新总统里根上台,对日本发起了贸易战,签订了《广场协议》,给日本重重一击,导致日本发展趋势基本上停滞不前。

日本的发展受限于许多条件,比如地方小、资源少,特别是制度上受到美国的长年打压,根本没有太大的施展空间。只要日本不安分,美国立马就出手教训这个小弟。

估计这在中国,许多人都很理解,为什么还要倒贴?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有很多人都形成了一种思维。那就是国家每天、每年都在进步,似乎是天经地义、顺其自然的事儿。其实飞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14亿人民的共同努力,当然包括你、我、他。

关注王者,收获更多投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