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城市格局“雙區驅動”牽引深惠加速同城

<table> 城市格局“雙區驅動”牽引深惠加速同城

惠州加快高鐵等交通與深圳的對接,加速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圖為廈深高鐵。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table>

在廈深高鐵惠州南站,高鐵飛馳,10分鐘可達深圳坪山站,30分鐘可達深圳北站。軌道互聯讓深惠兩地距離日益縮短。加上正在建設的贛深高鐵以及加快謀劃的深惠城際、深汕高鐵、深圳至大亞灣城際等軌道交通,深惠同城一體化將提速。

利好政策更為深惠同城鋪路。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廣東省委、省政府在《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中提到“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

如今,惠州加快探索與廣深莞在跨界地區開展產業合作、創新協同和同城化試點。這座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的發展前景、城市能級、城市價值加速提升。

●南方日報記者 周歡

交 通 互 聯

“軌道上的都市圈”加速深惠半小時互通

近期,惠州市惠陽區正謀劃新深惠快速路、白雲大道等7條主幹道對接深圳,全面打通深惠交通大動脈,拉近“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實際上,隨著廈深高鐵開通,惠州臨深片區的惠陽等地已與深圳實現半小時互通。如今,“雙區驅動”更為深莞惠都市圈的同城化發展打開想象空間。

日前,在交通運輸部舉行的“加快交通強國建設”專題新聞發佈會上,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徐忠平介紹,未來深圳將打造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希望隨著深莞惠一體化的推進,拓展與近鄰城市的軌道交通和城際軌道交通,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目標是實現與相鄰城市之間的1小時通勤、2小時通達。”

“城市交通已經進入軌道時代,我們希望進一步優化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體制機制。積極推動深圳至惠州城際、深圳至惠州大亞灣城際以及跨市城市軌道建設。”徐忠平說。

“交通是極其重要的。”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建議,不單要推進深惠一體化,還要加快推進深惠同城,讓生活圈更加緊密。

如今,惠州全力推進贛深高鐵、廣汕汕高鐵、河惠莞高速公路等大灣區骨幹工程建設,加快推動交通軸線規劃建設,著力把惠州建設成為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助力深圳發揮輻射帶動全省發展的作用。

惠州還將加快千萬級新幹線機場建設,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並加強惠州港與深圳港聯動發展,著力打造億噸大港。

產 業 互 動

協同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在惠陽區淡水街道,伯恩(淡水)基地項目已開始生產。這是從深圳進駐惠州的港資企業伯恩光學在惠陽設立的第4個生產基地。

如今已成全球最大手機玻璃製造商之一的伯恩光學,是深惠產業互動的縮影。比亞迪、TCL、華星光電、德賽……“深圳研發+惠州智造”的強強聯合,已成為深惠兩地產業合作的重要形式。

陳鴻宇認為,多年來,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輻射帶動是惠州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惠州應精準做好交通、產業、項目、企業等方面的對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一方面會吸引更多人才等要素,另一方面動能外溢將更加強烈,更快地帶動惠州等周邊地區發展。”

目前,惠州正加快推進中韓(惠州)產業園、惠東新材料產業園、惠州沿海經濟帶、稔平半島等平臺建設,加強產業合作,打造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萬億產業集群。

惠州市發改局負責人表示,惠州將加快推進與深圳、東莞等周邊城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技產業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同保共育、社會治理互鑑共享,探索共建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

惠州還提出,加強深惠科技金融合作,豐富“深圳研發、惠州轉化”“深圳孵化、惠州產業化”等深惠產業合作模式,推動深惠產業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全力推進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建設,建設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支持深圳開展能源、新材料、半導體、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生 活 互 補

深惠“雙城記”有望走向同城化

最近,在深圳工作的謝先生正考慮裝修房子。迫於深圳的房價壓力,他去年在惠州大亞灣買了一套房子準備自住。像他這樣在深圳工作、在惠州買房的人很多,這是對深惠兩地同城化的憧憬。

“深圳2300萬人與周邊的東莞、惠州之間在居住和商務方面的融合已經越來越顯著。”徐忠平介紹,針對深莞惠都市圈出行的大數據追蹤和研究表明,過去深圳到東莞、惠州的城際出行主要以探親訪友為主。隨著深莞惠一體化進程加快,目前出行主要以商務出行為主。深圳的土地資源有限,市民希望住在周邊的城市、在深圳就業,也有可能住在深圳、在周邊就業,未來都市圈出行將以通勤出行為主。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表示,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的範圍是都市圈通勤較合理的空間,惠州與深圳正好處於這個範圍內。

徐忠平介紹,2018年深圳至東莞、惠州的城際出行每天約為140萬人次,預測到2035年將增長至620萬人次/日,增長約5倍。

徐忠平說,跨市的交通需求希望通過軌道和公共交通實現。“我們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由深圳主導、周邊城市協同,開展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推進一批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建設。我們與惠州、東莞就啟動的項目已基本達成共識。二是加快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向周邊城市延伸,推進一批跨市城市軌道規劃建設。”

“城市未來發展、趨勢是以都市圈作為人口集聚的大空間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毛豔華認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可強化產業協同、居住分離、公共政策的對接以及生態環境共治、開放平臺和創新資源共享。

■聲音

借鑑廣佛同城經驗推進深惠同城

“藉助軌道交通密切兩地聯繫,民間和企業將受益最大,也會加速兩地政府之間對接合作。”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林江表示,廣佛同城的一些經驗對深惠合作有借鑑意義。“過去10年,廣佛同城是以交通先行,從基礎設施對接著手,包括地鐵等建設。同城化發展就是要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在產業佈局上考慮到對方的需要,互為重要的合作伙伴。”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認為,借鑑廣佛同城的經驗,深惠應該加強協同機制的構建,成立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等。同時,還要推進規劃協同,尤其是涉及周邊的道路橋樑對接以及產業鏈的規劃協同,並使之真正落地。

“深圳和惠州的合作有淵源,水到渠成。”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張克科認為,在深圳向深汕特別合作區以及粵東輻射過程中,惠州是必由之路。特別是蓮塘口岸開通後,將強化惠州的區位優勢,未來可望進一步帶動惠州成為投資熱土。

“在未來3—5年,在深圳要借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力的時候,在整個交通樞紐佈局完善之後,惠州一定會成為一個投資熱點,而且是不可迴避的熱點。”張克科看好惠州的發展前景。

林江認為,一體化發展關鍵更在於協同和融合,要打破行政隔閡。他建議,惠州要重視深汕特別合作區帶來的影響,做好兩頭的對接,加快深惠融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