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我是旅圖君,筆耕不輟,只為講述旅途中更精彩的故事!

在青海,海南州的貴德縣可以稱得上是春天來得最早的地方。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貴德的春天來的總是比西寧要早一些,當西寧的花還在打苞的時候,這裡的花已經放肆的盛開了,當西寧的柳枝還在發芽的時候,這裡已經是春季盎然了,當拉脊山上大雪紛飛的時候,這裡已經是綠草茵茵,加上藍藍的天和清澈不息的黃河水,讓貴德成為了青海人最早追逐春天的地方。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對於我個人而言,貴德是我很喜歡去的一個地方。貴德,作為青藏高原上氣候比較好的小城,我個人覺得是非常值得來遊玩,這裡有天下最清澈的黃河水,這裡有獨特的丹霞地貌,還有美麗的千姿湖,雄厚的玉皇閣,古老的文昌廟,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個地方叫玉皇閣,它可是貴德縣的最為著名的建築。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這些年,我幾乎每年都會去一兩次貴德,和我一位老家就在貴德的朋友不同,他幾乎每週都要回去,當然我是去旅遊,而人家只是單純的回家。貴德距離西寧並不算遠,也就100多公里的路程,高速怎麼也用不了兩個小時,除非是像我這樣的佛系開車。因為有一位從內地來的客人想去看看玉皇閣,於是在陽春三月,我們從西寧出發後,翻過拉脊山,在春天的召喚下,匆匆來到了貴德。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到貴德後,才發現原來這裡真的和西寧不一樣,早已是春暖花開了。沒顧上欣賞盛開的梨花,也沒顧上游玩清澈的黃河,就匆匆在一家飯館胡亂吃了幾口飯後,就直奔玉皇閣。其實說實話,我也是第一次來這裡,雖然老早以前就一直想來玉皇閣看看,但卻總是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未能成行,今天能專程來看看這座修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心裡還有點小激動。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一直以為玉皇閣是青海獨有,一查資料嚇我一跳,原來在全國一共有近40個玉皇閣。它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廟。青海省貴德縣的玉皇閣是一座非常雄偉大氣的古建築,準確的說,是古建築群,它集儒、道、神為一體,摒棄門戶之見,相依並存,這樣的格局在國內都是史十分罕見的。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院子裡盛開的鮮花所吸引眾多有人,經過了一整個寒冬,看慣了單調的顏色與大雪紛飛,大家似乎對眼前這些鮮豔的顏色格外的稀罕。一朵朵盛開的鮮花,點綴在這精美的古建築之中,讓原本古老的記憶散發著新的生命。站在小院之中,看著屋頂上精美的雕塑,細小之處卻能看出古代工匠的用心,古人的聰明才智,不得不讓人佩服。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玉皇閣是這個既是這個建築群的名稱,也是其中最大最中心最具有標誌性的一座閣樓的名稱,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萬壽觀,從名字到氣勢,都能感受到它就是整個建築群的核心,被讚譽為“仙閣插雲”,整個玉皇閣,上下高度是通高26米,整棟建築拔地而起、巍然高聳,看起來有一種非常讓人難以形容的感覺,那種感覺似乎是傲視天下,又似乎是凌空出世,甚至是一種昂首天外之感,整個玉皇閣共有三層樓閣,分別供奉“天地人”。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站在玉皇閣下,仰視這座具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建築,不僅深深地為這樣的古建築的存在,更可以說是保存得如此完整,而感到欣慰,抬頭仰望,玉皇閣格外的莊嚴,三層閣樓似乎比想象中還要高,中國傳統的建築工藝,尤其是木質工藝的魅力,在玉皇閣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順著青磚臺階,一層層向上,木製樓梯隨著人的腳步吱吱作響,不知道這些樓梯上,曾經有多人走過,又留下過多少故事。由於年代已經,每一層對人數有一定的限制。其實這樣挺好,既能保護建築,又能保護遊客。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終於來到了最高的一層,站在這一層向外望去,貴德縣城盡收眼底,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高原小城,處處彰顯著蓬勃的生機,猶如即將到來的春天,充滿了生命力。遠處的樹木已綠色初現,更遠處的山頂還有皚皚白雪,臉龐吹過一絲微風,讓人格外涼爽, 由於下面還有遊客在等待,不能久呆在上面,觀望片刻,就匆匆走下了閣樓。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青海貴德縣最美的古建築,集儒道神為一體,歷經600多年風雨

我一直喜歡貴德的原因,就是這裡離西寧非常近,既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又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氣候還好,關鍵是還很近,這樣的地方,真的值得多來幾次。喜歡旅遊的你,如果來青海,一定不要錯過貴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