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太尉曹嵩之子,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举孝廉出身,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后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通过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216年,被封为魏王。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谥号武,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祖父曹腾,是东汉地位显赫的宦官。父曹嵩,官至太尉。曹操自幼机警,既长,喜结交名士。20岁时,受州郡举荐,以“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在任期间,造五色棒悬于尉廨门上,有犯禁者,不论地位高低,皆棒杀之。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灵帝光和7年(184),改任骑都尉,随皇甫嵩镇压颖州黄巾军,迁为济南相。中平6年(189),曹操与袁绍讨伐董卓兵败。后镇压黄巾军,队伍日益壮大,于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都许县,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先声夺人的优势,而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曹操坚持"荐贤任能,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多方延揽人才。在军事上曹操"自作兵书十余万言",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深得兵法之要。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征战中度过的,指挥作战"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若神"。从39岁至53岁的14年间,他经历50余战,先后消灭了杨奉、韩暹、袁绍、袁术、陶谦、吕布,收降了张绣,征服了乌桓,统一了北方。赤壁兵败之后,曹操仍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战合肥,逐马超,据关中,平定河西、陇右诸地,巩固了北方统一。在文学上,曹操倡导文学新风,创作了许多优秀诗歌和散文,对建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公元189年,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看不惯董卓的骄横跋扈,于是逃出了洛阳。到陈留后,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公元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联军。2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室,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二百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曹操认为董卓倒行逆施,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应乘机与之决战,于是独自引军西进,结果遭遇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双方兵力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好得到堂弟的救护。

回到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别向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进军,围困董卓,关东诸将并不合作。他们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久,联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曹操单独去了扬州,在那里招兵买马,养精蓄锐。公元193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曹操在众人推举下出任兖州牧,领兵对抗黄巾军。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军击败。曹操将黄巾军的精锐力量收为己用,组成军队,号青州兵,实力大增。

献帝刘协自被董卓劫至长安后,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公元195年,献帝终于回到洛阳。洛阳经董卓之乱,已是一片废墟。百官没有地方居住,连粮食也不充裕。这时,驻兵在许城(今河南许昌)的曹操接受了谋士毛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亲自到洛阳朝见献帝。公元196年,汉帝迁都许城,从那时起,许城成了东汉的临时首都,改名为许都。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对于曹操,向来有很大的争议,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有人奉为偶像,有人嗤之以鼻。

曹操,是治世能才,也是乱世奸雄,更是一个被后世之人纷纶不休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是在历史长河中狠狠地画上了浓厚的一笔。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提及曹操曹孟德,脑海中就难免浮现出这样的一幕,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白面奸雄,落在很多学者的眼中,却又是另外的一幕来。

大一统北方政权,结束了北方的割据动荡,同时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时常讲,一个人的性格,源于一个人从小身处的生长环境及其周围人的影响,而曹操,自然也是如此。

和所有官宦世家子弟一样,曹操二十岁时,就通过举孝廉这个途径,被任命为郎官,不久后又被任命为除洛阳北部县尉,在之后升迁为顿丘(今河南清丰县)县令。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那时的曹操,年刚二十,本就是男儿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身入仕途,怀揣报国复兴之志。

扫荡官场污秽,立场刚正不阿,他以为,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

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当人心的善知被物欲所迷惑,那便是永堕黑暗。

纵然曹某有青云之志,有力挽狂澜之势,但是身处浊世之中,依旧如同浮萍。

三番四次的调动,豪强们试图借此彻底磨灭曹操那可笑的志向。可是曹操呢,岂肯言弃,锐意进取,试图推翻腐朽。最后主君无奈,给了他有名无实的仪郎一职。

但是纵然如此,曹操依旧敢言敢谏,试图改变这日渐微末的王朝天国。

可即便如此,依旧是无用之功。曹操却发现,奸臣依旧当道,腐朽仍在蔓延,百姓沦落于四海,绝望之音悲怆凄凉。

这时候,曹操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这个朝廷早已千疮百孔,百姓的青天们只顾着自己,而从未想过这朝堂之外那些苦难的百姓。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要想改变这一切,光凭这满腔热血不过是空口白话,唯有彻底改变这机制,才能匡复大业矣。

转眼间,四十年岁月更迭,当年那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如今已是一介老暮朽夫。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枯槁老人,却实现了北方一统的伟大宏图,列土封侯,这一次,他站在了这个权力的最中心,亦或是,他成为了这个权力。

身居万万人之上,挥臂一震,自当群雄逐鹿。

当年立志效忠东汉,可是几十年岁月更迭,自己却成为了亲自覆灭东汉的乱政者,这其中心涩,当真只有曹操懂得。

历史长河中,缔造出了一位伟大的君主,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借此而衍生出了一位建安诗人和一热血“奸”雄。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政治见识深远而正确。最开始董卓占领帝都洛阳,曹操就知道只有刺杀董卓并且是他自己去刺杀才行,无论成功与否,将打响他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一炮。刺杀失败后,逃到陈留招兵买马,等待时机。后来袁绍召集18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知道自己要去且必须去,首先他已然算是一路诸侯,其次讨伐国贼董卓人人有责。看到各路诸侯各怀异心,知道成不了事果断放弃。董卓被吕布所杀后,曹操从李傕,郭汜手中迎回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占领政治高度,名正言顺。

曹操还会利用政治手腕掌控人心,譬如践田割发、得敌人部下死力、不计较与袁绍通书等,他还知道维持一个平衡,在该杀的时候绝不为小仁而去大义,具备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条件和综合素质。

有极大的人格魅力,很强的知人识人能力。在动乱的三国时期,他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才放首位,不论德行。他用人有四大特点:第一:知人善任,唯才所宜。第二:推诚取信,用人不疑。第三: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第四:虚怀若谷,见贤思齐。有了雄厚的人才,还怕江山不定?荀彧、郭嘉都是在曹操势力还很弱小的时候,就从强大的袁绍那边投奔过来的。程昱两次被当地的刺史(省长)征辟,都不为所动,等到曹操一过来,立马就出山了。张辽、张郃、徐晃作为降将,于禁、乐进作为非亲非故的小吏,得到提拔重用,这在曹操之前是从未有过的。一大批文臣武将用的都很好,不因为一些人格上的缺陷就弃之不用,总能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有过人的胆识、魄力、英勇、谋略和才学。著名的《短歌行》,介绍了自己一生,诗中描述了曹操一生中各种情感,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曹操一生生活节俭,家产还不及曹洪,当然他心系天下,天下都是他的了,还在乎家产,这是何等气魄!曹操十岁那年,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笑,天真地说:“我在龙潭碰到鳄鱼都不怕,你却怕一条蛇,真是可笑!”众人询问,曹操以实相告,无不惊叹少年曹操的胆略。

虚怀若谷,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张绣反叛之战,输了,曹操作自我检讨,说“张绣投降了我,错在我没有马上收取他的家属做人质,他才敢反叛,导致了今天的局面。我已经吸取教训了,大家观察我,从今往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乌桓之战,赢了,回来之后,曹操调查当初谁反对打这场仗,大家都很害怕,以为要秋后算账。结果曹操厚赏了那些提反对意见的人,说:“我这次出征,非常危险,侥幸赢了,还是靠的运气,这不是常有的事。你们的劝谏,是真正的万全之计,所以要赏赐你们,以后不要为提这种意见感到为难。”

曹操也是有缺点的,这样反而让他的形象更真实。曹操最大的缺点就是疑心太重。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投宿吕伯奢家之后,见有人磨刀怀疑吕伯奢家人要害他,于是杀死了吕伯奢全家八口,陈宫见后叹息:“孟德心多,误杀好人!”后来,在他们逃离途中,曹操为了斩草除根,又有意杀死了吕伯奢本人,陈宫便严厉指责曹操:“知而故杀,大不义也!”而曹操竟悍然宣称:“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犯头痛病,无人可以医治,于是找到华佗。华佗诊断后说要医此病,需用利斧将曹操头颅劈开,把脑中的毒瘤取出,曹操听完惊疑不定,华佗就讲出关羽的故事,讥讽曹操胆小。曹操却又犯起了疑心,怕华佗和关羽有交情,来刺杀自己,于是杀了华佗。

残暴。为父报仇讨伐陶谦的时候,屠城,泗水为之不流。曹操的部下夏侯渊、曹仁也多有屠城的记录,而他们的屠城行为也是接到曹操指示的。说到屠城这方面,以“仁德”著称的刘备还真没什么污点。而到孙权那边,屠城屠得也不少,除了要对中原攻城略地,孙权还要征服山里的少数民族,为此杀了不少人。衣带诏事件东窗事发后,曹操杀董承之女,皇帝之妾董贵人,董贵人身怀六甲,汉献帝为她求情,也不能免。伏完书信事件曝光后,又杀伏皇后和皇子,灭族。《曹瞒传》说,有次白天曹操带爱姬睡觉,睡前说好睡一会就叫醒他,结果爱姬看曹操睡得太香,不忍叫醒他,等到曹操自己醒了,一看睡过了,很生气,下令棒杀了这名爱姬,等等。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好色。因为纳张绣的婶婶导致张绣反叛;和刘备当年打吕布的时候,关羽请求曹操破城之后把吕布手下秦宜禄的前妻杜氏给他,曹操当时也答应了,城破之前关羽又屡次提起。曹操就起了好奇心,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美女,结果一看果然是好货色,就自己收了,搞得关羽内心不安。秦宜禄之死也与夺妻有关;纳何晏之母;还将袁熙之妻甄氏许配给曹丕。

曹操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声是如此的曲折,也引来千百年来世人的争议。先是遭到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的歪曲,后来受到毛宗纲父子的谩骂,在人们的眼中,曹操的形象被彻底颠覆,变成了实实在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三十年来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实一些历史学家的更正,再是百家讲坛的热播,然后是新三国的普及,似乎曹操人是个人物,千百年后,人们又开始为曹操平反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如今曹操他老人家已经离世上千年,至于曹操究竟是哪样的人?让后人说,其实后人也很难说,无论怎样,评价一个人从来不能非黑即白,这个世界也从来不是用好坏来定义一个人。

或许就像新版《三国》里曹操临死前所说:“世人昨天看错我曹操,今天看错我曹操,或许明天还会继续看错我曹操,但是我依然是我。”


乱世奸雄曹操,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