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印巴战争如果打响,两国打到最后会怎么样呢?

秦皇见汉武


印巴战争会两败,没有赢家!而战后印度恢复要数十年,而巴基斯坦则不需要那么长时间恢复,在东方大国的支持下可以很快的建立起新的巴基斯坦!


用户61494851463龙卷


印巴之间已经历了三次战争,其中前两次印方占绝对优势,已经肢解了东西巴。到了第三次,由于巴铁受到了那个朋友的强势力挺,迫使三哥既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地停止了攻势作战,从此形成了时至今日零星不断的冲突状态,从而让巴基斯坦保住了巴控克什米尔。如果双方战争再次打响,其结局最大可能是,印方吐出已经吃下去的南部克什米尔,草草收兵。


如果论双方各自的自身实力,他们的体量国力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印度方面在人口、兵源、财力、装备水平规模、国际地位等方面,都比巴基斯坦占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这也是印度在前两次印巴战争中获胜的基本保证。而巴基斯坦方面,在这些领域与印度对比,都不足印度的1/10,可以想象巴方的弱势差别有多大,以其一己之力不用说战胜对手,就连保持不败都几乎没有可能,所以迫使他们在这些年的冲突中,一直保持着低调的被动应战的守势状态。


照理说印度具备如此强大的压倒性优势,又有各大国势力的立场支持和装备供应,就是整个拿下对手也并非不可能,至少可以保证整个吃下克什米尔,肯定是不在话下了。巴方虽然在兵员作战素质方面,战术指挥方面,作战决心意志方面都普遍强于印度军队,但巨大的规模差距,使他们所具备的那点优势已经无足轻重了,如果让他们以一己之力抵抗印军的攻势,无异于螳臂挡车,失败实在是很难避免的结果。

但是弱势的巴基斯坦也不是孤立无援,他们的那个好朋友还会一如既往的力挺支援他们,朋友那种强大而又无形的信息作战支援,必然会使双方作战的战场态势,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气势如虹,攻势如潮的庞大三哥军队,空中机群各支编队互为对手自相残杀,并且还会对地面陆军兄弟庞大作战群,实施地毯式轰炸攻击,形成大水冲了龙王庙的空地对攻,各路地面攻击部队,也不识对方真面目的以视距外的攻击火力,互相倾泻互相攻击难解难分。

那支“弱小”的巴军没有参战的资格,只有看戏的份儿,最后才能下场去当那个得利的渔翁,收拾残局、打扫战场、收拢俘虏、清点缴获了,军队变成了收容所不知他们会是什么心情。面对这种战场态势,也不知道三哥会有什么感觉,什么情况?怎么回事儿?TMD为什么就这样了呢?这个仗还怎么打?损失如此惨重还能打吗?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撤。撤?巴军的战力还没得到发挥,岂容侵略者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还得紧跟在后面一路打扫战场,收容俘虏,清点缴获直到对方国境线。



最后的结局是,在各方面的斡旋下,巴方退回到停火线巴方一侧,三哥虽有大国雄心,做世界一级的伟大抱负,但那种神奇的自信被那种糊里糊涂的失败带走了,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憋屈窝火的接受这种现实,吃下去的再吐出来也不算太亏,认了吧。


铁岭锋


印度和巴基斯坦如果爆发军事冲突,无外乎三种可能,其一是印度胜出,两国重新对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其二是印度失败,被迫让出克什米尔;其三是两国启动核对抗,双双元气大伤,被迫同时退让,第三国渔翁得利。



在目前,由于实力、决心等因素,巴基斯坦似乎都低于印度一筹,因此印度在印巴争端中一直处于上风,这也是巴基斯坦在冲突中缕缕退让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两国动起手来,在没有第三国帮助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很有可能还会失败。而巴基斯坦一旦失败,则不得不同印度和谈,对印度进行更多的让步,甚至不排除让印度得到更多的克什米尔的控制权。历史上,巴基斯坦曾对多次对印度让步,基本上都是在印度的军事行动取胜的情况下进行的。


第二种可能,印度在冲突中被巴基斯坦打败。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小,在印巴冲突中,印度往往都是有备而来的,是主动挑衅的一方。而巴基斯坦,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动应对的。但是最近几十年,尤其是第三次印巴冲突以后,印度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硬仗,甚至说根本就没有战斗经验。而巴基斯坦则在对待国内反对武装、阿富汗的武装、以及在中东对沙特阿拉伯的支持等方面,有过很多的军事行动,可谓是身经百战。因此,尽管印度武器装备更先进,真正与巴基斯坦大规模对抗,也不排除被巴基斯坦打败的可能。如果印度失败,印度对国内的控制能力还不至于受影响,但是印度在克什米尔攫取的成果,很有可能会由此放弃。印度和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的界限,可能会回到1949年之前。



至于两国互不退让,而双双启动核打击的话,这对于印巴两国都不是什么好事。不到万不得已,双方都不会动用核武器的。两国的核武库都不大,一旦核对抗,双方都会两败俱伤,同时两国的核武都会很快用完,在国际上的国际地位必然会因之受损。


苏绽


题主的问题是:印巴战争如果打响,两国打到最后会怎么样呢?

印度不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如果爆发大规模战争,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两败俱伤!!

巴基斯坦很可能会失去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而印度所谓的大国崛起之梦,也只能成黄粱一梦罢了,他很可能会永远失去再次崛起成为大国的机会!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的两个对手国家,这两个国家自从独立之后,爆发了好几次大规模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印度是获胜的一方,巴基斯坦就比较惨了,每战必败。

在1971年的时候,甚至把东巴基斯坦还得弄丢了,让这个国家的实力降低了一半,本来就在面对印度的时候处于劣势的巴基斯坦更弱势了!

现在来看,印巴之间的实力对比可能要相差7、8倍之多,巴基斯坦处于绝对的劣势的地位。

按照2019年全球火力指数排行榜,印度的火力指数排名为世界第四,仅次于我国、美国和俄罗斯,而巴基斯坦就差的多了,他的全球火力指数排名为全球第15位,比被美国数十年制裁的伊朗还有低1个名次。

当然,全球火力指数所考虑到的是武器存量和战争爆发之后从经济、交通运输、人口等方面所得出来的结论。

但是,全球火力指数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武器装备的持续供应能力,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这方面半斤八两,他们都需要从国外大量的进口武器装备,所以一旦战争爆发,小规模战争不需要考虑这个因素,战争规模变大后,大量的武器装备的消耗,让能否及时的补充上来,就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了。

巴基斯坦大规模战争的持续能力,要远超印度,所以和印度形成某种程度的战略平衡。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开始之后,武器装备的大规模消耗会让很多国家吃不消,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爆发的第4次中东战争就很能说明问题。

1973年10月6号,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以色列动员了41.5万人,而阿拉伯联军动员了多达百万人之多。

这场战争不仅比的是双方军队在前线的战斗力,比的也是后勤的补给能力。

由于双方都极度依赖从海外进口武器,所以各方的主要支援国家,美国和苏联的运输补给行动是否到位,就成了战争后期影响到双方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

战争开始之后,双方的装备与储备弹药都下降到极度危险的程度,以色列全国的105毫米榴弹炮的储存量下降到只够维持两天。

(以色列的M60巴顿坦克在西奈半岛被摧毁。)

为了能够为以色列补充武器弹药,美国对以色列展开了5分钱救援行动。

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将协调工作交给国务卿基辛格负责,并且尼克松决定下令美国空军把所有能飞的玩意都飞往以色列。

武器到达以色列后,很快被卸载,不做停留并且直接送到前线。

甚至为了支援以色列,美国将现役战斗机直接开往以色列,到达目的地之后换掉美军标志,涂上以色列空军的标志后马上投入战场。

甚至有证据表明,美国空军的飞行员也直接介入到了这场战争中。

仅仅10天时间,美国就向以色列提供了2.8万吨物资,有力支援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战争。

(坦克从飞机上开下来之后直接奔赴前线)

在以色列缺少武器装备的同时,阿拉伯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但是他们的支持者苏联只提供了1.6万吨的武器装备。

于是,在这场战斗中以色列取得了胜利!

  • 对印度和巴基斯坦来说,如果爆发大规模战争,他们各自支持者武器装备能否支援到位,起到了非常决定的作用!

印度和巴基斯坦如果爆发大规模战争,也会遇到第4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阿拉伯联军所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当大规模战争消耗无数武器装备和弹药之后,如何能够及时的补充,让自己的武器不要变成烧火棍,显得至关重要了。

印度虽然有美国、俄罗斯的支持,但是这两个国家不可能像美国当初支持以色列那样去支持他。

所以,当印度陷入消耗战的时候,他就面临武器装备不足的困境。

尤其是俄罗斯,在供应印度武器装备上非常困难,当俄罗斯往印度运送武器的时候,只能走海路,从空中也必须要绕个远,毕竟他不能穿过巴基斯坦的领空明目张胆的去给印度送武器。

美国离的就更远了,空运成本大,海运又特别慢。

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供应就稳定及时多了。

战争开始之后,依靠铁路和公路运输,友好国家可以将武器装备源源不断交到巴基斯坦军队的手中。

而且,路上运输因为一直在巴基斯坦境内,其安全性、持续性都是有保障的。

如果武器消耗过快,友好国家完全可以通过空中运输,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保证巴基斯坦得到必要的武器装备。

所以,一旦拖入消耗战,印度的所谓的人口、经济、交通等优势,并不是让印度取胜的决定性因素。

最终,两国很可能会两败俱伤

现代的技术兵器太贵了,随便一辆坦克就几百上千万美元,随便一架飞机就几千万上亿美元。

(M1A1坦克,每辆900万美元)

如果双方的战争烈度达到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程度,意味着印度在3周之内就得损失2000辆坦克,600架飞机,这等于印度一半的坦克和飞机被摧毁,也等于印度损失了价值至少3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同时等于印度2018年一半的国防预算。再加上其他物资和人员的损失,印度每天的损失至少会在50亿美元以上!

用不了,印度的经济就会被拖垮。

经济被拖垮了,他的崛起之路也就也就中断了。

当然了,由于巴基斯坦的实力过于弱小,在经历这场大规模战争之后,虽然有友好国家的支持,他国内的经济也会遭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所以两个国家还是应该以和为贵,不要打仗!


历史风暴



三次大战后,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对立与仇恨,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时不时地爆发危险的冲突,单单今年就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就爆发了二次,至今仍未停息。但是,印巴之间不会再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了。

那如果万一局势失控了,印巴爆发了第四次大战,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主要取决于战争的规模,以及印巴两国对于战争的目标。

如果巴基斯坦与印度达成心里默契,将战场限定在克什米尔地区,那战争是可控的,不会蔓延到巴基斯坦与印度的主体地区,两国只会把军队源源不断地开进克什米尔战场,一寸一寸地争夺克什米尔的领土。

巴基斯坦与印度如果把战争都限定在克什米尔,那么,第四次印巴战争仍然是陆军与空军唱主角的常规战争,对两国的破坏性与伤害都是比较小的。

巴基斯坦的空军大概能跟印度的空军赤膊一战,在制空权上平分秋色,就算因为战机的性能与数量不如印度,也不会输太多,毕竟巴基斯坦的飞行员的战斗力略微比印度的强一些。

但是,巴基斯坦的陆军无论是武器装备、军队规模、战斗力等等方面,差距就很大,劣势与短板很快就在战场暴露出来,尤其是双方都投入十几万、几十万大军的战役级的大战,巴基斯坦地面战争的溃败,跟前三次的印巴战争一样,是无处逃脱的结局。

这样的战争结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印度占领了巴控克什米尔,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都吞并了,印巴间的实力差距更加悬殊,印巴之间的脆弱的平衡将不复存在,巴基斯坦的命运将由印度主宰。

如果印巴双方都丧失理性,将战场扩大到彼此的本部地区,例如巴基斯坦进攻印度的旁遮普邦、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印度占领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联邦首都区、旁遮普省、信德省、西部边境省,那将是前所未有的大战,其规模比前三次的印巴大战的总和都大,对于印巴来讲都是生死战。

在如此规模的全面战争中,强者的优势将更加凸显,弱者的劣势将更加明显,巴基斯坦与印度间的不对称将无限放大,战争的最终结果要么是巴基斯坦再次被印度肢解,其核心本部旁遮普省或信德省在印度的操纵下脱离巴基斯坦,独立为新的主权国家;要么巴基斯坦的核心地区被印度占领,甚至是全国都被印度吞并。

面对这样的战争结局,巴基斯坦必然是无法接受的,必然会垂死挣扎,作最后一博——向印度发射核弹!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2019年9月14日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印巴打常规战争,巴基斯坦输掉这场战争,就面临着选择:要么投降,要么为自由战斗到死,巴基斯坦人会为他们的自由战斗到死的,所以,很有可能会以核战争告终。

没有退路的巴基斯坦发起核战争,必然遭到印度的报复,疯狂地向巴基斯坦扔核弹,人类的首次核大战就此在南亚大陆爆发。核大战的结果,巴基斯坦可能不复存在了,版图是巴基斯坦近四倍的印度则被打成一级残废。


飞狼


印巴现在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有中国和美国的介入,想打响就得三思而后行了。21世纪讲究的是外交式的小规模冲突,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中国作为巴基斯坦的友邦,如果印巴真的打起来,最后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咱们解放军再出兵一次给印度一记重创,彻底打消战争的念头。现在的巴基斯坦处境有点像以色列,小国被大国欺;况且印度的做法一向是蛮横不讲理的,例如:今年年初发生的印度运输机被击落事件,明明是印度自己失误把自己飞机给打下来了,却非要嫁祸给巴基斯坦,以此来找麻烦。

就算最后印度舔着脸发动战争,最后结果只有一个:巴基斯坦必胜,因为现在的巴基斯坦跟当年的朝鲜一样重要,中国不可能不管,;再说了,咱们又不是没揍过印度,印度胆敢发动战争,中国就敢出兵剿灭了他。


鹦鹉小兵


印度和巴基斯坦自从分治之后,就仇深似海,印巴战争,从来就没有从实际意义上停止过。三次印巴战争,更是将两国的矛盾推到了极端。


而印巴争议最大的焦点,现在主要是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大有一口吃掉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冲动。所以,印巴战争随时都处在战争的边缘。


实际上,克什米尔地区上的人民,更认为自己是巴基斯坦人,认为自己应该归属巴基斯坦。所以,在克什米尔地区有反对印度的地区武装组织。他们一直都希望能够赶走印军,与巴基斯坦同属一个国家,克什米尔地区人民的心愿是希望能够早日回归巴基斯坦。

当然,首先,如果印巴战争打响,两个国家就会有爆发核战争的危险。因为,印巴两国都是拥核国家,如果一旦一方无法支撑起战争的损失,又无法控制战争的局势。所以,动用核武器,就会成为必然。而两个国家的核武器,将会是两个国家最后的”晚餐“。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印度有核武器,巴基斯坦也有,对于两个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言,他们之间的战争要么是一场灭国之战,要么就只能是一场地区性冲突,中间绝对不存在打一场全面常规战争的可能。

因此在双方实力都无法实现压倒性胜利的时候,妥协自然就成为了两国之间的必然选择,因此无论是印度政府还是巴基斯坦政府,都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战胜对手的可能。

这也就意味着双方都在努力保持克制,而战争也都处于一个可控的状态之下,这一点从最近一年多的印巴克什米尔冲突局势爆发后,两国的局势变化中都可以看得出来。

2019年2月份~3月份期间,因巴基斯坦国内的恐怖组织“默罕默德军”袭击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警察,导致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再一次爆发了严重的军事冲突,严重的时候,双方甚至还动用了大炮和战斗机互相发动攻击,导致双方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印度军方甚至还为此损失了两架战机。

虽然这场军事冲突爆发之后,印巴两国不断调兵遣将,互放狠话要彻底消灭对方,但最终这场冲突却没有变成一场全面战争,这其中的原因很显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和平发展处于主流的国际环境下,印巴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南亚地区以及印度洋周边的战略安全,导致该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阻碍。出于各国利益上的考虑,中东国家以及亚洲国家,包括中美俄在内,都不会希望看到双方发生全面军事冲突。

其次,印巴两国手中都握有核武器,这种战略上的巨大威慑,使得两国无法保证在毁灭对手的同时保全自身。这也就导致了印巴两国之间的战争,一旦出现扩大化的可能,就会引发两国之间的核战争,而这样的局面是印巴两国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当本国在两国常规军事冲突对抗中处于劣势的时候,往往就会选择亮出自己的核力量去恐吓对方,以此来实现吓阻对方进行进一步军事动作的目的。

事实上随着今年2~3月份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活动加剧之后,巴基斯坦政府一方面在加强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并在国际上寻求支持的同时,还在4月份向外界公布了一份巴军方进行弹道导弹的竖井演练,这被外界认为是巴基斯坦在向印度宣示核武器手段。

事实证明,在国际局势出现不断变化的当下,和平仍然还是绝大多数国家在面对国际局势变化时的首要选择,在这个问题上,军事实力处于世界顶尖的美国,也不敢做出轻率的战争决定,而印巴两国作为两个地区性的国家,并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去发动一场战争,因此在面对战争这个问题时,当然不会轻易地下达命令。


落下m


两败俱伤!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拥有核武器,这就导致两国不会发生灭国之战,会在边境地区爆发持久消耗战。现代战争打得就是综合国力,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是武器进口国。一旦爆发持久战,双方都需要大量进口武器装备,会将本国外国消耗殆尽。战争打到最后,两国经济都会被战争拖垮!


1947年,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分别建立了以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家。由于对克什米尔的整顿,印度与巴基斯坦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印巴战争。最终,印度占据了上风,不仅控制了克什米尔大部分领土与人口,还成功挑拨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了孟加拉国。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以后,双方都意识到无法独占克什米尔,没有再爆发第四次印巴战争。不过,尽管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小规模军事冲突不断,几乎没有停止过。

仅仅在2019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两次大规模冲突。第一次是在2-3月,印度军警被“默罕默德军”袭击,造成30多人死亡。印度空军越境报复,与巴基斯坦空军发生了激战。第二次是在8月,印度宣布取消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特权,引发巴基斯坦不满,双方又在边境地区开火,导致互有几十人伤亡。但两次冲突都没有导致大规模战争,这是为何?观察室认为,印度与巴基斯坦都认识到无法彻底打败对方,大规模战争会拖累两国经济发展,这才是关键所在。


2018年,巴基斯坦GDP总量为3125亿美元,人均GDP为1560美元,经济增长率为5.4%;印度GDP总量为2.73万亿美元,人均GDP为2060美元,经济增长率为7.4%。巴基斯坦人口超过了2亿,印度人口超过了13亿,两国都是迅速发展的经济体。两国都拥有核武器,尽管印度综合实力超过巴基斯坦,却也没有能力彻底将其打败或分裂。大规模战争只有将两国都拖入经济崩溃的窘境,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这也是为何印巴经常爆发小规模冲突,但两国都非常克制的根本原因!

欢迎讨论与留言,印巴之间会不会发生第四次大规模军事冲突?


美国观察室


面对如今的克什米尔地区已经让印度和巴基斯坦剑拔弩张,但是两国真的因为克什米尔地区再次爆发战争,那么两国最终的结果很多人都会想,那就是爆发核战。其实对于淡然小司的个人观点来看,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战争,并不会爆发核战,两国最终的结果还会是维持目前所控制的状态。


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除了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就没有发生第二次核战的事件。也就是说,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明白核武器会给对方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旦打开核武器这个潘多拉的魔盒,那么就意味着在打击对方的同时,可能自己也会陷入死亡的陷阱。

而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来说,在1998年就已经行了核试验,并且逐步获得了核武器。一旦双方之间因为边境战争而升级到了将要使用核武器的程度,那么自然就是双方之间可能爆发毁灭性的战争。对于这一点印度心里非常清楚,巴基斯坦更为明白,因此,动用核武器就意味着巴基斯坦可能被灭国,而印度也同样是如此。



毕竟根据美国《科学进展》期刊发布一项研究成果,根据该期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印巴分别拥有140枚到150枚核弹头,目前双方还在追加核潜力。印巴不断增长的核武库会对地区和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印巴之间的冲突格外值得世界关注。两国之间拥有的核弹头,完全可以摧毁对方所拥有的城市。而对于两国而言都不存在美国那样的NMD防御系统,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御手段。这也就意味着一旦爆发核战,两国都将进入毁灭模式。


虽然印度相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在整体的综合实力上要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印巴之间在核力量上基本上是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就是说,在相互毁灭的程度上来说,双方是势均力敌的,印度根本占不得半点优势。那么对待印度这样一个想要成为世界大国的国家来说,根本不会拿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巴基斯坦方面死磕到底。我们从今年的2月27日,巴基斯坦方面击落印度米格-21战机来看,印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与巴基斯坦开战显然不是印度最好的选项。


因此,双方一旦爆发战争,战争相互推演道使用核武器的边缘,就会导致双方之间为了避免爆发核战争,而不得不选择妥协。而且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肯定不会做事,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军事冲突升级到使用核战的地步。国际社会更不会让印度占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更不会让印度将巴基斯坦灭国。那么印巴之间可能爆发的冲突,并不会达到多么惨烈的程度,随着国际社会的介入,印巴双方依然会恢复到现在所控制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