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總有人說粵疆遼是連環相剋的球隊?有什麼根據?

用戶6077157459575


眼下的CBA聯賽正在眾所周知的情況影響下處於休賽期,有心爭奪隊史第十個總冠軍的廣東隊沒有辦法,只能儘可能地保持全隊合練,以求在聯賽恢復的時候能夠以良好的競技狀態和精神面貌迎接比賽。

在很多人看來,廣東隊、遼寧隊以及新疆男籃形成了一個連環相剋的模樣,具體來說就是廣東隊克新疆男籃,新疆男籃克遼寧隊,而遼寧隊則反過來克廣東隊。實際上,這是因為廣東隊自己實力下降,鋒線力量不足。

當年朱芳雨和王仕鵬仍在巔峰的時候,廣東隊每次打遼寧隊都是很輕鬆的。聽起來,劉相韜、邊強、路遙和盧偉這樣的前鋒組合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在廣東隊面前還是不夠看。但隨著廣東隊鋒線力量變弱,找的外援又貪便宜,這才讓遼寧隊有了崛起的機會。

除了遼寧隊能讓近些年缺少側翼的廣東隊難受,擁有朱彥西和翟曉川的北京隊也曾讓廣東隊難以擊敗。儘管擁有國家隊隊長周鵬,但是廣東隊悉心培養的高尚沒能打出來,也就缺少了靠譜的替補以及鋒線接班人。

最近一兩年,廣東隊的趙睿逐漸成長為國家隊和全明星球員,王薪凱等投手也正在變得靠譜,所以廣東隊才能在易建聯越來越老的情況下維持強勢,還在上賽季拿到了隊史第九個總冠軍獎盃。

不過廣東隊還是很擔心他們的內線輪轉。無論萬聖偉還是曾繁日都存在身高不足的情況,所以廣東隊正好利用這個難得的休賽期繼續培養徐昕等年輕中鋒。眼下易建聯已經從美國治療歸來,可以更好地幫助廣東隊培養新人。最終,廣東隊最好的補強還是要寄望於引進範子銘。

範子銘的父親範立臣就是廣東隊的退役球員,他全家都在東莞安家,親弟弟範子宏也是廣東隊的忠實球迷,看起來範子銘在今年夏天合同到期之後加盟廣東隊也不是不可能。


籃圈之上


那些所謂連環相剋是沒有根據的,也是不可信的。如果說遼寧克廣東只不過是這幾年的事,8冠王前的遼寧隊何時克過廣東?

近幾年廣東之所以被遼寧隊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廣東隊連續幾年外援不給力,甚至認為,廣東隊的外援是聯盟最水貨的。而這幾年遼寧隊的外援卻是聯盟最頂級的。本土球員實力相當之時,得到一雙強力外援肯定佔有優勢,廣東隊被遼寧克就順理成章了。

但隨著廣東隊一代年青球員的成長、進步,簽下了一對廣東隊史上最合適的外援“威馬”組合,加上杜鋒教練先進的“小球風”打法,讓廣東隊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一下子強大了起來。

上賽季,廣東隊虎嘯風生,一開始便以強者的姿態出現,征途上摧枯拉朽,捷報頻傳,常規賽以42勝4負的戰績傲視群雄,季後賽更以風捲殘雲般豪取11連斬,為廣東隊帶來第九個至尊寶鼎,超越鐵軍八一,成為CBA第一豪門球隊。

而北方雙虎在半決賽的較量中,遼寧隊始終打不破長期被飛虎肆虐的魔咒,想再克廣東的機會也沒有。本賽季的華南虎依然虎氣十足,征程上所向披靡,30輪比賽過後,不但以28勝2負的戰績牢牢坐上第一的寶座,而且還雙殺遼寧。其實,從上賽季開始,廣東隊已經打破了被遼寧隊克的魔咒了。

所謂連環相剋,其實是不固定的,隨著球隊實力的提升,被克的命運也會改變。


藍天白雲crc


近年有一個說法,粵遼疆是連環克。廣東克新疆、新疆克遼寧、遼寧克廣東。從近年的戰績來說是如此,但是兵無常勢,這種優勢往往幾年後就不復存在,不過在球迷的心中,這樣的刻板印象已經留下。

廣東一直是新疆的苦主,在系列賽的交鋒中,除了17年被新疆橫掃外,全部獲勝。而他們第二年就捲土重來在第一輪就乾淨利落淘汰新疆,去年交手8次僅負一場,總決賽以橫掃報了前年的恥辱。

遼寧對新疆是這個連環套中最懸殊的,在連環克中其他兩個還能說是互有勝負,他們則是一次也沒有在系列賽中取勝。最近兩次都是1比4慘敗。

遼寧克廣東這一說法,在近五年的確有道理,因為近兩次在半決賽相遇,遼寧都淘汰了廣東。常規賽的對陣,廣東也落於下風。但是回顧更久一點的比賽,會發現原來從08年總決賽遼寧以1比4輸給廣東之後,他們直到14年才在廣東主場贏球。也就是說他們對廣東已經是12連敗。

廣東艱難換血,遼寧進入成熟期

究其原因,廣東雖然在13年重奪冠軍,但是王七和朱八都已經在走下坡路,換血也一直不成功。高尚和董瀚麟都沒兌現他們的天賦,而且心高氣傲不願從藍領做起,最終雙雙出走。王徵和蘇偉先後離隊造成了阿聯沒有得力的替補。當7和8相繼老去後,廣東在鋒線對遼寧的壓倒性優勢不復存在,而後衛線陳江華身體已經不能支撐他在場上奔馳更長時間、劉曉宇出走上海、周湛東天資平庸。上調的新人表現如邵英倫、趙天熠等也不盡如人意。

遼寧隨著郭艾倫、韓德君、李曉旭的成熟和趙繼偉、賀天舉、叢明晨等的崛起,陣容已經進入了一個上升期。但當時他們還是衝勁有餘而穩定不足,往往在關鍵時刻就會掉鏈子。他們離捅破季後賽一輪遊這層看似輕薄的紙,還缺一個領袖。

外援選擇導致實力的起落

廣東球迷吐槽了好幾年外援的不力,其中一個槽點是:怎麼大外援盡撿遼寧不要的?這句話的畫外音就是:遼寧當時的外援比廣東還不力。

除了遼寧球迷,大概沒其他球迷記得那幾年遼寧的外援是什麼樣的。唯一有名氣的是現效力于吉林的多米尼克瓊斯,其他的基本是年年換甚至一賽季換一兩次,之後效力其他球隊的也很少,自然難以讓人記清他們的名字。當時遼寧還不時和外援有矛盾,鮑威爾在遼寧時被詬病在場上懶散;丹尼爾斯甚至詐傷,還和遼寧對薄公堂。

哈德森的到來,可以說是把以往的問題一次性解決了。作為遼寧史上最成功也是在遼寧效力最長的一個外援,哈德森在場上的表現和鬥志感染了年輕隊員,一次次的大心臟拯救球隊於逆境中。給遼寧帶來的首個冠軍和兩個亞軍、兩次四強都無愧於遼寧史上第一外援;在場下也很少與俱樂部發生矛盾,也漸漸融入了生活的環境。

而廣東,則在艾維、懷艾特、阿德里安、卡特和傑克遜中苦苦掙扎,直到遇上馬尚和威姆斯。

浮生多變,世事常換

球隊的相生相剋只是一段時間內,隨著球隊實力的變化和陣容的改變,可能幾年後就不復存在,甚至變成了反克。廣東在不斷換血之後,趙睿、胡明軒、徐傑和杜潤旺已經成為球隊的未來;遼寧自高詩巖之後,已經沒有表現亮眼的新人。哈德森老化後被放棄,引來的強援史蒂芬森卻無法融入球隊,廣東憑著雙小的旋風帶領聯盟潮流,馬尚和威姆斯相得益彰。這是兩年遼寧奪冠時大部分球迷難以想像得到的。


籃球歸之路


在老球迷眼中真強隊只有廣東新疆,北京,遼寧只算半強隊,其他進入季後賽的球隊是前四隊練兵球隊,五年內真正爭冠的還是粵新兩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