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父母和子女能不能成為朋友?我們主張父母和孩子,尤其小孩,成為朋友正確嗎?

GBPSC


父母和子女能成為好朋友,但是真正能做到的父母很少,因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們主張父母和孩子,猶其小孩,成為朋友是正確的,因為孩子小,能走進小孩的世界,能和小孩成為朋友,那樣更利於孩子成長。





xl1208


正確不正確,我不知道,我能夠肯定的是,我跟爸爸媽媽做了三十多年朋友,我們的關係非常親密,再漫長的時間裡,我叫著他們的名字,參與家庭中的大小事情,我有著投票權和否決權。我可以跟他們說自己經歷的種種,他們的第一反應,基本上是傾聽和尊重。遇到事情,我會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但是,都只是參考,自己的事情最終自己有著決定權。我父母鍛鍊我從初中開始管理自己的事情,他們會從旁指導,但是給了我極大的自由。所以,在我的成為經歷中,充滿了愛、尊重、自由和信任。我現在只是一個普通人,所以,不知道自己沒有成長為一個更加優秀和成功的人,是否算是這種教育方式不那麼美好的部分。但是,我知道自己身心健康且快樂,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我是這種教育方式的擁護者~~~


閻薈安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了我兒子上高三的時候曾經對我說他有3個知心朋友,其中一個就是我。我聽了以後有些驚訝,但又很欣慰。他從小我就經常跟兒子有父子獨處的時間,一起在外面吃飯、看電影、去遊樂場。特別是吃飯時我們海闊天空無話不談。在他人生關鍵階段,我會給他建議,從來不強迫他接受我的觀點,總是會給他不同的選擇,讓他在決定之前先想到後果,並考慮是否能接受這個後果。因此他很願意跟我交流,把我當成朋友一樣。


張哈吉ART


父母和孩子當然能成為朋友,而且可以無話不談。前提是做父母的必須瞭解孩子每個年齡階段的心理需求,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以跟孩子聊任何話題,從中瞭解他的思想動向,並幫他分析身邊人的為人處世方式,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與此同時,父母也可以跟孩子溝通自己在家庭及工作中遇到問題,甚至可以讓孩子幫著出出主意,雖然可能孩子的想法幼稚,但他會感覺到來自父母的尊重,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就會像朋友一樣相處。

當然,現實中,往往父母中一個人會成為孩子的朋友,另一人則是嚴厲的角色。而更多的家庭是那種高壓式的管束,尤其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從早到晚,除了吃飯睡覺,孩子沒有自己的可控時間,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在學習時“出工不出力”。但是,如果父母跟孩子像朋友一樣,雙方以平等、尊重為前提,那麼孩子會尊重父母的意見,父母也會為孩子著想的。

我自己和女兒就是一個例子,在她中學時期,因為他們重點班作業多到寫不完,直到半夜還有人寫作業,而我告訴孩子如果她會,可以不寫,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已知的問題上呢?女兒告訴同學後,他們都說我是“別人家的媽媽,從外星來的”。而女兒從來沒有完不成作業。在孩子的心裡,只有朋友會說出不寫作業那樣一番話。

記得女兒第一次跟男孩子出去約會是情人節晚上,她打電話給我說晚上跟同學出去吃飯看電影,我回答她可以去,但是吃晚飯要讓男孩子送回家(不用問就知道是男孩子請吃飯)。我在電話裡問她,男孩子是否訂好了餐廳座位?她說沒有,我問男孩子有沒有提前買好電影票?女兒說沒有。我說,好吧,那你可能會在一個小飯館吃飯,去看電影時可能買不到票,然後你們倆可能會在漫天飛雪中浪漫地凍成冰棍。女兒不相信,下午下課後她跟男孩子去了。我回家做飯吃飯,剛放下碗筷,女兒就回來了。她說,媽媽你為什麼猜的這麼準。我真快凍成冰棍了(我們北方零下二十多度)。這時候,我告訴她,男孩子如果有擔當,就會提前做好一切準備,不讓女孩子受一點兒委屈。女兒貌似聽懂了。第二天,晚上回家就告訴我,跟那個男孩子吹了。

其實,有時候父母不能跟孩子直接說不許這樣,不能那樣。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所以從小就要跟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父母和孩子會因為尊重而互相信任,和諧相處。




女人五十正青蔥


父母和子女像朋友相處是最好的,尤其是小孩,小小自尊,不容忽視,也需要父母平等對待。



因為父母和子女相處像朋友,家庭更和諧,氛圍更融恰。

一是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或犯錯,父母首先不是質疑、而是相信他,心平氣和坐下來和孩子交流。看孩子心情不好,情緒低落,先不是無休止數落,或言語打擊,而是安慰和鼓勵。



二是孩子的課處興趣,跟父母想法有了衝突,會很友好和孩子討論或商量,始終尊重孩子的想法。



三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特別是男孩,父親的教育不能缺位。

但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難免也有錯,往往很多父母為了面子,拒不承認錯。

孩子受了委屈,父母若平等對待她。及時認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誠,這樣孩子更容易和父母建立信任和情感依賴。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也願意敞開心扉,最終和父母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成長,性格樂觀開朗,更懂得感恩和孝順。


一灘秋月


父母和子女能不能成為朋友?我們主張父母和孩子,尤其是小孩與父母成為朋友,正確嗎?

我們能夠將關係親密的人稱為朋友,父母和孩子每天朝夕相處,當然能是一種朋友關係,特別是越小的孩子,父母更應該與孩子建立一種朋友的關係,以對待朋友的態度與感情和孩子交流。

以朋友的態度,更意味著是更尊重孩子。

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們是與平等的身份和方式與之交流情感和看法。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總是替孩子做主,不給孩子自行選擇的機會,總是說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忽略孩子的想法。這就是沒有把孩子與自己一樣身份平等的交流方法。

用對朋友的方式對待孩子,我們更易傾聽孩子的想法,從孩子的世界去看到他們眼中的世界。

在與朋友相處中,我們會傾聽朋友的意見,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交流,同樣,我們就會傾聽孩子的意見,去賞識孩子的優點和進步。

而不是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或者抱著分享的愉悅來找你時,父母一句“噢,嗯……”就打發了孩子。

而是以孩子的喜悅而喜悅,從孩子的眼中看到孩子的世界。

所以,我們說父母要與孩子成為朋友,我覺得說的就是一種平等身份去尊重孩子,瞭解孩子,特別是越小的孩子越應該要與平等的方式去孩子交流。

每個問題背後,都藏著一個未曾被我們發現的成長秘密,遇見問題,遇見成長!嗨!我是時光小兜,在職幼兒教師一枚,多年養育實踐,歡迎關注噢❤️,讓我們與愛,與問題共成長!


時光小兜


父母和子女之間應該也可以像朋友一樣相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負有文明傳承的責任。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有很大關係。所謂上行下效,做父母的應嚴格要求自己,許多事要身體力行給孩子樹立個榜樣,在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完成文明的傳承。有人說我也是有脾氣的,但孫子、孫女都上初中了,非但沒見過我和孩子們大聲訓斥和發脾氣,而是非常願意和我相處,每次離開回自己家時都有些依依不捨。其實,做到這樣並不難。首先,老人在孩子面前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許多事情要“難得糊塗”。即大事要態度鮮明,觀點明確;無關緊要瑣事兒,則切勿婆婆媽媽。孩子有時做錯了什麼,要心平氣和地指出其厲害關係,講清道理就行了,後邊的事由他自己琢磨。否則,事無鉅細眉毛鬍子一把抓,讓孩子無所適從,甚至產生牴觸情緒,這裡態度很重要。其次,要善於學習,加強溝通。循循善誘,而不強加於人。經常向孩子推薦一些好書,給他們講一些精彩的趣聞逸事,參加他們的討論等。第三,力所能及地參加他們的活動,身體力行,減少代溝。舉一簡單的例子:在一次署假郊遊時,孫子和他的玩伴喜歡昆蟲,聽到山上有蟈蟈鳴叫,而他們的父親不會逮。我親自出馬一會兒就給捉了一隻,又給另一個孩也逮了一隻。露了這麼一手就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了,從而和他們打成一片。綜上所述,老人和晚輩能否和諧相處?我認為不僅應該,同時也是做得到的。祝願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和睦相處,老人樂享天倫之樂,孩子茁壯成長。


友話要說


這個要看孩子的年齡段。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孩子,應該不同對待和教育。

幼兒園階段,教養為主,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和社會規範,有時候遭遇小朋友對抗,只是講道理解決不了問題,還是要拿出家長的威嚴,該管要管,不能放任,佛系的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這個階段基本當不了朋友,或者父母當中總有一個紅臉一個白臉,讓孩子知道犯錯有人會管他,有委屈了也有人可以訴苦。

上了小學之後,基本上可以培養孩子成為自己的朋友了,遇事多和他商量,聽聽他的意見和想法,小事情上他自己做主,大的事情還是要一言堂,由父母做主。小學的孩子還是比較貪玩,會逃避學習壓力,這個階段父母要恩威並施,蘿蔔加大棒,確保孩子健康發展。

到了初中,基本上就就可以看做一個有自己思想的朋友了。有時候孩子的想法和觀點更符合當今社會的現實,讓父母耳目一新,完全可以平等溝通。

孩子懂事了,會讓人欣慰很多,在這個時候才會體會到生命發展的神奇,某一天,父母會驚詫於那個咿呀學語的小毛頭,已經一晃成為一個心中有夢想的少年了。


無夢到徽州


父母跟孩子可以像朋友一樣去溝通交流,但在孩子面前尤其是比較小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使自己要有威嚴和威信。因為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會更加積極向上,潛在影響著孩子也會積極向上。長此以往,父母才有力量去引導孩子成長的方向,成為孩子的榜樣,這樣的親子關係才是正常的倫理。

做好自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將自己不斷打磨優秀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人生教材。

我們家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我經常和他一起玩遊戲扮演著同伴的角色玩的開心過癮之後就引導他去做應該學習的事情他很少耍賴皮不去做、因為他找不出藉口,而且很快就能鑽心的投入進去,記得我帶他出去旅遊坐在火車上看著延路的風景高興的手舞足蹈的叫著我的名字真的好像他的同學一般,興奮之後他依偎在我的身邊講述著和同學們最近發生的事情.我也趁機問他一些問題,就這樣我會很輕鬆地瞭解他的內心世界,也好對症下藥,雖然看著都是不經意的事情,但是我感覺效果不錯、我家的兒子小的時候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在我的精心管理下雖然算不上多麼的優秀、但是我覺得非常滿意他自立能力非常強、自從上大學之後從沒有讓我操過任何的心、經過自己的打拼考入上海的公務員、工作也非常努力,娶了一個德才貌具全的好媳婦。

從我們家的孩子成長曆程來看我覺得家長和孩子成為朋友是對的!但是不能只是朋友一個角色!還要是家長去關愛孩子!還要是老師去教育孩子、還要是心理醫生去疏導孩子、還要是警察去偵探發現孩子的錯誤及時糾正。一個孩子的成長曆程是漫長的需要家長們付出極大的辛苦。只要堅持不放棄一定會讓孩子才華並茂的成長起來。


紫萍滬漂臨記


回答:正確,按傳統的文化,就是不正確的,父母就是父母,怎能與孩子以朋友論?司馬光《資治通鑑》上說,“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

分,就是名分,即正名。名分錯了,禮序綱常就亂了,何以齊家~。

這看似不能做朋友,可父母放下身份和小孩溝通時,就是以朋友的心態,讓小孩比較容易接受。

父母悉心教小孩什麼是尊與德,以朋友的身份讓小孩從心裡學會尊重,道德,禮儀。而不是傳統的我是你的父母,就一定要盲目的尊從,不管對錯,都要執行。所以我覺得是正確的,此回答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