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晨三點醒來,展開微信,看到了劉老師發來的一個愛國鏈接,於是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個八十歲的老人看到目前的國際形式,仍還在為中國的前途擔憂,此 情景感人,又一次使我領會到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古代的這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比較簡單,一個國家的興盛或者滅亡每一個平民老百姓都是有責任的。

古代都是講究為國家效力為榮,和現代有所不同。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可惜的是,說這話的人,並沒有幾人真正解這話的真實含義。

今天的人們理解此話,大概都是認為,凡國家大事,普通百姓都有不可迴避的責任。

愛國,干預國家事務,對普通百姓而言都是理所當然的責任或者義務。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體現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和承擔使命的精神。

匹夫是指廣大民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廣大民眾最可貴的精神和情懷,也是中華民族熱愛和振興祖國的強烈行動體現。中華民族五千年有歷史記載以來,雖然在改朝換代的活動過程中難免出現過國家分裂的狀態,但國家統一的趨勢和走向不可撼動,在廣大民眾匹夫有責的承先啟後活動中,始終維護國家的統一。今天的新中國站立起來自立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廣大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努力奮鬥的結果。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既體現在廣大民眾參軍參戰,抗擊侵略,推翻反動統治的英勇不屈的活動中,又體現在廣大民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建設國家,使國強民富的活動過程中。我國之所以出現今天興旺發達的局面,基礎基本建設成果振奮人心,人民生活提高改善局面歡欣鼓舞,就是廣大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蔣家王朝的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抗美援朝,自力更生,改革開放的結果。我國之所以能夠戰勝屢次出現的特大自然災害與廣疫病,也是廣大民眾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匹夫有責活動過程中取得的成就和業績。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共建天下,共享成果,幸福美好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的餡餅,而是匹夫有責辛勤勞動創造的成果。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當今與未來人均收入與消費指數要趕上發達國家,其差距很大,唯有找準目標,踏實苦幹,才能奮起直追,在一定時間內趕上發達國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中華民族兒女一定要有理想有志氣有目標有幹勁將我們偉大祖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其外使我又想起了唐朝愛國詩人杜牧的《泊秦淮》這首詩來: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