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期间读《金瓶梅》——人生如风中柳絮

看完《金瓶梅》,若说有思有感,似乎又无。若说无思无感,似乎又若有所思、所感。这无非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虚构的人物,虚构的故事。

疫情期间读《金瓶梅》——人生如风中柳絮

主人公西门庆、潘金莲从《水浒传》剽窃而来,可掩卷细思:生活中处处皆有西门庆,若不信你就看看那有权有势之人的做派;处处皆有潘金莲,若不信你就瞧瞧那海天盛筳;处处皆有应伯爵,若不信你就瞅瞅领导身边谄媚、凑趣之人;处处皆有吴月娘、孙雪娥一干人,因为他们普通,普通到放眼一看皆此类人也。

这就是《金瓶梅》的艺术价值,世情小说的代表,没有王侯将相,有的只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情有欲,有生有死。生者不尊,死亦不荣,来人世间一遭什么都没有留下。留名的莫欢喜,湮灭的莫忧愁,这就是人,芸芸众生之人。

疫情期间读《金瓶梅》——人生如风中柳絮

“生亦何欢,死又何哀!”潘金莲被杀死,李瓶儿病死,庞春梅纵欲死,文字明明白白的写出来,还能随之心动,为其悲哀,为其感慨。可当我读到应伯爵之死,文字却无半点渲染,只在庞春梅和薛嫂的对话中淡淡而出。原来每个人的死对亲人来说或许有千钧之重,在外人眼中却仅是一句对白,或两句“哈哈”罢了。生命之轻,莫甚于是。

这让我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有如孔乙已,活着的时候不过是众人取乐的笑料,“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当他不见了的时候,“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生是死,与众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疫情期间读《金瓶梅》——人生如风中柳絮

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他人是人生中的一个过客,自己也只是世间的过客。人生于世,犹如风中柳絮,随风而飘,何其无力。生命无常,唯且行且珍惜。

感谢大家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