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中國古代根本沒有玻璃,只有簡單的窗戶紙,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窺?

經常看到古裝劇的一個場景:主角在密謀某一件事情,然後把重要的話都說完之後。鏡頭往往就轉到了壞人這邊,而窗戶上則有一個小洞。毫無疑問,隱私被洩露出去了。隱私權是現代社會才有的一個詞彙,但是古代由於受封建社會的影響,應當更加註重隱私問題。有讀者疑惑,中國古代根本沒有玻璃,只有簡單的窗戶紙,他們到底如何防止別人偷窺呢?

中國古代根本沒有玻璃,只有簡單的窗戶紙,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窺?

首先,窗戶紙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軟踏踏的白紙往窗戶上一貼拉倒,在古代用來糊窗戶的紙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桃花紙”,也就是用來製作油紙傘的紙,是用桐油泡過以後,質地很厚,可以防水防潮的紙。當然依然是紙,所以很容易被捅破,但是窺探隱私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先不說百姓家裡都有看家狗,可以有效防範“樑上君子”,就算窮的養不起狗,弄個屏風或者臥室裡多幾重帷幔還是很容易的!沒見皇族後宮裡那張床外邊掛了那麼多層很仙的感覺呢!沒有透視眼功能,這個偷窺還是很有難度的。

中國古代根本沒有玻璃,只有簡單的窗戶紙,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窺?

其次,在古人在用紙糊窗戶之前,用來遮風擋雨、保護隱私的窗戶遮擋物,主要就是竹草編成的簾子,也就是經常出現在古詩裡的“蓬簾”。另一種就是拿一整塊木板擋在窗口,有點像今天商鋪門口的遮雨棚,白天的時候拿木棍將木板撐起,晚上的時候又將木板放下來,這種能開能合的窗戶,被人們稱之為“支摘窗”。《水滸傳》中,潘金蓮撐開窗戶的那一幕,就是古代的支摘窗。不過現實的支摘窗可沒電視中那麼精緻,它是完整的一塊木板,基本上沒有精美花紋,也沒有窗戶紙。

中國古代根本沒有玻璃,只有簡單的窗戶紙,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窺?

還有就是有錢人家更講究,雖然沒有玻璃,但是有一種比玻璃還漂亮的替代品——明瓦。主要材料是貝殼、天然透明的雲母片,打磨平整光滑後串起鑲嵌於木格窗上,不僅美觀而且採光程度也很不錯。因為造價昂貴,一般的地主家也是用不起的。後來到明清時期開始用羊角煎熬成液,冷卻凝固時適時壓成薄片,這樣的明瓦在江南一帶的老宅子裡還有一部分保留。

中國古代根本沒有玻璃,只有簡單的窗戶紙,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窺?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古代雖然沒有玻璃,但是窗戶也並不像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一樣脆弱,而窗戶也並不是只有紙的窗戶紙這一種。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