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纽带青年」别嘲笑小时候爱举手的那个同学

「纽带青年」别嘲笑小时候爱举手的那个同学

中学读书那会,总会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每当老师提问的时候,那个爱主动举手回答的“好”同学,反而会被其他同学绑在道德的制低点上。

这个时候但凡他这道题答对了,其他同学会认为他爱出风头,喜欢表现自己;而更不幸的是如果他还答错了,那周遭的眼神更是飘着一股酸菜味——“不会还举什么手嘛!”

更严重的是,我们会开始本能的排斥那个经常爱主动举手的同学,觉得他就像个跳梁小丑一般,哗众取宠。

久而久之,当我们自己有更好的解题思路,当我们对作文有更多维度的理解,当我们质疑一个“标准答案”正确性的时候,我们考虑再三,我们蠢蠢欲动,但是最后,我们选择了不举手。

弱者思维——井底之蛙

选择平庸的生活方式总是更不容易犯错,但同时你也选择放弃了让自己出彩的可能。

「纽带青年」别嘲笑小时候爱举手的那个同学

1

“井底之蛙”会本能的否定井外的世界

看到同事开了公众号并且坚持定期更新文章,你可能会很认真的调侃他,“别瞎折腾了,能有多少人看啊。”殊不知他可能通过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找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甚至因此换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又或者用自己的这项斜杠技能做起了兼职授课。

我们本能的对自己所认为“出格”的事情保持否定,对其他人的“主动举手”,从劝阻、不屑到排斥,我们就是无法改变自己对新生事物的反对;甚至还会因此找出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就算别人的出格最后成功了,我们也不认为这是因为背后的努力和眼光,而认为是运气或巧合,表示不屑。

2

“井底之蛙”的囚徒困境

学生时代是过去了,可这种“说服”自己的方式,却印在了你的思维习惯里。

然而社会可不像学校,你会有一万个机会需要你去主动举手争取。

在某个重要的工作会议上,你有个很好的提案想说,但是你内心的博弈最后是这么“说服”你的,“这个提案要是说错了,我肯定会被领导和同事批,可能最后还会被同事排挤;而我不说就一定不会犯错,反正,后面也还有机会...”

这种囚徒困境的思维,让“井底之蛙”本质上已经失去了跳到井外的能力;但同时他还能找到理由安慰自己,“我其实可以跳出去,只是不想罢了,井内的世界够大了。”

也许我们谁也想不到,当时课堂上对爱举手同学的那声嘲笑,代价会那么大。

更多“弱者的100种思维方式”内容,请关注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