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社保進入中調整期,養老金上調方案出爐

導語:今年以來社保領域改革高頻度強力度推進,社保待遇的集中調整又將給居民收入帶來新的變化。展望下半年,更多社保領域改革紅利值得期待——啟動養老金中央調劑資金繳撥、全面推行以房養老保險、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加快向全國推行社保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

社保進入中調整期,養老金上調方案出爐

繼7月職工工資密集調整之後,居民社保待遇也進入年度集中調整期。據瞭解,日前河南、廣東、內蒙古三地相繼確定2018年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加上6月和7月地方政策密集落地,目前已有北京、吉林、山西、上海、江蘇等28省份確定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

根據今年3月下發的《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我國從2018年1月1日起,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調整幅度為5%左右。進入6月,北京、上海、河北等地率先確定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7月,吉林、山西、浙江等大部分地區緊隨其後密集發佈調整方案,加上8月新增的三地,基本養老金調整地區已經擴圍至28省份。

“2018年職工養老金比2017年上調5%左右,各地普遍執行這一調整比例,在較好抵禦通貨膨脹風險的同時使退休職工充分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關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此外,養老保險並軌後待遇調整的普惠範圍進一步擴大,落實“長繳多得”和“多繳多得”原則,體現了政策的繳費激勵導向,重點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體現了社保互助共濟功能。

社保進入中調整期,養老金上調方案出爐

養老金補發方面:

有14省份明確在7月底前將年初以來的養老金補發到位,湖北等地將於8月底前補發到位。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養老金調整後,各地發放到位的具體時間可能不盡相同,但對退休人員而言,無論各地在何時開始組織發放,都要從調整當年1月1日算起並足額補發。這也意味著,7月和8月的社保待遇收入將出現較大變化。

“四險”調整方面:

除了養老金上調之外,不少地方還對職工醫療保險政策、失業保險金標準、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生育保險待遇等其他“四險”進行調整。住房公積金也於7月進入集中調整期,一線城市中,北京、深圳、廣州的最高繳存基數分別達到25401元、25044元和24654元。

醫療保險方面:

國務院印發醫療衛生領域央地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規定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予以繳費補助。著重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的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合理確定政府與個人分擔比例。

社保進入中調整期,養老金上調方案出爐

“下半年還要總結醫療和生育保險合併的試點經驗,在有條件的地區擴大試點;儘快推出統一的失能鑑定和等級評定標準體系,著手研究社保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的制度統一和全國推行問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