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姜超:專項債將成為地方基建的重要資金來源

姜超:專項債將成為地方基建的重要資金來源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劉璐 截至2018年7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71557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08481億元,專項債務63076億元;政府債券166463億元,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5094億元。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7月末地方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餘額較年初1.7萬億的規模已經大幅減少,而8-12月還有大約5700億地方債迎來到期,地方可以發行再融資券,算上這部分,年內置換債的發行量大約還有1.1萬億。

8月1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做好地方政府轉向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新增專項債發行量在第三季度原則上要完成全年80%,剩餘額度主要放在10月發行。

姜超判斷,新增專項債將轉為年內地方債發行工作重心,且8-10月將是集中發行期。

“事實上,截至8月20日,8月各地已經發行出來的新增專項債券規模已經有1610億,還有1410億已經披露了發行文件,近日將完成發行,合計已經超過3000億。”姜超說。

近期不少省份公佈了2017年政府債務分投向統計的數據,姜超梳理之後表示,在最新債務投向中,市政建設、交通運輸、土地收儲和保障性住房債務佔比最高。

姜超指出,新增一般債額度已經較少,年初根據地方赤字給出的額度為8300億,1-7月已經發行了6600多億,年內發行空間十分有限,未來專項債將成為基建重要的資金來源。

地方專項債又可分為專項債和項目收益專項債,後者需直接對應項目資產和收益,是前者的細化品種,新增專項債和項目收益專項債發行量之比2017年大概是2:1。

姜超認為,未來的募集資金投向中,專項債募集資金多用於市政建設、交通運輸、保障性住房建設安居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也用於鄉村振興、扶貧和生態環保等三大攻堅戰有關項目;項目收益專項債則分為土地儲備、收費公路、棚改、軌交、教育類等多個細分品種,且在不斷創新中。

中國基建投資需求區域分化,東部地區城鎮化率高、基建投資增速較低,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建設需求高。

姜超指出,靠舉債支撐的基建投資往往形成鉅額債務,地方債務風險也就越大。出於控制風險的目標,像貴州、遼寧、寧夏、海南、青海這些地方政府負債率高的地區,每年新增的債務限額都非常少,2018年這5個省份地方債務總額新增限額均在300億以下;像江蘇、廣東、浙江等地區新增額度都在千億以上。

“從今年各地地方債發行情況看,新增債發行較多的省份有廣東、安徽、河北、浙江等中、東部地區,而貴州、遼寧省則是置換債發行量最大的兩個省份。”姜超說。

在年內地方債剩餘額度上,姜超表示中部地區剩餘新增專項債額度較多。

姜超解釋,目前有25個省份披露地方債新增限額詳細數據,江蘇省今年新增專項債額度最多,目前剩餘額度遠高於其他各省份,佔全部剩餘額度的11.6%左右。除此之外,中部省份包括湖北、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區剩餘額度也較高,4省合計剩餘額度佔全國的21%左右。而西部省份除了四川省外新增專項債額度普遍偏少,比如雲南、廣西今年只有318億、314億新增專項債額度,新疆、甘肅都只有200多億,貴州和寧夏雖然沒有公佈詳細數據,但去年兩個地區新增專項債額度分別只有8億和13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