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羅睺寺的傳說由來

傳說認為與佛太子有關。羅睺,也寫作"羅睺羅"、"羅護羅"、"羅怙羅",意譯為"覆障"、"障目"、"執日"。據《佛本行集經·羅喉羅因緣品》等佛教經典記載,羅睺羅是釋迦牟尼佛在俗時的兒子。釋迦牟尼是佛教創始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國王淨飯王的太子,其母是摩耶夫人,妻子是耶輸陀羅。釋迦牟尼29歲時,有感於人世的生、老、病、死等各種苦惱,捨棄宮廷生活,離開父母、妻子,出家修道。經過六年的苦行,後來在菩提樹下成道.悟通了諸法無常和緣起諸理,開始傳教。

羅睺寺的傳說由來

羅睺寺

傳說,羅睺羅在母親肚裡懷了6年,於釋迦牟尼成道之夜降生。在佛成道第6年時.他應父親淨飯王之請,從摩竭陀國回國省親,認子釋疑。而後佛叫舍利弗勸他出家,做僧團中最初的沙彌。叫大目犍連為他剃頭,舍利弗為他說沙彌十戒,為佛教有沙彌之始。沙彌指7歲以上、20歲以下,受過十戒的出家男子。羅喉羅因是淨飯王的王孫,佛陀的愛子,在僧團中地位很高,經常受到稱讚。佛陀對他要求特別嚴格,教育他嚴持毗尼、精進修道。他"不毀禁戒,誦讀不懈",證得阿羅漢聖果。佛陀讚歎說:在我的弟子中,羅喉羅比丘是"密行第一"。因為他具足三幹威儀八萬細行,從不表現自己,總是默默地修持和工作著。後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羅睺寺的傳說由來

羅睺寺

羅喉羅是佛教徒敬奉和崇拜的偶像之一。所以,全國許多地方有奉祀羅睺羅的寺廟。五臺山也不例外。五臺山佛教徒說,羅睺羅曾在寺中顯聖,並留下足跡。因此,羅睺羅是朝山佛教徒必定要參詣的地方。

羅睺寺的傳說由來

羅睺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