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經濟成長時代如何在海外愛國

經濟成長時代如何在海外愛國

經濟成長時代國人走出國門的機會增加了。2012年開始,中國位列世界第一大出境遊消費國家。2015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17億人次,旅遊花費1045億美元。國人在國外會遇到各種各種日常所遇不到的情況。

1月13日,來日本旅遊的64歲的黑龍江遊客李中大在長野縣橫手山滑雪場滑雪時聽到呼救聲,一名日本女性失足滑出雪道受傷被困山谷,因地形複雜,路過者及被困者同伴均不敢施救。李中大及另一位中國人果斷下山谷救人,成功幫女性脫離險境。但事後,李中大返回雪道時因迷路且手機無信號與同伴失聯。被困在雪山中超過20小時,躲樹洞中度過“最冷一宿”,第二天中午,李中大被日本警方救出。事後他回顧了自己救人以及遇險的過程,稱“救人是一種本能”。 李中大為何有勇氣救人?因為他有著長期的滑雪經驗,對雪地的狀況比較瞭解。

這件事在日本的網絡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日本人對李中大的救人行為十分感佩。有人建議日本政府該給李中大發感謝狀。

李中大的行為,讓“中國遊客”這一群體在日本終於有了高尚光明的寓意。之前,日本的媒體上充斥著對於中國遊客的負面報道,比如公共場合大聲喧譁,亂丟垃圾,不守規矩等等。

讓人欣慰的事,正面形象遠不止一個李中大。日本網絡上讚揚中國遊客的事悄悄增多了。比如筆者認識的日本人,在臉書上寫過這樣的事:電車上看到年輕的中國遊客,見到有老人上車,他們趕緊起身讓座,比日本年輕人像樣。

還有媒體報道,一些中國遊客在日本熱衷於尋覓日本文化的細節,他們是高文化高素質的遊客。日本自由記者中島惠在新書《為什麼中國富裕階層喜歡日本的老鋪》中,介紹了中國遊客在日本深入到唐招提寺、加賀屋、根津美術館等文化精髓之地的實態。

以上提到的中國遊客從不同角度展現了中國人在海外的新風貌,讓世界認識了進步中的中國和中國人。在日本勇於救人的李中大,說他是愛國者並不為過,他的義舉,那種淡然而自信的態度,代表著經濟成長時代中國人的新形象。

但是正像李中大所說,救人是一種本能,自然而然就做了。這是人的素養和膽識使然,並不是出於多麼崇高的意識形態的引導。他的話語裡沒有提到“中國”二字,但也許在外人看來,他的臉上寫著最清晰的“中國”。

經濟成長時代如何在海外愛國

我們小時候寫作文時,都喜歡說,遇到困難時想到領袖的教誨、英雄人物的事蹟,想起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後就鼓起勇氣克服了困難。長大後才明白,那是非常荒唐的邏輯。但是很多人腦子裡就是把那種荒唐的思維延續至今。扭曲教育的帶來的弊端影響太深遠了。

比愛國情懷更重要的是擁有完善的公德心,愛國感情必須以寬容之心為基礎。但是國人在國內旅遊時留下的破碎的公德心尚未修復,就這樣帶到國外去了。一些人個性中的功利現實主義在財富增長後愈發膨脹,公共空間裡的公德被私德所擠佔。

今年1月,不到7天的時間裡,發生三起中國遊客在國外機場因航班延誤問題引發的事件,他們在機場高唱國歌,情緒激昂地抗議,個別人以愛國的名義撒野。處理這些糾紛事件的同時,三家駐外大使館罕見地通過官網或媒體對中國遊客接連發出“理性對待,依法維權”的提醒。一些人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不合時宜地集體上演“戰狼”式愛國,動不動高喊“中國”,實際上讓祖國尷尬得都想閉上眼睛捂起耳朵了。

最後做個說明,本文的標題雖然是“經濟成長時代該如何在海外愛國”,其實去旅遊時心中不必裝著祖國,只要裝著自己就好了。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旅遊,這是增長見識、提升自我、實現文化覺醒的機會,不需要肩負個體以外的神聖使命。別忘了,腰包鼓起來之後仍需保持謙遜、以禮待人之心,在世人的眼中,你是一個充滿活力又謙恭有禮的中國人,這就足夠了。(黃文煒)

經濟成長時代如何在海外愛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