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帶量殺跌非明智 價值窪地看郵市

帶量殺跌非明智 價值窪地看郵市

最近二週,看到各大收藏平臺上、往日裡保持鎮定的郵市大戶紛紛參與到殺跌陣營、平時難得一見的優質郵品紛紛冒出、掛上了拋單、並且帶量!

大戶出手必然是大單!原包、原件、接二連三!佳郵、精品、陸續浮現!大戶帶量殺跌為哪般?難道真是頂不住了?抑或是郵政為了衝業績而將截流品種拋向市場?皆有可能。

不妨來看看是哪些平時難得一見的優質郵票在拋售:毛澤東誕生120週年大小版、建國60週年閱兵式版票、紅色芭蕾紅色娘子軍大版、清明上河圖版票、唐詩三百首版票、長江版票、三輪生肖猴版票...... 這些佳票之原包貨平時市面上當真是難得一見,只有大戶和郵政倉庫裡才有的!但當下,紛紛竄上了掛單,不失為郵市一大風景,也是有心人海底撈月趁機“打劫”之機會。

帶量殺跌非明智 價值窪地看郵市

持續觀察發現:毛澤東誕生120週年大小版票和建國60週年閱兵式大版票承接力量強,由於價格相對於行情盛時便宜了百分之七八十左右,再加上是未流通過的原包貨,品相嘎嘎,十分難得,故很快就被實力買家們瓜分一空!而其它品種雖說同樣折價嚴重,但觀望者仍然眾多,保持著猶豫。對比之下,不難發現:紅色經典題材的郵票仍然較受歡迎一些,只要足夠便宜,就不愁找不到買家。這類郵票將來會最先出彩。

郵市自2016年春開始調整,距今將近三年了。三年裡,郵票價格節節敗退,一挫再挫,只跌不漲,只賣不買,所謂的行情如那鏡中花和水中月,賺錢效應缺失,虧錢效應十足,郵票資產日復一日的縮水,確實教一些大戶們信心崩潰、難以為繼,於是紛紛選擇拋售,不惜將壓箱底的佳郵都拿來拋售。由些可見:就算是大戶也快挺不住了。

帶量殺跌非明智 價值窪地看郵市

郵市裡的散戶手裡原本就沒多少貨,有點貨兒也是很雜,船小好調頭,跑路挺容易,早早的都跑了,倒是這些大戶們欲想跑路得費些周折,因為他們不出手則矣,出手都是原包貨,五包十包的比比皆是,因為原包貨市值比較高,並非普通散戶能接盤的,因此,只要大戶一出手,一定是大單頻現,立馬成郵市亮點,引人矚目。

說實話,大戶參與殺跌,必將洞穿業已穩定的個品價格,帶給郵市更加負面情緒,使得郵市整體再下一層,反過來作用到大戶們身上,只會使得他們持倉貨物的市值進一步縮水,十分不利,只會更被動。

客觀而言,郵市調整近三年了,泡沫甩得差不多了,絕大部分郵票的價格跌無可跌了,若要跑路該早些跑嘛,這會兒說跑路已嫌遲鈍,都已跌去了六七成了再來拋售,不有多少實際意義和價值呢?

帶量殺跌非明智 價值窪地看郵市

我倒是覺得:通過持續三年來的調整,郵市跌成一個大坑了,價值窪地已顯現;同時,中郵也在持續的縮減發行量,呵護之心明顯;再加上酷暑已過,所謂的夏歇期已過;綜合上述因素,俺以為當下並不是拋售時機,而是吸貨良機,選擇一些優質品種,或建倉,或攤薄成本,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逆向思維一下,會怎樣?

總之,大戶們或者中郵倘若選在當下集中拋售、帶量殺跌、絕非明智,結局無非是害人害己,損失最大的還是你們,宜謹慎。三年都撐下來了,再撐一下又何妨?堅持就是勝利啦!

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並不作為投資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