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科技成长还是蓝筹价值?中短期投资很大程度上是景气度投资

成长股在节后的A股市场上热度领跑,而受疫情及海外市场影响,近期有所波动。

疫情影响下,未来成长板块走势如何?未来哪些成长方向更具投资机会?我们特意邀请股票投资部投资经理刘晓明为大家解答。

刘晓明

农学硕士

股票投资部投资经理

12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

Q.您如何看待本次疫情对市场及成长板块的影响?

刘晓明:近期股市的波动较大。可以分析非典时期的市场情况,以史为鉴。总体来说,当时非典对市场的冲击是阶段性的,且未改变市场的风格。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延续疫情前的景气度主线。首先,03年市场的涨幅符合景气度投资规律,即在03年全市场的涨幅大小与ROE等指标的变化率呈正相关。其次,03年涨跌幅大小与估值高低表面上呈现负相关性。但其核心原因是由于这些低估值的行业当时正处于成长阶段。例如钢铁、基建、地产、银行等如今大盘蓝筹股,其实是当时的成长股。再次,2002年时,QFII机制建立;银监会严控银行资金入市,所以当时市场兴起低估值投资风潮。但是其内在原因应是低估值行业处于盈利向上的趋势。

疫情对市场的冲击是阶段性的,并不会改变市场的风格。中短期投资很大程度上是景气度投资。疫情平息后,个股能否上涨取决于本身的经济周期。我预计本次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弱于2003年的SARS。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国内采取的是联防联控措施,控制措施有力。其次,相比03年,现在网络购物方便快捷。呼吸道的感染疾病对物流的影响小于人口流动。所以整体判断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小于非典时期。后续要密切关注海外的情况。从上周开始,海外的疫情感染数据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海外对疫情的应对措施与国内不同。海外多数国家将疫情当成流感,他们的防控措施力度不足,市场下跌较为迅速。总之,疫情是短期的事件,它不同于金融危机。如果是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其影响是持续性的。但是疫情对中国或对全球的影响是一次性的。

Q.您如何看待科技成长板块目前的表现?

刘晓明: 我认为A股投资以成长为主导,很多投资者认为市场有蓝筹价值、科技成长等不同风格。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从专业角度应该透过表面看本质。我对成长的定义是:

景气度较好,或景气度预期向好的行业和公司。投资组合构建方面,组合所投资的行业和公司不仅仅局限于TMT和医药等大家普遍所认为的成长行业。还包括成长性较强的板块,如前几年表现较好的白酒行业、养殖行业、家电行业,其实这些板块也表现出成长性,也是成长股。

目前科技行业表现较好,是因为这些行业景气度的改善,特别是龙头公司。基于景气度等方面的考量我会自上而下的选择个股,构建组合。同时我也会结合基本面去挑选公司。另外,部分公司所在的行业可能并不处于成长期,也不处于景气度改善的时期。但是如果公司属于龙头企业,或治理结构等较为优秀,未来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自身的景气度会穿越行业周期而向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会自下而上的进行投资选择。据统计,中短期投资很大程度上是景气度投资。中短期的涨跌幅取决于盈利水平和盈利趋势的变化。长期投资一般会被定义为类似巴菲特的投资,长期持有股票。根据数据统计,中短期股票的涨跌幅与企业盈利水平和盈利变化幅度正相关。盈利水平和盈利变化幅度相关的财务指标包括ROE、净利润增速、收入增速和毛利率以及这4个指标的变化率。

Q.未来您股价的变动与哪些因素有关?未来哪些板块更具投资机会?

刘晓明:总结来看,首先,中短期的股票涨跌幅与盈利水平的高低或盈利边际变化幅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次,盈利的边际变化对涨跌幅表现的影响大于盈利的绝对水平。第三,股票中短期的涨幅与估值关系不大,特别在是成长股处于高成长或是加速成长的阶段,盈利的趋势性较为重要,估值是比较次要的因素。例如生物科技等板块景气度上行,股价表现符合刚才以上规律。

Q.您怎么看待基建、地产、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刘晓明:基建、地产方面,受疫情影响,可能需要政策等的刺激。但是疫情只是暂时性的影响,不会改变长期的趋势。这类板块可能在政策刺激下表现较好,但后续会出现下滑。

新能源汽车方面,这类板块属于制造业升级,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方向,我觉得这符合景气度投资方向

Q.您如何理解景气度?如何将自己的判断与组合操作结合起来?

刘晓明: 操作方面,一般来说,我会挑选未来2-3三年增长较为有保障的行业;其次,会在这些行业中精选优质公司。景气度方面,行业一旦开始景气度的增长,将不会只是短期内持续。除分析季报披露的业绩增长数据等外,同时需结合产业政策来具体分析。回顾全球经济史,只有持续实现升级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升级需要实体需求的拉动。科技行业是制造业升级的方向。制造业升级也有助于去杠杆,同时,将对就业、持续城镇化均具有一定作用。消费、医药行业是持续较好的行业。在这两大板块中可以持续选出很多的优质公司,且周期性不强。18年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只有19.9%,消费对GDP增长拉动实际不大。与其他的经济体比,我国居民消费的潜力较大。

风险提示:本材料并非法律文件,其中涉及的统计数据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本公司已确保本文件的数据准确无误,但不拟就任何失误、错误或遗漏,以及任何依赖本文件做出的投资行为承担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和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