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塞上明珠——銀川賦

塞上明珠——銀川賦

銀川歷史悠久,城名多變。公元前119年,西漢時期在此設立廉縣。漢成帝陽朔年間(公元前24年)在此建北典農城(俗稱呂城、飲汗城)。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飲汗城西遷至唐徠渠東側,建懷遠新城(即今銀川市興慶區所在地)。此為銀川建城之始。公元1020年,西夏政權首領李德明由靈州(今靈武市、吳忠市利通區一帶)遷入,將懷遠鎮改為興州。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國稱帝,定都興州並改名興慶(俗稱東京)。興慶作為大夏國首都,一直持續到公元1227年西夏滅亡,時間長達189年。成吉思汗滅西夏後,興慶府一度淪為廢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立西夏中興行省。公元1288年,改行省為寧夏府城,始有“寧夏”之名。明初設立寧夏府,成為寧夏府治。清朝稱為寧夏府城。1929年,稱為寧夏省城。1947年正式定名為銀川市。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成為自治區首府。銀川現轄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永寧縣、賀蘭縣、靈武市,總人口160萬。

丁亥之秋,有名江南嬌者,乘雲御風,自江南北行,做探奇之旅。漸行漸遠,景物悽惶,思緒無韁。晴空鳥瞰,丘壑如腸,綠意稀缺,一片昏黃。正昏昏欲睡之時,忽見大塊綠洲,似珍珠閃光。西有峻嶺敞懷擁抱①,東有長河纏繞滋養。此何地也?江南嬌好奇之心復萌,探奇之心頓生,乃翩然徐降。但見湖泊相連,溝渠縱橫,沃野無疆,稻浪翻滾,魚蝦戲水,碩果盈枝,竟不知身在何處,頓生疑慮:“此景只我家鄉有,此地如何似故鄉?”

時無是君方與西夏叟對弈於荷花叢中。見江南嬌一臉迷茫,無是君朗聲大笑:“客何其少見多怪也!豈不聞前人有詩云:‘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②!‘銀川信是米糧川’③,不是江南勝江南!”

江南嬌駐足聆聽:“何言‘勝江南’?豈有說乎?願聞其詳。”

西夏叟棄棋子於案,起身作答:“人說西部都缺水,獨我銀川水連天。湖湖相連水抱城,串串珍珠如線穿。景觀水道船行穩,魚鱉蝦蟹暢遊歡。湖美魚肥奪人目,垂叟釣童頻甩竿。麥浪吟出和諧曲,稻香飄出豐收年。黃河滋養乳汁甜,塞上湖城不虛傳。人人都說江南好,江南焉有此景觀?”

無是君接言:“農田成檔,林木成網,繪就巨絨氈;溝渠如絲,阡陌似線,織出大棋盤。旱奈我何?澇有何難?灌排通暢保無虞,得天獨厚數銀川!”

江南嬌嫣然一笑:“銀川名郡耶?何以不聞?”

西夏叟笑曰:“尊客寡聞一何至此!請聽吾言:侏羅紀,靈武恐龍到此棲息④,罕見化石重現遺蹟;水洞溝⑤,原始人類定居繁衍,打磨石器精美無比;秦始皇,北擊匈奴雄才大略,蒙恬屯田豐功偉績;漢武帝,開疆拓土移民內遷,塞北江南雛形初具;唐太宗,勒石結盟消彌戰亂,民族團結譜出新曲;唐肅宗,靈武登基平定天下,安史之亂雲散煙熄;李元昊⑥,定都興慶開國稱帝,基業橫跨兩個世紀;嶽鵬舉,駕駛長車踏破賀蘭⑦,神州迴盪浩然正氣;元太祖,橫掃歐亞攻城略地,功虧一簣遺恨無語……多少史劇上演,幾多英雄捐軀!”

無是君擊掌而詠:“銀川有城興,遙遙千秋冬:漢初屬廉縣,繼建典農城。盛唐遷唐徠,懷遠更有名。西夏都興慶,疆域跨西東。自治區成立為首府,銀川變大展新容。歷史文化名城,讚美者不絕如縷;名勝古蹟遍地,探尋者比肩繼踵:賀蘭山看巖畫⑧,石上藝術說恢宏;西夏陵訪遺蹟⑨,滄海桑田嘆枯榮;海寶塔俯瞰古今,無限美景入眼中;承天寺承載歷史,繁華更激塞上情。”

江南嬌歎服:“可得聞今日之事乎?”無是君、西夏叟相視一笑。西夏叟曰:“今日事事事精彩,銀川景景景不同!西部大開發,銀川爭先鋒。營造中心,魅力無窮;輻射周邊,造福四鄰。帶動戰略,大建奇功。務實創新,誠信包容。創業氛圍濃郁,爭先鬥志倍增。五十里長街華燈放,輝映夾道景觀林。兩館三中心拔地起,恰似雨後拔春筍;六大生態景區,連綿環繞城區內外;八大休閒公園,市民結伴踏歌如雲;四十條航線,連接五湖四海;十二條大道,密切遠友近鄰。創建衛生城市,眾人齊爭殊榮;再約環保城市,銀川更加宜人。”

江南嬌陶醉其中,心嚮往之:“可得久居乎?”

西夏叟拊掌大笑:“銀川迷人地,民間有趣傳:金鳳飛至此,迷戀久盤旋。化而為城市,結緣在銀川。君留鳳凰城,豈止是偶然?鳳凰來儀乎?老叟何其幸,今日睹奇緣!尊客欲長留於此,不亦宜乎?”

註釋:

①峻嶺:指聳立於銀川平原西部的賀蘭山。

②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唐著名詩人韋蟾《送盧藩之朔方》詩句。

③銀川信是米糧川: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初到銀川》詩句。

④靈武恐龍:自2004年以來,在銀川所轄靈武市南磁灣陸續發現多具距今1.6億年的樑龍化石,這種少見的叉背龍化石,在地球北半球尚屬首次發現。

⑤水洞溝:位於銀川市所轄靈武市境內。水洞溝遺址,是我國三大著名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大量出土的打製、磨製石器和鴕鳥蛋皮等表明,早在3萬多年前,人類就在此繁衍生息,而且一直延續到距今59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

⑥李元昊:西夏開國皇帝,於公元1038年建立西夏政權。其統治疆域包括今天的寧夏全部、陝西北部、甘肅西北部、內蒙古西部、青海東北部。

⑦嶽鵬舉,駕駛長車踏破賀蘭: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滿江紅》詞中雲“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⑧巖畫:賀蘭山岩畫,為我國巖畫分佈最密集地區。其中,位於銀川西郊四五十公里處的賀蘭口最為集中,也最為有名。

⑨西夏陵:位於賀蘭山東麓,被外國遊客譽為“東方金字塔”,現有9座帝陵、253座陪葬墓。

李增林,教授,著名學者,長期教授先秦兩漢文學。1935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寧夏文學學會會長。莊電一,光明日報高級記者。

塞上明珠——銀川賦

▲浮空積翠馬 衛東作

塞上明珠——銀川賦

銀川新貌資料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