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遂宁经开区:从“零”到“千亿园区”的华丽蝶变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遂宁经开区:从“零”到“千亿园区”的华丽蝶变

27年

从“零”到千亿园区的跨越

●从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到聚力“招大引强”,遂宁经开区一直追逐在产业发展道路上。

●数据显示,通过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1992-2012年,遂宁经开区共引进项目806个,协议投资金额达499.44亿元。

●27年间,创新已然成为遂宁经开区产业发展从“有”到“优”的不竭动力。截至目前,遂宁经开区拥有3个独立科研机构和94个企业内部研发机构,专利拥有量累计达1043个。

●2018年底,经过改造升级,西山森林公园与九莲洲湿地公园、柳岸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森林入城、城中拥绿,成为遂宁经开人触手可及的现实。

●2018年,遂宁经开区三次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正式跨入“千亿园区”俱乐部,实现了27年来从“零”到“千亿”的华丽转身。


遂宁经开区:从“零”到“千亿园区”的华丽蝶变

四川广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刘昌松 摄)


1116亿元!2018年,国家级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次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正式跨入“千亿园区”俱乐部,实现了27年来从“零”到“千亿”的华丽转身。

从1992年遂宁经开区成立,到2012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开区;从2006年第一家电子企业落户,到如今近百家企业齐聚经开大地;从曾经的城市一隅到如今的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翻阅遂宁经开区27年的发展史,“千亿园区”正是遂宁经开人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做,一以贯之谋发展的奋斗结果。

在与新中国同行、与时代发展同步的道路上,遂宁经开区用27年时间,在1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一座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生态新城的跨越史。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遂宁经开区将更加坚定前行的步伐,用高质量发展描摹新时代蓝图。


遂宁经开区:从“零”到“千亿园区”的华丽蝶变

景城一体的遂宁经开区 (刘昌松 摄)


从无到有 崛起一座产业新城

“产业兴则园区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建区27年来,产业兴区这一理念深入经开人的脑髓。从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到聚力“招大引强”,遂宁经开区一直追逐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

工业基础薄弱是遂宁经开区建区之初面临的困境。当时,全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本土企业。遂宁经开区统一思想,做出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柱产业的决定。在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下,遂宁经开区广搭平台、筑巢引凤,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随之落地。

东风好借力,正是扬帆时。2006年,遂宁市首家电子企业落户遂宁经开区。自此,遂宁经开区产业发展的大门越开越大、路子越走越宽。数据显示,通过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1992-2012年,遂宁经开区共引进项目806个,协议投资金额达499.44亿元。

今年9月8日,联恺照明全资子公司海德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新品发布会,公布10余项新产品。作为最早一批落户遂宁经开区的电子企业,扎根遂宁10余年间,联恺照明通过精准调整、转型升级,在产品上实现了由单一的光源生产转变为LED灯、家居照明、公共照明多种产品并驾齐驱,“朋友圈”遍及8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从“无”到“有”,联恺照明的一路成长正是遂宁经开区产业发展的最好见证。20余年间,志超科技、英创力、广义微电子等一批电子信息龙头企业扛起了遂宁经开区乃至全市电子产业的大旗。2018年,遂宁经开区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11%。

除了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纺织印染等产业也呈现出齐头并进之势,“1+3+2”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正在遂宁经开区加速成型。

从有到优 点亮一座科技新城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走在发展前沿的遂宁经开区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建区之初,遂宁经开区便确立了“创新驱动引领区、绿色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跨越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

创新潮风起云涌,席卷经开大地。

四川蓝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实时显示着配料、投料、注塑等运行状况的全省首个电子信息企业智能制造系统“监控”着各个生产环节。今年6月,该系统一上线运行便以其提效率、降成本优化着蓝彩电子生产环节的资源配置,产品良品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20%。

在距离蓝彩电子几公里外的四川广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工人们正加紧赶制订单。2018年8月,由于北京燕东微电子的增资入股,广义微电子如虎添翼,当年底实现了月产6英寸芯片3万片,成为全市电子信息企业“造芯片”的典范。

从“切芯片”向“造芯片”的跨越,遂宁经开区以创新赋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经开区已基本建成西部电子元器件制造、电路板制造和新光源制造三大中心,近百家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汇聚巨大产能,集群企业产能占四川、重庆、云贵地区市场份额的85%以上,占西南市场份额高达90%以上,产品远销欧美等地。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和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工业体系。

27年间,创新已然成为遂宁经开区产业发展从“有”到“优”的不竭动力。截至目前,遂宁经开区拥有3个独立科研机构和94个企业内部研发机构,专利拥有量累计达1043个。已建成“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遂宁分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6个,省级研发机构26个、综合型创新平台3个,院士工作站4个,搭建“政用产学研”合作平台46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150亿元。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445人。园区已成功创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园区。

从优到强 造就一座生态新城

2007年,遂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绿色发展这一理念。

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战场,遂宁经开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逐绿前行,不断丰富拓展绿色发展内涵,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深入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相融发展的契合点。

2018年底,经过改造升级,西山森林公园与九莲洲湿地公园、柳岸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森林入城、城中拥绿,成为遂宁经开人触手可及的现实。

这一举措也被称为“工厂+生态”的一大实践。

西山森林公园的背后是遂宁经开区西宁片区,这里汇聚着康佳电子、摩天时代、利普芯电子、恩彼特智能制造产业园……绿色成为西宁片区发展最靓丽的色彩。

在遂宁经开区36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没有工厂林立的压迫感,反而透着江南水乡的清秀,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多重效益。

与此同时,遂宁经开区加快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的步伐。今年年初,遂宁经开区《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经开区样板的决定》中,明确了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生产体系、生活模式、生态环境绿色化转型,全面建设现代产业美丽新城。

踏着“现代产业城、魅力经开区”的步伐,遂宁经开区将以“一区两翼、产城一体”续写产城相融昂首新跨越的新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城市建设始终,以此为引领,集聚产业发展新动能;以环境革命为抓手,由外而内驱动旧城换新貌……遂宁经开区正朝着“全省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百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标阔步前行。

迈步新征程:打造“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样板

9月25日,遂宁市委书记邵革军主持召开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充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精准发力,加快推动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进位争先。他同时指出,努力推动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在遂宁落地落实,遂宁要积极构建“一核三片、四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着力增强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对各类资源的集聚集成能力,全面提升三大经济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形成各片区协作联动、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遂宁经开区作为全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的重要板块,要实现在极核发展中有为有位,必须全部融入中心城区经济极核发展格局。同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经开区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经开区打造经济增长极核的必然举措。”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遂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和平铿锵作答。

为此,遂宁经开区提出了打造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经开区样板,奋进“全省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百强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为遂宁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提供强劲支撑的实施方略和行动路径——

坚持高点定位,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按照遂宁市委“一核三片、四区协同”发展部署,加快打造西宁新兴电子信息产业聚集高地、南强现代工业聚集高地和凤台数字科创产业高地,着力构建“一区两翼、产城一体”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围绕“全省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百强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加快推动“三个翻番、四个提升”;即:力争到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亿元,在2017年基础上基本实现翻番;特色优势产业集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城市建设品质和民生保障水平实现大提升。对标全市“5+2+1”产业发展规划,主导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发展机械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和纺织印染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和数字经济产业,加快构建“1+3+2”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主导,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实力。积极主动融入全省“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引进计划,加快打造西部重要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到2022年全区电子信息企业达到80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以上。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释放活力,力争到2022年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以上,食品饮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以上,纺织印染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产业,力争到2022年全区现代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力争到2022年全区数字经济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坚持外向拓展,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开放成果。深化与重庆综合保税区和成都自由贸易区合作,加快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积极申建物流保税中心B型,推进贸易便利化。围绕构建“1+3+2”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深化招商引资模式,加快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龙头带动和产业聚集发展效应,力争到2022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家、行业100强企业5家以上,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以上,到位市外资金35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0亿美元。

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释放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计划,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度,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比重,力争到2022年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站10个以上,建设省级实验室、技术中心3个以上。建强创新服务平台,力争到2022年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孵化平台10个以上。

坚持产城融合,进一步夯实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平台。加快实施“北拓”工程,在2020年前完成凤台高架桥、唐家渡电航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南延”工程,在2020年前完成柳岸公园、开善河和米家河流域片区的城市雨污管网改造及道路景观提升,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加快实施“西进”工程,在2020年前完成西山森林公园、禅香小镇核心区等建设。实施“中提升”工程,在2022年前完成渠河景观带等一大批“城市双修”改造工程。


遂宁经开区:从“零”到“千亿园区”的华丽蝶变

绿地·遂宁1958文创产业园启动仪式现场 (张琳琪 摄)


高质量发展亮出成绩单:

区域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遂宁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召开以来,遂宁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核三片、四区协同”决策部署,立足园区发展实际,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产业壮大和城市提升,以打造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样板为目标,着力构建“一区两翼、产城一体”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三个翻番、四个提升”,区域经济总体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势头。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16亿元、增长8.6%,总量全市第二;实现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37.01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占全市的39.9%;实现域内税收18.66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5亿元、增长9.3%;完成进出口总额21.39亿元、增长6.6%,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84.7%;到位国内市外资金92.87亿元。今年1-6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工业投资增长30.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


遂宁经开区:从“零”到“千亿园区”的华丽蝶变


(陈醒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张琳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