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系列人物報道第70篇

連小敏:貫徹僑務工作重要論述,凝聚僑心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努力開創“僑連天下,舞動全球”新格局|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

文|《浙商》全媒體記者 謝慶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70年來,浙江籍海外僑胞,不忘初心、勇擔使命、敢於作為、砥礪奮進,熱情支持中國建設、改革事業,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愛國之歌。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浙商》雜誌聯手浙江省僑聯共同推出“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大型系列人物訪談報道,營造共慶祖國華誕、共享偉大榮光、共鑄復興偉業的濃厚氛圍。

今天推出第70篇,主角是浙江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連小敏。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浙江華人華僑。”

浙江是新僑大省,現有海外華僑華人202萬人,歸僑僑眷112 萬人。浙江每12人中就有一位是華僑華人,這些浙江籍華僑華人分佈在世界五大洲180多個國家(地區),其中以歐洲居多,佔54.2%,亞洲其次,佔20.8%,呈現“全球分佈,地區積聚”的空間分佈特點。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大浙江籍華僑華人響應黨和人民的號召,始終同祖(籍)國同呼吸、共命運,為浙江乃至全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加強中外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以心聚僑、以情聯僑。多年來,浙江僑聯的工作努力走在全國的前列。自2018年10月23日,連小敏履職浙江省僑聯黨組書記,11月2日又當選浙江省僑聯主席後,一年來,浙江省僑聯堅持高處站位、大處著眼、實處發力,充分發揮“僑連天下,舞動全球”的獨特優勢,以實幹求發展,以創新求突破,以有為求有位,以穩紮穩打的工作態勢、好戲連臺的活動聲勢和內外聯動的作戰氣勢,在服務大局、服務僑胞上不斷開創新局面。

日前,《浙商》雜誌記者在浙江省僑聯採訪了浙江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連小敏。

“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系列人物報道第70篇


從“三把刀”到“三個師”、“三個家”

“浙江是新僑大省,新僑資源非常豐富。”連小敏向記者介紹,改革開放後浙江湧現了一股出國潮,從浙江尤其是浙南出發走向世界各地的新僑佔比高達76.3%,二三十年過去,在海外創業拼搏多年的他們正值壯年,無論是財富積累,還是知識經驗都已經到了人生的頂峰,也由此帶動了浙籍僑胞群體的加速轉型。他們不再是靠著 “三把刀”菜刀、 剃刀和雕刻刀闖世界,新時代下,他們憑藉著浙江人敢闖敢拼的創新精神,創業創新闖天下,合心合力強浙江,也成就了自己,湧現了大批的“三個師”(醫師、律師、會計師)以及“三個家”(企業家、科學家、藝術家),轉型態勢迅猛。

“近年來伴隨國際國內形勢變化,浙江的‘僑情’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從數量上看,‘大而廣’的優勢持續鞏固,從質量上看,‘精而強’的態勢愈加明顯,浙籍僑胞整體科技經濟實力明顯提升,湧現出了一批極具影響力的技術大咖、商界精英,有些還成為功勳騎士勳章獲得者和政界要員。特別是隨著中國和浙江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批海外高層次人才近悅遠來,紛至沓來。”連小敏說道。正是著眼僑情的新變化新特點,浙江省僑聯提出了聚焦“抓高新,聯大戶”,著力構建“海外孵化器+引才工作站+引才大使”和“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校友會”兩大矩陣,積極探索“基層僑聯+涉僑社團組織”和“基層僑聯(涉僑社團)+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兩大機制,延攬網羅全球精英共助浙江高質量發展。浙江現有近15.7 萬名海歸人才,其中十八大後高層次人才歸來呈井噴態勢。中國兩院院士中浙籍院士有382 人,其中獲得數學領域最高榮譽“沃爾夫獎”的陳省身等,都是浙籍海外人才。還有不少僑胞擔任了國外議員或國際組織要職,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擔任秘書長的林建海,或在科技領域有卓越的成就,如獲諾貝爾獎的錢永健,這些海外浙江人活躍在科教領域的最前沿,創新創業的第一線,五洲四海的大舞臺,在融入住在國,推動祖(籍)國建設、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助力公共外交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獨特貢獻。

“面對‘一帶一路’這一千年未有之大布局,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浙江籍華僑華人既是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和參與者,更是‘以一帶一路為樞紐打造浙江開放新格局’不懈奮進的建設者和貢獻者。我們希望以‘僑’為橋、以‘僑’架橋,引導廣大僑胞以發展為依歸、以世界為舞臺、以天下為己任,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僑優勢,爭當先行軍”連小敏說。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海外華僑華人具備的重要優勢之一就是學貫中西、融通中外,他們是連接中國和世界最好的紐帶,他們懂得應該怎樣用雙方都能聽懂、聽得進的語言和話語體系,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讓國際社會能夠更全面、客觀、準確地瞭解一個真實的中國。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已踏上高質量共建的新徵程,站在新的起點上,浙江省僑聯積極引導廣大浙江籍華僑華人,自覺將個體價值的實現融入促進民族復興、世界大同的時代洪流中,成功舉辦了“一帶一路”未來城市論壇、“一帶一路”僑商論劍暨浙江僑界青年海外合作論壇、“僑界精英強國論壇”、杭州寧波台州的“創業中華”,僑界青年跨境電商培訓班、“海燕集結行動計劃”、“高層次海歸人才為國服務志願團地方行”及系列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等一大批重量級活動,助力召開世界青年科學家大會、世界浙商大會、“海外學子浙江行”和首屆中國浙菜世界大會,廣聚僑心僑力,在繪好“一帶一路”建設“工筆畫”中建功立業。


“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系列人物報道第70篇


祖國和家鄉建設的貢獻者

浙江省三資企業中,僑資企業有3.8萬家,總投資達4100多億美元;浙籍僑胞在全國捐贈公益事業總額摺合人民幣150 多億元。


“天下浙商世界聞名,浙江的僑胞既有家國情懷、俠義之情,還有報國的實力。”連小敏介紹,浙江籍華僑華人中19-59歲年齡段的僑胞佔比81%,僑胞整體非常年輕有活力,在全球著名僑團中,浙江籍華僑華人在735個僑團中擔任了負責人。在全球各地的和平統一促進會中,有三分之一的僑胞來自浙江。擔任常務副會長以上的僑胞有1.2萬人。

華僑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奮鬥史、報國史、復興史。浙江籍華僑華人除了在住在國積極回饋社會外,始終堅守心繫家國、報效桑梓的理想信念,為祖(籍)國和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

現下,正是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大變局同時意味著大機遇,連小敏說,“要讓浙江籍僑胞像三四十年前一樣,共享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新紅利”。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華僑華人回國投資創業的主要聚集地。華僑華人中蘊藏著雄厚的經濟實力、廣博的人脈關係、豐富的智力資源、嫻熟的跨國營商環境,是促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資源與力量。浙江省僑聯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域全方位推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立足本職,迅速行動,牽頭召集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僑聯共同召開助推長三角一體化座談會,發出《僑聯助力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烏鎮倡議》,達成“四種機制、五類合作、六條倡議”的“烏鎮共識”,同時通過“地方搭臺、部門聯動、僑聯導流、僑胞唱戲”,引導全省各地主動對接僑務資源,因地制宜建立“高新集聚引領型”“華僑資源轉化型”“華僑貿易驅動型”“僑務資源導入型”“鄉村振興共建型”等發展模式,整合“企業家+民資+海智”和“基金、基地、基業”資源,建立新僑創新創業、海外雙創驛站、高校僑(留)聯、留學服務、留學人員和家屬服務等“五大聯盟”,為海內外僑胞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浙江“兩個高水平”建設營造環境、強化服務、搭建平臺。

長三角地區是非常有活力的地區,特別是浙江 ,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好於預期、高於全國、領跑東部,華僑回國投資首先要到浙江看看。


“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系列人物報道第70篇


“根魂夢”的尋根之旅

“我是誰,從哪裡來,又將去哪裡。”對在海外成長起來的華二代、華三代來說,這是一道從孃胎裡帶出來的人生哲學題。


作為僑務大省的浙江,在服務一代“老”僑的同時,如何團結凝聚起這些成長起來的華二代、華三代也是刻不容緩要面對的現實。

海外華文教育是廣大華僑華人尤其是華裔青少年學習漢語、傳承中華文化、保持民族特性的“留根工程”和“希望工程”。

這些年,浙江省僑聯每年夏天都會組織上千名華裔青少年回到家鄉學習武術、朗誦、書法、茶藝、國畫、等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今年的尋根之旅夏令營就組織了2300人,我們希望,華裔青少年在尋根問祖時,尋的不僅是‘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思鄉和懷舊,尋的更是植根於中國博大精深之文化的真生命和真精神的根。”希望他們能記住自己的家鄉,自己的根,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中外友好往來的使者。今年溫州肯恩大學的夏令營還得到了車俊書記的現場肯定。

“青年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年輕一代僑胞正在逐漸成為助力中國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現在浙江又恰是有海外留學或創業經歷的創二代普遍接班的高峰期,我們希望遍佈世界各地的青年僑胞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連小敏動情地說道。迄今,浙江省僑聯的尋根之旅夏令營已組織了一批又一批世界各地的華裔青少年回祖國、家鄉看一看。特別是今年以來,浙江省僑聯抓住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重要契機,在海內外開展了“親情中華•瑞福新章”青田石捐贈及展覽、“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赤子初心 僑浙70年”、中華美食團出訪、親情中華書畫展、全球僑胞共唱《我愛你,中國》等一系列紀念宣傳活動,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將“民族根、文化魂、中國夢”深刻植入海內外僑胞心中,凝聚起同心築夢的強大共識。

浙江僑務工作努力走在全國第一方陣

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在中囯僑聯的精心指導下,浙江僑聯建立大僑務工作體系, 以黨建帶僑建,在全國僑務工作中形成了鮮明的浙江特色。目前全省各類僑聯組織已發展到2100多家。

以基層僑聯建設為例,連小敏介紹,浙江省僑聯主動將基層建設融入大黨建工作格局,今年專門出臺了關於新時代加強僑聯繫統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於新時代加強僑聯基層基礎建設的實施意見,通過黨僑共建,有力推動基層組織由“建起來”到“強起來”再到“優起來”,形成了以各級僑聯組織為主體,以涉僑社團(海外僑社)和“僑家大院”為延伸,“一體兩翼、縱橫到底、內外聯動”的組織網絡體系,全面提升僑聯服務大局、服務僑胞、服務社會的能力,也得到了中國僑聯的充分肯定,所以全國基層組織建設現場會也即將在浙江召開。特別是今年僑務系統改革以來,在省委統戰部統籌下,通過開展“大僑務”工作試點,整合涉僑部門資源平臺,打破了原有涉僑部門的有形壁壘,推動建立起黨委統領、僑聯運作、各方協同的工作格局。比如麗水衢州的“大僑務”試點;嘉興市紅船服務聯盟整合了25 個部門的工作力量,為僑胞提供高效便捷化服務;溫州市僑聯在全國率先實現為僑服務“全球通”公檢法司全覆蓋,成功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海外升級版;台州市統戰部“鄉賢館”就把僑聯組織的“僑之家”進行統一納入,“僑家小院”建設做到了同步延伸覆蓋,金華紹興湖州舟山等各地的基層基礎都有很大提升,從而有效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


作為黨和政府聯繫海外僑胞、歸僑僑眷的重要橋樑和紐帶,這一年來,省僑聯帶領全省各級僑聯組織,牢牢把握凝聚僑心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的新時代僑務工作主題,深刻領會當好僑務工作“實幹家”和僑胞“貼心人”的工作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以涉僑機構改革為契機,推動僑務資源大整合、涉僑部門大聯動、基層建設大提升,努力畫好最大同心圓,團結引領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為高水平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浙江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僑界獨特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