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前沿资讯:“红牛”商标诉讼战拉开序幕,中国红牛首战失利

旷日持久的红牛商标案终于迎来一审的判决结果,只是这个结果令中国红牛有所失望。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红牛”)要求法院确认中国红牛对“红牛系列商标”享有所有者合法权益,并要求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红牛功能饮料的创始公司)支付广告宣传费用的全部诉讼请求。


多来年,就“红牛”商标权属问题,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国天丝”)与中国红牛之间是争夺不休,最终演变成了“近身肉搏战”。本月2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也做出了一审判决,其中包括中国红牛要求泰国天丝支付37.53亿元的赔偿款。


一审的判决意味着红牛之争从“口水战”升级到“诉讼战”。未来,红牛商标之争或许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前沿资讯:“红牛”商标诉讼战拉开序幕,中国红牛首战失利


红牛商标的历史


说到红牛商标的历史之前,我们先了解下红牛的历史。许氏家族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红牛创始人许书标先生的父亲出生于中国,后移居泰国。1993年,许书标先生特意选址家乡海南省,创立海南红牛功能饮料有限公司,将产品命名为“红牛”。首次向中国引进红牛饮料。随着红牛饮料的热卖,许书标先生及其家人(也就是泰国天丝的所有者),与严彬合作,于1995年共同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


红牛商标之争也是历史之争。1966年,许书标的工厂研制出一款内含水、糖、咖啡因、纤维醇和维生素B等成分的“滋补性饮料”,取名为“红牛”。1995年年底,华彬集团取得授权将红牛引入了中国。中国红牛品牌价值从1996年人民币5.5亿元,快速增长到近500亿元。


但是,从2015年开始市场上流言四起,传言红牛商标将于2016年到期,华彬与泰国天丝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除了合资公司的营业期限,双方还陷入了红牛功能饮料商标授权的“二十年”和“五十年”之争。


我们要搞清楚一种关系,就是“红标”商标的拥有者即权益方一直都是泰国天丝,而中国红牛是被授权方。双方之所以会有商标权属争夺之说,指的是中国红牛被授权年限是市场流传的20年还是更多。但是,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坚称,当年华彬在引入红牛品牌时,国家轻工业部、中国食品集团均白纸黑字留有存档,“授权期并非20年而是50年”。


因授权年限起争执,双方各执一词开始诉诸法律。从2016年开始,泰国天丝就一直起诉中国红牛,甚至起诉了红牛包装商奥瑞金。


前沿资讯:“红牛”商标诉讼战拉开序幕,中国红牛首战失利


华彬“首战”失利


在长达三年的红牛商标拉锯战中,泰国天丝始终是进攻方,不断向华彬方面发起进攻,要求中国红牛全面停产,并在中国市场推出新的红牛安奈吉和华彬方面对抗。而华彬方面始终处于守势,此次中国红牛向泰国天丝发起的诉讼被视为华彬方面的首次进攻,但从判决结果来看,华彬方面诉讼内容并未得到支持。


根据此份判决书显示,北京高院驳回了中国红牛对泰国天丝高达37.53亿元的索赔,且不支持中国红牛(华彬方)对红牛系列商标享有所有者合法权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院并未对商标归属一事作出判决,而是不支持中国红牛对第878072、878073、1289559等17个红牛系列商标享有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即驳回了中国红牛的诉求。


罗生门协议


我们留意到,在此判决书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为高院承认了“1995年合资合同的真实性”,而泰国天丝也承认这份协议确为真实存在.但是,在此之前,泰国天丝始终否认此份协议的真实性。


此前,红牛商标之战的重心曾一度落到当年严彬与许书标的协议。由于许书标的离世,导致许家并不承认严彬与许书标有关任何协议,在2016年红牛商标授权到期后,许家要求华彬集团停止生产和经营红牛的产品。但华彬方面始终坚持许书标在世曾与严彬签有协议,“授权期并非20年而是50年”。


前沿资讯:“红牛”商标诉讼战拉开序幕,中国红牛首战失利


案件还会持续进行,至于会不会出现新的结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