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商界·观察丨中静清仓徽商银行,杉杉接盘是捡漏还是兜底

【撰稿/孙涛 统筹/刘金】安徽省唯一一家城商行--徽商银行,成立22年来再次迎来股东大变更。



杉杉控股已于近期分别与Dragon Sound、Joy Glory、Superior Logic三家境外公司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加上其持有的7.31亿股徽商银行内资股,最终实控19.77亿股的表决权,占该行总股本的16.26%。


这些股权悉数来自于上海中静(实业)集团(下称“中静集团”)在今年8月清仓式的减持。如果成功过户,并取得相应股东资格,杉杉控股将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本次交易单价为6.98元,相当于1.28倍PE。中静集团在这笔交易中取得了超过121亿元的转让收入。陪跑18年不断增持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陷入经营理念的相互掣肘和互撕。中静系此番黯然离场给外界留下“英雄落寞”的悲壮身影;而宣称“纯财务投资”的杉杉控股刚刚减持了宁波银行,又要增持徽商银行,又被外界质疑为“鹬蚌相争”中捡漏,还是无奈做接盘侠来兜底?


不可否认的是,两次中断A股上市的徽商银行,已经开始自己第三次的IPO冲刺,回A进度表已更新,并在安徽证监局辅导下开始备案。


商界·观察丨中静清仓徽商银行,杉杉接盘是捡漏还是兜底


大股东清仓



徽商银行成立于1997年,是全国首家由城商行、城市信用社重组成立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城商行。


同年,中静集团与杉杉集团共同重组中静四海公司,作为共同投资平台,入股并受让1.41亿股徽商银行的股权。第二年,徽商银行再次进行规模达50亿股的增资扩股计划,后因股权变化超过50%、国企入股比例占70%、每股定价低于市场价超70%而备受外界争议。


中静四海仅仅获得3亿股,每股价格为1.35元,而此前徽商银行的股权拍卖价为5.05元。


2011年,奇瑞抛售2亿股徽商股权,中静集团通过休宁新华资管(中静新华的前身公司)将这部分股权收入囊中。


2013年,徽商银行在港交所上市后,中静集团继续通过中静新华在港注册的孙公司Wealth Honest,在二级市场不断进行增持。


通过近18年或明或暗的对徽商银行的资本加持,直到2015年9月底,中静系旗下的徽商银行股权终于超越安徽省能源集团,正式成为徽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持续投资徽商银行22年之后,中静系从今年8月开始,选择清仓减持,让出第一大股东的“龙头交椅”。


8月20日,中静新华将直接持有的2.25亿股被转让给杉杉控股,合计作价15.69亿元。目前该股份尚未过户。


此外,中静新华又与杉杉集团(杉杉控股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中静四海51.65%股权转让给后者,交易对价为18.82亿元。杉杉控股耗资34.5亿元,完成了对7.31亿股徽商银行内资股的实际控制,占该行总股本的6.01%。


除内资股外,此前中静新华还通过旗下3个100%控制的境外企业合计持有12.46亿股徽商银行H股。


港交所信息显示,前述股权被转让给3家不同的境外企业。其中,Dragon Sound、Joy Glory、Superior Logic分别受让了2.73亿股、5.32亿股和4.4亿股。


此番交易以6.98元的转让单价计算,相当于1.28倍PB(对应6月末徽商银行每股净资产)转让,中静集团合计一次性取得转让收入超过121亿元。


杉杉控股与上述3家境外公司分别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之后,随即取得了这部分股权的表决权,实际控制的徽商银行股份数量达19.77亿股,占徽商银行总股本的16.26%。


如果最终前述股权均完成过户,并取得监管部门核准的股东资格,杉杉控股将正式成为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


正常投资还是内有隐情



2005年12月,在安徽省政府主导下对省内城商行和城市信用社进行重组,正式合并安徽省内的芜湖、安庆、马鞍山、淮北、蚌埠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六安、铜陵、淮南、阜阳的7家城市信用合并组建为徽商银行,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亿元。


2013年11月,徽商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而此前徽商银行已经有多次登录A股上市的真实举动。


2015年6月,徽商银行向中国证监会递交IPO招股书申报稿,拟登陆上交所,发行不超过12.28亿股A股股票。孰料2017年3月发布公告称:本行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本行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中止审查A股发行。


2017年12月,徽商银行称,申请A股上市恢复审查已获中国证监会审批。排队不到两个月后,该行再次撤回上市申请,理由是仍需就相关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要求所涉及的部分事项与本行个别董事和股东进一步协商。


今年10月25日,中信证券发布关于对徽商银行进行上市辅导的备案申请报告。辅导工作预计将在2019年11月结束。


今年年初,徽商银行就披露了建议A股发行的方案。徽商银行表示,在成功实现H股上市之后,为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打造境内外融资平台,实现全体股东所持股票的流动性,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目前该行在努力推进A股申报,细节问题暂不方便回复。


根据2019年徽商银行中报,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静四海”)持有该行4.89亿股内资股。


8月29日,中静四海以从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资变更为杉杉集团100%控股。


截至2019年6月30日,徽商银行资产总额为10982.08亿元,负债总额为10238.20亿元。2019年1-6月,徽商银行实现营收153.10亿元,实现净利润49.20亿元。


截至2019年8月31日,合计持有徽商银行5%以上股份的内资股股东分别为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8.18%、7.19%、6.83%。


随着本次股权大变动,中静系与徽商银行的种种纠葛往事被再度提及。圈内人熟知,自从成为徽商银行大股东,中静系与徽商银行之间矛盾不断。


中静系试图利用大股东地位涉足徽商银行的经营,掌门人高央在2016年前后一面连番否认中静系与徽商银行(安徽省国资管理相关部门)之间存在控股权之争,一面又连续提出分红方案、优先股方案等,但中静一方提出的方案无一例外,全部被否。


业内人士分析,中静系作为大股东,成功逼宫徽商银行原掌门人李宏鸣之后,如今自己也“人和尽失。”


多年之争以2017年底李宏鸣的辞职而宣告“休战”。知情者表示:矛盾还是在的,而且牵扯到徽商银行的A股上市,双方互为掣肘的情况下,A股上市基本免谈。


如今随着中静系的退出,徽商银行回A重新被提及,似乎暗合了有关传言。


杉杉控股是较早涉足银行投资的民营企业之一。投资徽商银行前,在1997年作为创始股东发起成立了宁波银行,2007年实现上市,收益颇丰。2010年又投资浙江稠州商业银行。


2017年以来,杉杉持续减持宁波银行,截至今年6月末,持股占比1.81%股权;持股稠州银行7.06%的股权。


杉杉控股回复大白新闻称,此次股权变动纯属财务投资,总公司和子公司根据自己经营思路的正常资本运作行为。对于外界的揣测,认为过去的事情不会对本次股权变动产生影响。目前股权交割正在按照协议正常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