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娘家的美食就是我的乡愁

每次回娘家,总不忘早点摊前买一份正宗的霍州饸饹:

黄澄澄的面条,黑红色的酱汤,再佐以白色的豆芽、金黄色的炸豆腐、碧绿的小葱与香菜——

喝一口汤,鲜;吃一口面,爽!

娘家的美食就是我的乡愁

霍州地处山西,山西是面食的故乡,故霍州人亦嗜面,当然,更嗜饸饹面。

用普通的精粉再佐以盐和火碱,之后用清水和面,和成光滑的面团,取一撮,揉成长长的面剂,略醒一醒,便可以压制了。

饸饹床很普通,用杠杆原理制成,一边是圆圆的凹槽,一边是长长的杆,当人在杠杆一方用力时,凹槽下的圆眼里便会挤出面条来。

挤饸饹的圆眼有粗细多种,现多制成一枚枚和凹槽大小均等的圆片,可根据客户需求压制出粗细不等的面条,有五分细,八分细等多种。

娘家的美食就是我的乡愁

霍州饸饹好,很重要的一条是汤味足。

自外出读书到后来工作,我走的地方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了,大大小小,多多少少,吃的饸饹也不少,但能做出霍州饸饹的终是寥寥无几,原因便是那一锅酱汤。

话说这汤多用猪大骨熬制,又辅以自家产的特色面酱。用这种汤下出来的面,真是滋味甘爽,又口有余香。

记得读书时,每逢放假聚会,大家坐于桌旁,这时最难忘的便是人人点上一碗正宗的霍州饸饹。

娘家的美食就是我的乡愁

当那一碗饸饹放于桌上,不约而同地响起的是一阵“哧溜~”声,那是吮汤的声音;

之后便是大口大口地吃面,有的还再叫一声“老板,加一份面~”;

有的则是迫不及待的,囫囵吞枣般嚷着“再加十个丸子,卧一个鸡蛋~”

哪有什么天真淑女或绅士风流,此时此刻便都是吃货本相毕露……

娘家的美食就是我的乡愁

霍州不仅饸饹好吃,还有多样美食:

豆面抿尖,高粱面擦尖,土豆或豆角古垒,莜面鱼鱼……

娘家的美食就是我的乡愁

这些究竟是否是霍州美食,我也不确定。作为霍州的非“土著”居民,我对家乡的热爱,更多源自对家庭美食的热爱。

幼时,父母上班忙,我们姐妹总是由奶奶照顾。奶奶是忻州人,少小离家,和爷爷走南闯北,但做得最好的还是家乡美食。

而我所在的霍州矿务局,更是一个吸纳性很强的单位。仅我周围的同事,祖籍就分别有东北、河南、四川、内蒙……

所以,我所熟稔的霍州饮食里,就有东北的酸菜饺子,河南的面疙瘩汤,四川的辣子肉丝和水煮鱼等等。但要说舌尖上的最爱,还当数正宗的霍州饸饹及奶奶擅长的莜面鱼鱼。

娘家的美食就是我的乡愁

莜面鱼鱼是将新鲜的莜面用开水烫熟,和成面剂,用双手揉成类似饸饹的长条,当然,现在也有人用饸饹床代替手作的,但奶奶还是喜欢用手去揉,并说双手揉的更有嚼劲。

只见奶奶,拇指与食指,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无名指与小指,两两合并,各夹一小块面,手心中央还有一小撮面,双手合作,一次便是十根。

剩下的莜面头,奶奶还能把它变成小小的扁鱼鱼,用干净的梳子压上纹理,和之前揉的长鱼一起隔水去蒸,大火上锅七分钟便蒸熟,这时你会闻到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独有的莜面的香味。

娘家的美食就是我的乡愁

卸下笼屉, 食素的可以拌上西红柿和蒜泥茄子,食肉的可以拌上炖羊肉,用奶奶的话形容,那真叫“咬一口,'嗞~'一下;咽一口,'咕'一下”,酣畅淋漓处,惟吃的人才可意会。

是啊,如此种种,便是家乡美食带给我的解不尽的诱惑,放不下的牵挂。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说: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娘家的美食就是我的乡愁

是啊,故乡于我,如磁盘与指针,根深蒂固。当然,同时根深蒂固的,还有那家乡的美食,舌尖的诱惑。

武晓磊,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第三中学教师,好读书,爱写作,亦喜旅行记游及舌尖美食。

投稿邮箱:laojiashanxi@qq.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