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什麼是天坑?

天坑(tiankeng)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巖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等非凡的空間與形態特質,發育在厚度特別巨大、地下水位特別深的可溶性岩層中,從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100米,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或者有證據證明地下河道已遷移)的一種特大型喀斯特負地形。

什麼是天坑?

2016年3月3日,科考人員進入廣西河池市東蘭縣深400米的罕見天坑探險。

2016年11月25日,陝西漢中發現罕見大規模天坑群,其中天坑49處(超級1個、大型17個、常規31個),直徑50-100米的漏斗50餘處,洞穴50餘處,其它如峰叢、窪地、石林、地縫、峽谷、湖泊、石芽等岩溶地貌景觀60餘處。其中最大口徑達520米(鎮巴三元圈子崖天坑)。

天坑是一種分佈在喀斯特地區的特殊的地質景觀,因地下溶洞的頂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天坑的成因大多分兩種,大多是塌陷型(廣西樂業天坑群等),罕見的是沖蝕型(重慶武隆後坪沖蝕、天坑群等)

什麼是天坑?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時具備六個條件:

一是石灰岩層要厚。只有足夠厚的岩層才能給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空間。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氣帶(含氣體的岩層)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這樣地下河的流量和動力才足夠大,足以將塌落下來的石頭沖走。

五是岩層要平。從天坑四周的絕壁看就會發現,岩層與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層層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樣,只有這樣的岩層才能垮塌。

六是地殼要突起。地殼的運動就會給岩層的垮塌提供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