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廣州首座公園綠道垃圾分類科普展館南沙揭牌

<table> 廣州首座公園綠道垃圾分類科普展館南沙揭牌

300餘人在南沙蕉門公園綠色奔跑。

/<table><table> 廣州首座公園綠道垃圾分類科普展館南沙揭牌

廣州市首座公園綠道垃圾分類科普展館。

/<table>

1月12日上午,廣州南沙區在蕉門公園隆重舉行“分類新時尚、南沙再出發”——南沙區蕉門公園綠道垃圾分類宣傳體驗基地開幕式暨綠色樂跑活動,標誌著廣州首座公園綠道垃圾分類科普展館在南沙揭牌,30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近年來,南沙區按照相關部署,全力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新年伊始,南沙區舉行蕉門公園綠道垃圾分類宣傳體驗基地開幕式暨綠色樂跑活動,就是為了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繼續在新的一年裡全面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各項工作。

首個公園綠道體驗基地助力綠色環保實踐

當天,300餘人在南沙蕉門公園綠色奔跑。蕉門公園位於南沙區蕉門河兩岸,依蕉門河而建,為綜合型帶狀公園。地處南沙城市中心,被稱為南沙的“城市客廳”,近幾年南沙區開展蕉門公園提升改造,蕉門公園成為南沙城市公共空間一張靚麗風景名片。

蕉門公園綠道垃圾分類宣傳體驗基地由一座科普展館、一條環河綠道組成,將垃圾分類宣傳與公園景色融為一體,是南沙“分類+”模式的一項創新舉措。

其中,科普展館位於蕉門公園內,是廣州市首座公園綠道垃圾分類科普展館。展館以垃圾分類為主題,採用第一人稱“我”代替生活垃圾,從“我從哪裡來”到“我現在是什麼”再到“我的華麗變身”,融入科技元素,集科普宣教、趣味互動、環保手工製作展示為一體,引導參觀者瞭解生活垃圾的產生、分類收集運輸、分類資源化處理的全過程,在探索體驗中深入瞭解垃圾分類工作模式,促進參觀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綠色環保實踐。

環河綠道是蕉門公園的特色園林道路,是南沙城市客廳的重要組成部分。綠道全長3.8公里,環繞蕉門河兩岸,是眾多跑步愛好者和廣大居民群眾的活動場所。綠道沿線精心設計了各種垃圾分類公益宣傳及互動遊戲,使在公園綠道上休閒、跑步等低碳生活與垃圾分類宣傳有機融合。

綠色樂跑致敬分類新時尚打造“南沙再出發”宣傳品牌

垃圾分類綠色樂跑活動,是南沙區精心打造的分類宣傳品牌活動,堅持以“分類新時尚,南沙再出發”為主題,通過組織全年綠色樂跑系列活動,推動垃圾分類宣傳發動到機團單位、發動到社區農村、發動到公司廠企、發動到學校家庭,促進廣大居民群眾參與垃圾分類實踐,實現垃圾分類引導低碳生活新時尚,垃圾分類永遠在路上。

樂跑活動啟動儀式上,300多名代表按四色分類分成四個組團沿賽道一路奔跑。全程樂跑路線,共設置了8個有關垃圾分類的互動遊戲打卡點,垃圾分類和綠色環保的理念貫穿活動始終,“環保大灌籃”“袋走垃圾”“垃圾分類達人秀”等趣味遊戲讓樂跑者親身體驗垃圾分類實踐,一些帶小朋友參加活動的家庭更是玩得興高采烈,垃圾分類宣傳高潮此起彼伏。

據悉,南沙區將依託蕉門公園綠道垃圾分類宣傳體驗基地,積極倡導綠色樂跑的低碳生活新時尚,持續開展“分類新時尚、南沙再出發”系列主題宣傳活動,推動分類宣傳專業化、常態化、全覆蓋,不斷提升全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實現“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工作目標。

全面實施定時定點打造垃圾分類“南沙樣本”

2019年,南沙區城市管理局突出創建“更乾淨、更整潔、更平安、更有序”南沙城市環境秩序新常態,深入推動城市管理“精細化、品質化、規範化”。

結合“分類新時尚、南沙再出發”的新要求,南沙區城市管理局制定垃圾分類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區、鎮(街)、村(居)三級垃圾分類聯席會議制度,推動33個社區全面建立與垃圾分類對接的社區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指導各鎮(街)增加專職人員配備,不斷增強分類工作力量。當前,全區垃圾分類志願者共690人,定時開展垃圾分類志願服務。

南沙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南沙將狠抓垃圾分類工作不放鬆。一是全面實施定時定點。確保定時、誤時投放點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便民美觀,適時引入智能化分類設施,並做好配套相關服務。以社區(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為切入點,實現100%小區定時定點。二是鞏固提升示範創建。打造示範點,加大宣傳覆蓋、運營管理,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垃圾分類模式。引進高品位規劃、高科技設備、高成效運營,全力打造垃圾分類南沙樣本、示範亮點。三是深入強化宣傳培訓。堅持每月開展1次“再出發”系列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指導鎮(街)每週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四進”活動。充分發揮專項平臺作用,針對垃圾分類各個環節實操人員,進行不同類別的技能培訓。四是不斷完善收運處理。指導各鎮(街)科學調配,配齊配足分類收運車輛和隊伍,積極推進再生資源回收系統與環衛收運系統“兩網融合”,探索研究全區有害垃圾集中收運、貯存、處理工作。

南沙區城市管理局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