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加班加点生产的口罩都哪里去了?为什么很多地方还是买不到?

蜘蛛侠吉林


首先,我们得正面理解这个问题。疫情面前,我们不能太过自私。因为我们知道武汉疫情严重,许多口罩都是外国捐赠。而我们国家也给我们在第一时间做出了人文关怀,那就是宅在家里。

到现在为止,好多地方都开始了复工,这也是在国家允许下开始的,那么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国家,一定能战胜这场瘟疫,那么随之口罩就会不那么紧张了……



YANNI


我以前在口罩厂上班,大部份口罩都是出口的,虽然现在疫情的原因可能不能出海关,但是大部份厂家是做不到免费捐的,前段时间看抖音有个人收购越南的一个厂家,口罩只买3毛钱,我只能说人家是大义,爱国人士,(当然我也爱国[加油])我们那时候做一次性的口罩记件工资都是8分钱一个 ,还有其他工序记件工资没算呢,原材料 厂房租金 水电 税务等等;还有免费捐的也是家底厚的少数,据我了解我以前上班的口罩厂也有一万多人的厂都没有开工,就算开工了所生产口罩也不敢卖贵,卖贵了吧说哄抬物资,卖便宜了人家工厂要生存,还要以医护人员为先,大部份商家是屯了口罩的 现在谁敢拿出来卖,我家是重灾区湖北,从封城起到现在都没买得到过一个口罩,我家6个人,还只是村里发了6个一次性的口罩,出去买点菜就要用一个,只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吧!


淑女不跳舞4


作为一名在临床工作的妇产科医生,面对此次疫情口罩紧缺原因,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最近每天接待的患者中都有人问我为什么医院不卖口罩?

我的回答很简单,作为一名每天接触患者的医生,我的口罩已经一周没有更换了。因为医院物资紧缺,我们必须保证比我更一线的医务人员安全。

我们医院的口罩除了最前线的人员其他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将口罩放在紫外线下,统一消毒然后反复使用。

加班加点生产的口罩都哪里去了?为什么很多地方还是买不到?

以我们医院为例,因为是基层医院,我们有入户消杀及调查的工作,无论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抑或是确诊及疑似的接触者,我们均需要入户做流行病学调查及消毒。

在这个过程中司机、消毒人员、医疗调查人员、医用垃圾处理人员等等除了戴口罩外,还需要穿防护服、防护靴、佩戴护目镜等等全套装备。而每更换一家所有装备,便需要全新更换。因为没有人能预知哪个接触者或者疑似病例,最终会转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以5人小组,每天消杀7户来计算。仅此一项工作每天口罩的需求量至少35个,若中间出现口罩污染,破损等现象需求量则随之增加。

而这个数字根本就没有包括日常接诊和医院的常规工作。

我们只是众多基层医院中普通的一个。若是一线直接接诊及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医院,防护用品使用量将更大。因此,在疫情之初由于防护物资匮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医护人员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生理期不敢更换卫生巾等新闻,因为所有的这些动作都意味着全套防护用品的重新更换。

即便是医务人员如此节省使用,医用口罩到期或污损也必须更换。

二、口罩寿命有限

一次性口罩常规使用时间4个小时,即便我们在节省使用,全国14亿人口的基数,也导致口罩缺口巨大。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众多

迄今为止,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达六万余人,因此,光疫情的最前线,口罩及其他医用物资的消耗量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保证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因为一线若物质缺乏,势必导致疫情失控,其后果将无法估量。

四、生产能力仍然有限

我们目前常看到报道,某某工厂可以日产防护服几千套、口罩几万只,单看产量似乎很大,但对于6万多病人、及数量庞大的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人员及14亿人口来讲,则显得太过渺小。

这就是为什么加班加点的生产口罩,却供不应求的原因。也许我分析的并不全面,但无论如何,随着疫情被逐步控制,随着国家应对力度的加大,随着新的生产线纷纷上马,也随着万众一心,这个问题将最终得以解决,我们也将最终回归正常生活。



妇产科医生毕一鸣


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现在疫情紧张,口罩成了紧俏商品,在市面上确实很难买到,或者是根本就买不到,那么这些口罩都上哪去了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吧。

1,人口太多。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每个人一天用一支口罩的话就需要13亿支,虽然我们国家是口罩生产大国,占据全世界口罩生产的半壁江山,但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2,优先考虑重灾区和医院。作为医院的医生护士,他们直接接触病人,他们的危险性要比我们平常人大得多,国家优先保证医院所用,这个决策是对的,我们都应该理解,从新闻当中我们也知道,现在有很多医生护士因为抢救病人而自身感染殉职,他们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3,部分口罩生产厂家没有复工。因为疫情紧张,各个地方封闭,不让人员流动,导致很多口罩生产厂家不能够复工投入生产,这也是导致口罩紧张的一个原因。

4,个人囤积。我们都知道,口罩的价格是是十分低廉的,在平时,一只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仅几毛钱,当疫情发生以后,很多人突击购买,反正也不贵,由于少数人这样抢购,导致口罩脱硝。

总之口罩紧张也是暂时的,现在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着部分口罩生产厂家的进一步复工生产,口罩的产量会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疫情逐渐解除,对口罩的需求量也会逐步减少,口罩紧缺的状态也会得到解决。

最后祝大家健康,让我们共同战胜疫情,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骄然


加班加点生产的口罩,但是现在个人很难买到,我说下我的看法。

1,口罩产能问题。2019年全年口罩产能45亿只,如果全用于这次疫情,按照14亿国人人每天一个口罩计算,2019全年的口罩产量才能支持3天多!更何况口罩存在有效期,商家和生产厂家订货的时候都不会备货太多!

而且,口罩的原材料也是比较稀缺的物资,原材料中熔喷布尤为稀缺,原来熔喷布的市场价格为1.8万元/吨,现在价格已经上涨到了2.9万元/吨。采购、运输都是个大问题

2,一线地区人员优先供应。以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为例,武汉人口1400万人,按照每人每天最少一只口罩来算,仅武汉一个城市,也是日均超过1000万的需求。这其中还不包括医护人员使用的口罩!作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下,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保证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和工作开展,为他们提供大量充足的口罩等医疗物资是必要且需要的。我们对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

3,很大部分口罩生产商没有复工。截至今日,因为疫情紧张,仍有很多地区封闭,甚至是路口封闭,从一条街这头都无法去另一头。工人无法到岗,原材料无法运输等问题,导致很多口罩生产厂家不能够复工投入生产,这也是导致口罩紧张的一个原因。

目前,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各省各地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越来越少,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待至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我们终将热情相拥!


齐刘海的大丸子


加班加点生产的口罩都到哪儿去了?

我想就我所了解的谈谈看法,首先口罩在疫情发生之前对于大多数并非必需品,需求限制了产能,从原材料到口罩厂家到经销单位都在一个固定产销量上,包括医院别说N95,哪怕是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储备都不会多。

我在医院工作,从年前二十八到今天,口罩领用规定是上班时间一天一个,轮休自己解决,你可以看出有多紧张了。另外口罩不是开机生产就能上市,还有十四天材料处理时间,开工还面临人员不足,设备采购安装扩大产能,上游原材料不足涨价等等问题,另外原材料涨价十倍,人工物流成本增加,正规销售企业面临口罩涨价重罚,不涨又亏本的尴尬局面,这也是正规渠道购买难现实存在的原因。





十年饮冰x


我觉得一是直接送去医院等需要防护的地方,二是让卖家直接通过渠道囤货了,三所以到我们平常买家要么买不到要么直接高价买了,真的真的是一罩难求啊,前两天好不容易高价200买了50个白色一次性医用口罩,还被儿子吐槽为啥不买蓝的,粉的或黑的[捂脸]我太难了!!!


用户62030820875


不知道你在哪里,武汉现在可以在网上预订附近药店口罩的,每次可以预订50个。在微信医疗健康里面预订




晨妈燕子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随着疫情的蔓延,口罩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

如果人人都在用,每天还要更换,面对这么强大的刚需,短期内供给跟不上也在情理之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全力以赴克服种种困难,推动生产企业加班加点恢复产能。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产量达到一天800万只以上,复工复产面达到了40%,但要看到,恢复乃至扩大产能毕竟需要时间。我们除了国内的生产,也在推动国际采购,以满足全国疫情防控需求。


潮闺蜜


口罩是保护人们的武器,是保护医生的盾牌,近期复工复产口罩数量暴增。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随着疫情的蔓延,口罩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现在连偏远农村地区的群众都开始戴上口罩,如果人人都在用,每天还要更换,面对这么强大的刚需,短期内供给跟不上也在情理之中。国家推动生产企业加班加点恢复产能。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产量达到一天5.7亿只以上,复工复产面达到了40%,但要看到,恢复乃至扩大产能毕竟需要时间。我们除了国内的生产,也在推动国际采购,以满足全国疫情防控需求。

为什么还有很多群众买不到口罩?

面对疫情快速蔓延,每多生产一只口罩,就是为百姓和医护人员多一重安全保护。由于春节停产放假,相关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工人返乡、原料停供、物流停运。临时召回员工复工复产,乃至紧急扩大产能,要解决资金、工人、原材料供应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需要一个周期。此外,还有多种非生产性因素制约口罩的供给。比如铁路调整部分线路、一些省际交通停运带来的物流配送问题。比如这些口罩生产企业所在地陆续出现疫情。地方政府纷纷进行大量采购,向外调度的量在减少。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了国家防控物资临时储备制度,对重点生产企业的物资直接调配,努力做到全国一盘棋,尤其是确保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防疫一线地区的供应。随着近期口罩产能的逐步恢复渐渐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