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的人批判孔子和鲁迅,请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壶懃


孔子和鲁迅作为两千年前后、文化领域的两位杰出的代表,被人尊敬、认可;同样被人否定、批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人的思维本来就是多元化、多角度的。

孔子用一生的理论和实践,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正确的认识主观和客观;如何修身做君子,又如何做官为国家,凡是一个人能够面对的各种情形,孔子都给了我们答案,我们尊敬地叫一声“万世师表”是非常应该的。

从汉武帝始,儒家正式成为中国人思想的根基,并且源远流长,可以说,我们的骨子里都流着儒家的血,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它,否则就是忘了本,就是虚无。虽然说,自从程朱理学以后,儒学禁锢了人的思想,成了封建帝王管理国家的工具,但人人遵循这大一统的理念,中华民族的稳定性大大增强,这也正是儒家的价值所在。

鲁迅作为一介文人,能够在新旧文明、中外文明、黑白文明交汇的那个年代,始终关注人的灵魂深处,关注我们所处的困境与出路,是难能可贵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家。虽然在某些话语和行为方式上,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其良苦用心和出发点完全应该得到所有人的肯定。

孔子和鲁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古今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改革派,其耗尽终身力气、为使个人与社会变得更好一些,这种精神万古长青、值得钦佩。


清风明月品国学


怎么能把孔子与鲁迅放在一起呢?孔子的思想是地地道道地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而鲁迅的思想则是完全彻底地为被奴役被压迫的人民呐喊的思想,二者泾渭分明,水火不容,有着本质的区别,批判也好,赞扬也罢,只能选其一,放在一起定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傲雪148881552


允许众人对任何事,任何人进行批判,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社会文明在批判中进步,在批判中纠正方向,在批判中弃其糟粕,整个社会也在批判而生机勃发。试想,一个没有人敢质疑,没有人敢提出不同意见的社会氛围是多么可怕[震惊]!龚自珍尚知“万马齐喑究可哀”!

但是我们也得明白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你以进化了两千年的思想去批判一个处于动荡杀伐、民不聊生时代的学者,有点过分了吧?有种你去哪个时代试试,不见得有活过会批判的机会[我想静静]!而且孔子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培养了一大堆当时的旷世奇才[紫薇别走],施一公能比吗?而且他老人家还活过80多岁,绝对人生大赢家!!!鲁迅以优渥的家境,金子招牌的文凭,尚能弃医从文 ,敢“直面淋漓的鲜血”以唤醒麻木沉睡的国人,实乃大英雄也[赞]!换着你我[可爱],是不是会开个医馆卖人血馒头,或者屁颠屁颠跟着鬼子做翻译去了[汗]。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乃至世界2000余年,现在仍然有教化民众、约束言行、建立公序良俗、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绝对是如泰山之重。当然,以现在的观点看儒家思想中也有忠君事主,君臣纲常的糟粕,有可批判之处,但决不能棒杀[紫薇别走]!鲁迅的思想在那个黑暗的年代,给国人点起了一个火把!可能我们的电灯比火把亮多了,你可能批判火把不环保,可当时没有人为黑暗中的国人点亮电灯啊[流泪]!

在批判中传承,在传承中批判,社会才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蓬勃发展。但我们如果拿着批判的棒子乱舞,不加思维和选择的打砸,那可能是污蔑[发怒],要负法律责任[恐惧]。



清风明月介入医生


首先,再伟大的人物都会有他的反对者。

所以有人批判孔子和鲁迅一点也不奇怪,历史地位不高的人既使受到批判,也没有人关注这件事情。这也足以说明孔子和鲁迅的地位之高。

其次,人为什么会喜欢批判?

1、无知者无畏。有人会批判孔子和鲁迅,但是你问他孔子的思想是什么,鲁迅的思想又是什么,他可能是说不出来的。如果我们能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升级到“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么这就叫认知升级了。但是很遗憾,95%的人都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为了批判而批判。人是有从众心理的,特别是对一些负面的信息。当有人看到别人在批判的时候,他就会为了批判而批判,最后都成了乌合之众。现在的网络暴徒也是这个原因。

第三,批判孔子和鲁迅的可能原因。

1、孔子被批判有一些历史的原因。在中国近代,发生了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等一系列事件,但孔子思想的光辉一点不会受到影响。我经常听有的人说孔子的思想迂腐,但是你问他哪些思想迂腐,他是一无所知。或者说他说了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就像有的人说老子思想应该批判,但是他又不懂老子在讲什么,或者说他对老子的思想完全搞错了,这就很搞笑了。

2、鲁迅的性格导致得罪了不少的人。但这也是鲁迅可爱的地方,如果鲁迅不是这样刚直的性格,也写不出那样像刀一样锋利的文章。就是因为鲁迅的文字太犀利了,所以有些人读完之后感觉太痛了,那就是因为说到了自己的心里。当然如果没有读懂鲁迅的文章,对那一段特定的历史的认知是有严重缺陷的。

第四,我们向孔子、鲁迅学习什么?

1、很显然,孔子教给我们的是君子之学,圣人之学,就是成君子,当圣人的学问。如果你不想当圣人,至少也要成为一个君子。那读物孔子的思想著作《论语》,就可以让你更快的成为一个君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关于学习,以上几句话,哪一句不是醍醐灌顶呢?

“君子不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关于君子之道,如果你没有读过孔子的以上几句话,你怎么可能成为君子呢?

2、鲁迅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面镜子,我们看鲁迅的文章就是对着镜子照见真实的自己。如果我们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那我们的人是有缺陷的。鲁迅的文章写的是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劣根性,那我们现在好多人不也一样有吗?这就是学向鲁迅学习的意义。

第五,我们的学习观。

纵览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每一个时间段真正能称得上伟人的少之又少,孔子和鲁迅都是他们那个时代伟人中的伟人。孔子不仅是他那个时代的伟人,应该是中国5千年历史上都是伟人中的伟人,这一点不容置疑。相信鲁迅也可以经受更长时间的考验。

我们让自己成长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向那些伟人学习,如果我们不认为孔子和鲁迅是伟人,那你认为谁是伟人呢?你总归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的合适的学习对象,也未尝不可。

最可怕的就是无知者无畏,迷失了自我。


知行合一时


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价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屁股决定脑袋,孔子是封建制度的卫道士,理应受到先进思想的批判。

鲁迅先生是反封建的斗士,自然也会受到维护封建思想的不悦。我在十四五岁即拜读过先生的文章。万分喜欢先生的思想和为民呐喊的正义之声。推动社会进步,先生功不可磨,先生的思想,永照后人前进的方向。做为中国人,为有先生这样的文坛巨匠,深感万分荣幸。


一帆风顺永远开心


感谢提问者的精心提问,感谢头条官方的信任,邀请小编回答这个热点的问题!小编先抛砖,目的是引各位的玉,欢迎各位也热心作答!

小编自小以来喜欢看书,喜欢研究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化,尤其是各种杂七杂八的书籍,所以对于近现代作家还是有一点点的研究,当然比起那些专业研究的朋友水平低多了,所以对于有的人批判孔子和鲁迅,请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小编以前思考的时候也有不少心得,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下面看我分享分享心得:

从汉武帝废黜百家争鸣、独尊儒学到程朱理学的终结,这些人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儒学。也可以说,这些人用不同的思想来对待儒学的不同立场,并使儒学的宣传广为人知,使人们把儒学视为真理。

这件事谁错了?是孔子吗?是儒家思想吗?不,是汉武帝用儒学控制人民。程昊、程毅和朱熹认为他们认识到了儒家的真理。他们的错误和孔子有什么关系?孔子不应该提出儒家思想,还是孔子不应该存在?错的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与孔子无关。

因此,没有人有资格从自己的立场批评孔子和儒家思想,没有人有资格。人的思想不同于人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没有被人们充分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错的是,这些人学儒学是错误的,他们理解孔子和儒学是错误的。

因此,请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责怪孔子。那些没有真正学习和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人没有资格评判孔子和儒家思想。

至于鲁迅,虽然对他的讨论没有停顿,但对他的评价基本上是正面多于负面。鲁迅毕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作品都被用作中小学的教材。总之,如果鲁迅的贡献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今天就不会受到尊重,但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鲁迅虽然对文学和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有许多缺陷。比如鲁迅喜欢骂人,经常把别人骂成狗。

鲁迅也许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但由于他的伟大成就,他无法掩盖自己的其他缺点。其直接结果是人们对鲁迅的误解甚多,要么只看到他的缺点,要么只看到他的贡献,从而形成了两个极端,而忘记了鲁迅也是一个人,他总是有利有弊。只有树立这样一种相当的心态,才能正确认识鲁迅。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的人批判孔子和鲁迅,请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热点问题的的一些简单的看法,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意见的小伙伴欢迎下方留言,请不吝赐教,小编感激不尽,必定予以回复,谢谢各位阅读!


野狐禅师的孤读空间


发表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谁又认识中国几多?又读过几本孔子原著?真得读懂了吗?鲁迅全集读了几本?读懂了吗?

扪心自问,自己与这二位伟大的教育家相差几何?动不动就拿来评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是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否定和排斥,这是西方排华势力要干的事。


诗影镜衣单


对于孔子,对于鲁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剖析他们的思想、精神及人格方面的优劣、影响是必要的重大的文化命题。

孔子之后,对孔子的推崇就开始了,孔门弟子,代代崇孔播孔,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策略,以后崇孔几乎成为历代统治阶级的必然选择,是封建王朝维持统治,教化人心的最大手段,孔子是万世师表、至圣先师,这也是客观的事实。

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思想意识的落后,有识之士追根溯源,似乎发现源头在孔子那里,所以,五四启蒙运动,发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呐喊,至此,孔子思想被彻底否定了!但是,五四一代人是有一些矫枉过正的,完全彻底地否定儒家思想、打到孔子,这是切断了文化传统的根,其实是危险的,盲目的。

今天的中国人再彻底否定儒家思想、践踏孔子,说穿了,是文化虚无主义者 。批判儒家思想、研究孔子,不能一脚踢开,再一把火烧光,一个民族,把几千年的文化的根基传统抛弃了,这是非常愚蠢危险的。你连自己的祖宗都挫骨扬灰了,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回答不了!

研究批判都可以,不能完全否定!对孔子是这样,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同样是这样。

有的人批判鲁迅,也是完全地攻击、否定,这些人也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者,他们只是愚蠢而已,既不愿静下心读鲁迅,也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就是为了否定而已,破坏了再说,尊重不愿,研究无能,这些人不值一驳。

历史是很奇怪的,五四时代,鲁迅批判儒家孔子,今天的人连孔子、鲁迅一并虚无,只能说,非常无知。

研究批判,实事求是,继承发展,应当是最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做法。


青霞人文


孔子和鲁迅不可同日而语。孔子是维护封建王朝统治服务的御用工具,维护封建王朝君权,欺压的是老百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刑不上大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统治人民的卑鄙无耻的手段。鲁迅是反封建的斗士,积极支持五四运动和打倒孔家店的行动。在鲁迅笔下小说如《孔乙己》《风波》《把Q正传》等都是反封建的战斗檄文。鲁迅是中国革命前进中的闯将,他不但是伟大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对敌人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隐形的翅膀256142117


每个时代和背景都不相同,每个人物在当时或者后世能被人传颂,他定然有过人之处。

鲁迅还好一些,他毕竟是近代作家,生平和事迹比较清晰,我们还有有迹可循。无论怎么说,鲁迅也是人类,他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他的出生以及经历有关,有他的独到可取之处,也可能有不符合当下人们的眼光和观念。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下了自己的看法和言论。他以深邃的文笔和冷峻的眼光看待当时的世界,他可能是不快乐的、也可能是愤怒的。但能有这么多的人追崇和认可,必然有他符合人们认知的地方,或者引起共鸣的言行。

既然是人,他就是立体的。他不是圣人,他也做不到不食人间烟火。他更不可能完美到纯粹,被人批判也是正常的。

有人批判他,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同的见解。有人批判他,是因为他是名人,骂名人的人自己容易出名。最可悲的是第三类人,他听到其他人的批判言论,就跟风追随,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纯粹是盲目跟风。

至于孔子,中华古代少数由人成圣的学者。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学说自由。法家墨家、兵家杂家、道家儒家等等。这些人著书立说、开宗立派,或者希望思想言论流传于后世;或者希望能安民济世;或者希望能够身披紫袍,一夜富贵。

孔子能被后人铭记并且影响中华民族至今,有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也有后世学者为了引人信服把自己的言论假借给孔子。也有历代君王删减和增加。

毕竟年代久远,仅凭一些典籍笔记就证明是某人所说,只能是臆断或者是极大可能是,但无法成为绝对。

同理,儒家言论有它的思想性和可行性,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和封建性。作为现代文化人,是融合古今中外众多思想学说、再结合成长经历而形成的三观。这种观念当然是先进的,或者是符合当下社会背景和人文言论的。

学术当然允许批判,允许不同的声音来对证推敲。如果能在圣人名人言论里找到瑕疵,当然是值得炫耀的。问题是,在你炫耀的同时,你自己又立出了什么言论学说?你为这个领域又做出何种贡献?

一个仅靠批判别人而自己又无所建树的人,是值得我们思量的。这类“差评师”般的人物,才更应该被公众所批判!

同理,客观的、理性的质疑和批判是学术必须,不同的角度和审视,才更能发现局限和不足,也更能提升人们的眼界和思想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