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公婆早起給兒子兒媳做早飯,是孩子不孝順嗎?你怎麼看?

許熒熒


這是一個好相處的婆婆,對她好一點,他愛他的兒子,兒媳,是一個用心的人


yang明雪


現在中國大部分的公公婆婆都會很疼兒子兒媳婦,一方面女性地位確實是有所提高,但是身為兒媳婦不能任意妄為,要心懷感恩,我很感謝我有這麼疼我的公公婆婆,為兒子買房,我們還房貸,農村人拿35萬首付很不容易的,每次回家雖然一年只回去兩次(十一跟過年)她們總是給我們錢幾千不等,冬天回去,為我們燒洗腳水,生火爐,做好吃的……,把最暖和最好的屋子留給我們,他們的愛是不求回報的,為人父母為子女傾其所有,而子女不能任意妄為,揮霍父母給我們的愛。

每次父母為我們早起做飯,雖然平時並不吃晚飯,也是要吃上一些的,我們做不到跟父母一起起來,可是不能睡到日上三竿。彼此心疼,我們的生活才能越來越好的,跟處對象一樣,一味索取,必會山崩瓦裂的



津津的生活日子


這個事情並不能說明什麼!就像我奶奶今年87歲了,她因為背駝不能直立走路,去哪裡都要拄著拐扙。只要是天不下雨她就要出去幹活,她生育了四個兒子,三個女兒,兒孫滿堂,都是到了享福的年紀,家裡所有人都叫她不要出去幹活,在家看看電視找人聊聊天過日子就行了,但是她就不聽。其實她為什麼寧願出去幹活也不願呆在家裡,是因為奶奶出生的那個年代生活非常堅苦,年幼的時候沒得吃,成家之後又要養育7個兒女,如果不去幹活拿什麼養家餬口?所以奶奶沒月沒日的幹活,幾十年來一直習慣了這樣生活,你叫她改變基本沒有可能。所以你就會明白她為什麼不能閒下來。只能說奶奶要出去幹活,去菜地拔下草,打理一下菜園,讓她做些簡單的事。爸爸叔叔姑姑他們平日裡都很關心奶奶,在生活上都照顧很周全,孝順並不是說什麼都不讓她做,而是是知道她需要什麼,我們去滿足她。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做到和諧生活共處是最好的!這就是我的看法。


客家妹在城市


大多生活在一起的,基本都是老人起的早,並做早飯。

並不能說孝不孝順!

我在農村老家還見過,剛結婚的小兩口不願意起床,作為婆婆的當著大街上街坊們的面,瘋狂的砸門叫他們起(農村都是獨立的院子),還罵罵咧咧的!

你覺得婆婆這種作為,有長輩的樣子嗎?

你知道她的動機是什麼嗎?

(街坊們一再勸阻,孩子們不想起就讓孩子們睡,餓了就去吃了。婆婆仍不依不饒)

難道,這樣的老人就不需要孝敬嗎?


吆呵天怎麼又亮了


那是父愛母愛,父母心甘情願為兒孫們做早歺,好好享受那份溫情。

我堂姐去世了,每年暑假我都會帶孫子回來在外甥女家住一個星期,為她們買菜做飯,早上起來下好麵條,一人打一個雞蛋,外甥女婿邊吃邊說,家裡有媽媽的味道,我們每天都是在食堂吃饃頭稀飯,說得我眼淚都出來了。

她爸娶了個後媽,從不管她們,小外甥女生小孩,做月子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和寶寶,那時我兒媳剛好也要生了,我也沒有時間回來照顧她們,到現在我都覺得對不起她們,每年暑假回來就叫她們把小孩送到我家來。

她後媽原來說,身體不好,怕吵(那時才50多歲)去年她兒媳要生小孩,提前一個月就去照顧兒媳,回來後,做一大桌菜叫倆個外甥女去吃飯,問她們好不好吃,說兒媳說她做的飯不好吃。

現在兒子,兒媳,孫子都在家裡也沒說身體不好,也不怕吵了。

我跟外甥女說,你們自己照顧好自己,只要她把你爸爸照顧好就行,她也沒義務照顧你們。


飄155625715


看問題能不能多往好的方面想一想啊!

看到公婆做飯,就是兒女不孝順?

怎麼不想想孩子上班多辛苦,當老人的疼愛兒女呢?

看到兒女自己帶孩子沒人幫,就一定有個甩手掌櫃的婆婆?

怎麼不想想是兒子媳婦心疼老人,怕累著他們呢?

看到丈夫做飯,就說媳婦不賢惠?

怎麼不說男人愛惜自己的女人,主動分享家務呢?

看到媳婦做飯,就說丈夫大男子主義?

怎麼不說媳婦體貼丈夫,為他當好後盾呢?

這世界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壞,有些壞,真的只是你的想象。

我是南風姐,非著名暴躁情感解決專家。


南風情感


年輕人,創業苦,晚加班,早難起,做父母,疼兒女,儘自力,做家務,讓兒女,休息好,聚全力,去拼搏。

兒女們,須知足,常懷恩,謝父母,常日裡,多問候,家和睦,萬事興。





頑皮的小老頭


一個早飯而已,實在沒有上升到不孝順的地步。

如果兒子成年卻沒有娶媳婦,題主還會問是否不孝順嗎?

如果男人單身,可能他的爸媽給做飯到四十歲恐怕也不會有人問這算不算不孝順,所以大家介意的不過是兒媳吃了一頓公婆做的早飯。

憑什麼不能吃呢?如果已經給兒子養成了吃父母做早飯的習慣,兒媳婦來了遵守也沒毛病啊。如果本來兒子就自己做,這個問題就不會存在。

所以,這所謂的是否孝順,背後隱藏的還是對女人的歧視與壓榨。

做一頓飯很過分嗎?

做飯,是公婆一直在做的事情,並沒有超過他們的身體負荷也沒有超過能力範圍,做頓飯又能怎麼樣呢?

難道必須得娶了兒媳婦,公婆就立馬得變得生活不能自理,兒媳婦端屎送尿的伺候著了麼?有必要退化至此嗎?

現在很多人兒媳婦娶進門,可能公婆還沒有退休呢,在公司可能還要被領導罵,還要好做很多活來賺錢,在家做一頓飯就上升到孩子不孝順的高度,實在有點過於誇張。

一頓飯,是否意味著不孝順,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題主說,早起做早飯。大家都知道老年人起的早,年輕人喜歡睡個懶覺,如果因為公婆早起做飯吵到了兒媳,兒媳抱怨一句是不是更加不孝順了?

可是兒子媳婦晚起,可能意味著昨天有事情需要晚睡,可能意味著這樣能保證自己一天最佳的生活狀態,可能意味著這樣能賺到更多的錢。

總之一句話,各自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沒必要嫁入婆家就必須遵守婆家的習慣,如果能磨合皆大歡喜,不能磨合兩不相干,公婆不願意做早飯了可以不做,也可以只做自己的,但是別乾點活就給兒媳婦扣這麼大一頂帽子。

當然了,如果兒媳什麼都不做,每天還要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讓公婆伺候著,你覺得她不孝順可能也對。但是我個人主張能忍就忍著,不能忍就趕出家門,實在沒必要一邊委屈著自己,一邊編排著兒媳婦,實在沒必要。

對兒媳諸多不滿,還依然是一家人,說明你們比較搭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對方那麼多缺點還依然如故的是你家的一員,說明你家也有缺陷,不用把自己表現得好像做出了莫大犧牲一樣,你們只是比較搭而已。


Abbey


只要不是兒子兒媳要求的,就跟不孝順無關。如果是要求他們這樣做,那就不太好,但這種可能性極低,應該沒有人會這樣,父母也沒那麼好說話。

據我的經驗判斷,應該是父母都已經退休,看到兒子媳婦上班很辛苦,每天早上不吃或去外面買早點。老人的觀念認為外面的東西既不實惠又不衛生,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就早起幫忙做早飯。還可以讓孩子們多睡一會兒,實在是用心良苦。再說人進入老年以後,瞌睡很少,只需要五六個小時的睡眠就夠了,所以一般老人都喜歡起早。

這樣的事用不著愧疚,只需用心對待父母即可。比如有時候味道不合口,千萬別表現出來,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委婉地提醒一下。比如有的老人健忘,放了兩次鹽或其他佐料,千萬別生氣指責,這會嚴重傷害老人。老小老小,老人實際上已經是童年心性,可以適時適當誇獎公婆做的味道好。我有一個朋友也是這種情況,她媳婦很感激公婆的體諒。就對街坊四鄰說,奇怪了,我早上如果不是吃婆婆做的早餐,一整天都沒有精神,就喜歡婆婆的味道。鄰居把這話過給婆婆聽,婆婆笑的差點岔氣,可高興了。

老人吃不了營養特別豐富的食物,對於物質的需求不高,最關鍵的是精神上的需求。有一種最高境界的孝,就是老父老母被兒女需要。老人身體機能嚴重下降之後,就缺乏安全感,怕兒女嫌棄。如果你始終讓他們覺得被需要不可或缺,就是最好的慰籍。所以不用愧疚,用智慧生活,家庭會更和諧幸福。


農在天涯


公婆早起給兒子兒媳做早飯是孩子們不孝順嗎?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分析兩點。

第一,家庭和睦,公婆年紀大了,老人沒瞌睡,起來早沒啥事,就順手給孩子們把早餐做了,和子女住在一起,一開始也是本著照顧子女生活的,因為年輕人工作都比較忙,早上起來能吃口現成的也是一種幸福!

第二,家庭矛盾比較多,那麼公婆天天做早餐,其實是違心做的,也可能處於一種更想討好的目的,希望緩解家庭矛盾,那麼這時我認為,無論老人和子女之間是否和諧?老人能每天堅持早起做早餐,就這一點,子女也該領情!

所以,無論是老人自願還是違心,家庭和諧與否?作為小輩,都應該心存感激,週末的時候,也可以換換他們,讓他們吃一頓自己做的早飯,家和萬事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