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淝水之战:八万北府兵大破百万虎狼之师

公元四世纪前期,随着西晋王朝腐败日趋加深,早期移居中国北方的匈奴,氐,鲜卑等民族发动大规模叛乱,中原鼎沸,晋朝皇族和北方汉人移民大批南下,史称“衣冠南渡”。江西,福建,浙江等地进一步开发,支持起了南渡的东晋王朝。

而此时在中国北方,各派势力征战不穷,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终于,一个雄才大略的男人结束了乱世,横扫中原,统一北方,他就是建立了前秦王朝的氐族人苻坚。他352年称帝,一路征战,376年,灭前凉和代国,前秦王朝统一北方。

雄心勃勃的苻坚大帝自然不会只满足于一半的河山,这位雄姿英发的男人看着自己的江山,心中升起一片豪气。他再看了眼东晋王朝,偏安东南一隅,苟延残喘,这个男人决定挥师南进。他相信自己不会成为第二个曹操,他认为自己能成为这整片中华大地第一位外族君主。

淝水之战:八万北府兵大破百万虎狼之师

而此时的东晋,门阀政治和内斗是这个本就不稳的新生国家摇摇欲坠,发现战争阴云即将到来,在尚书令谢安的协调下,国家机器开始高速运转,准备迎接来自北方的雷霆一击。各路要塞均派良将固守,同时,谢安派侄子谢玄在江淮一带招募悍勇之士,组建新军——北府军。

公元378年,前秦刚统一北方没多久,便试探性南侵,派遣十七万步骑兵三路进攻襄阳,东晋边疆即刻报警。四月,前秦大军逼近沔水,接着渡过汉水,连克中城,襄阳,逼近重镇彭城,淮南之战爆发。关键时刻,谢玄带五万北府兵与前秦激烈攻防,四战全歼敌军,可谓大胜。

当然,这点小挫折对苻坚来说根本无足轻重,他的野心根本不会被遏制,对此,谢安很清楚。

淝水之战:八万北府兵大破百万虎狼之师

公元383年5月,东晋派桓冲领荆州十万兵力北伐,力图减缓前秦压力。

八月初二,苻坚派二十五万步兵,骑兵为前锋,南征!

八月初八,苻坚亲自发兵长安,他率领的部队是: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

前秦南下大军合计一百一十二万!这在五千年华夏历史都是非常罕见的,当时有一个词语形容其军容之盛:投鞭断流,意思是,他的军队一人仍一条马鞭,可以截断长江,而国小力弱的东晋,只有谢安侄子谢玄带领的八万北府兵。所幸占据地利,方能勉强撑住局面。

虽然前秦在前期凭借兵峰之盛,连连攻城略地,但在谢玄后续的指挥下,战局逐渐稳定。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率五千精锐直达前线,淝水之战爆发,悍将刘牢之一路横扫,歼灭前秦大军近七万。随后,东晋军队西进,与秦兵对峙淝水。

十二月,前秦部分将领已经领教了北府兵的强悍战力,建议后退决战,以淝水为掩护进行阻击。苻坚决定后退,但认为自己兵力强盛,不准备进行阻击,而决定趁晋兵渡水时半渡而击主动决战!然而,当秦军后移时,北府军却渡水袭击,完全没想到几万人的晋兵敢主动出击的前秦军队顿时大乱,加上东晋投降将领朱序又在秦军阵后大喊:“前线秦军大败!”秦军更是乱做一团。

淝水之战:八万北府兵大破百万虎狼之师

北府兵趁机大杀,鲜血染红淝水,此战前秦嫡系氐人部队全灭,而其他部队,或灭或散,余者叛乱,可谓全国之兵,毁于一旦。

淝水之战保卫了汉族政权,与来袭时投鞭断流的豪气不同,大败而归的苻坚此时换了另一个成语——风声鹤唳。而谢安呢,他则在府邸与客人下围棋,当捷报传来之时,他只是平静的说了声:小儿辈大破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