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雜談:國內書畫市場病得不輕,還得治

這個還得從“本山體”說起。

趙大叔不僅演小品、電影、電視,還非常熱衷書法,尤其愛題字,想當年,那人家寫的字可是人人爭搶為榮,價格嘛,好說好說。

雜談:國內書畫市場病得不輕,還得治

大叔的這“龍騰鳳舞”四個字,據說就拍出過92萬元的高價,信不信由你。

反正那些頭頂明星光環的名人、藝人、企業家,書法也好,繪畫也好,市場反應就是強烈、堪稱驚豔。馬老師的一幅畫,300多萬;馮小剛與曾梵志合作的一幅油畫,1700多萬;張鐵林的書法,8萬元起;倪萍的畫最高也拍過118萬元…

雜談:國內書畫市場病得不輕,還得治

回想幾年前,名人字畫市場一片熱鬧,這位趙大叔的一個字,據說至少8500元起,成為當時明星書法的第一人。面對這樣的漲幅,拍賣界的一位人士說:“我感覺極罕見,即便是徐悲鴻這樣的美術大師,在漲聲一片的藝術品市場,其代表作《巴人汲水圖》2004年以1650萬拍出,2010年再以1.71億元創造成交紀錄,6年間也不過漲了近10倍。趙大師可比徐大師厲害多了。”

為什麼呢?

還是在前幾年,好日子的時候,書法界、拍賣界、收藏界熱衷於名人書畫,有人稱趙大叔的書法為“本山體”,說“本山體”不僅是一個文化符號,而是財富和價值的體現,這裡面到底蘊藏什麼樣的經濟奧秘呢?

雜談:國內書畫市場病得不輕,還得治

在書畫界有這樣一個潛規則,書與畫相比,書一般要比畫價格低得多,趙大叔的書法卻不同,價格可比現當代很多美術名家名作高多了,唯一的合理解釋便是“功夫在詩外”,人家趙大叔想當年可是響噹噹的“小品王”、“東北王”,連街頭大媽都認識,有哪個藝人的人氣有他高?超常的名氣自然帶來了超常的市場價值,這叫名人效應。

有本事你也弄個“全國著名”、人人皆知來。

至於作品本身的專業水平、藝術價值,那是另外一說。

趙大叔的書法能升值嗎?

國內某著名書法家一提起此事,氣就不打一處來:“這種書法賣到92萬,這簡直是對中國書法藝術的踐踏,憑心而論,這種所謂的書法只能用來擦屁股!”“擦屁股都嫌糙!”

雜談:國內書畫市場病得不輕,還得治

這位老先生的言論雖然有所偏激,但只要有一點點對書法藝術的認識,趙大叔的書法其實連入門都不算,根本無需質疑,當時來說,就是黃帝的新衣,只是沒人說破而已。

在中國書畫的收藏市場上,沒辦法,到現在絕大多數買家,基本都還是奔著名人、名氣而來的,這就是市場環境,因為大家都認為名氣可以帶來財富,名人字畫自然成了買家、藏家追捧的對象,至於這些人作品本身的水平,幾乎無人關心。

像趙大叔們這些人的高價作品,顯然只與作者本人的名氣、身價有關,與藝術本身的高低無關。至於能不能升值,那就要看買家的運氣了。

因為名氣這東西,隨時都有可能反轉,趙大叔本身就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這就是國內書畫市場的病,病得還不輕,但沒辦法,一時半刻改變不了,還得下重藥治。


圖文摘編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