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明朝开国功臣沐英是朱元璋养子 他的“沐”姓有什么来历

沐英是明王朝洪武年间为数寥寥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之一。史料评述另一位得以善终的大将汤和“汤信公之听命唯谨”;评述他是“沐西平之居贵不骄”···

明朝开国功臣沐英是朱元璋养子 他的“沐”姓有什么来历

史料记载,沐英自十二岁起,便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九年(1376年)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

沐英本姓什么,明史没有记载。他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出生在朱元璋的老家濠州定远县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早逝,随母度日。

至正十一年,江淮地区爆发红巾军起义,元朝随即派兵马展开镇压。由于战事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沐英跟随母亲躲避兵乱,不久母亲连病带饿死在逃难路上。

八岁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被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将领朱元璋发现并收留,当时朱元璋与马氏夫妇膝下无子,就收沐英为义子,给他起名朱英。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年仅十八岁的沐英开始担当军事要任。先是被朱元璋封为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今江苏省镇江市);后提拔为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今江西上饶)。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派水军和陆军取福建,朱英领兵自西进攻,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的分水关,占领崇安(属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又攻破闵溪十八寨,俘虏陈友定部将冯谷保。

此后,沐英又屡建军功。

洪武三年(1370年),他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积务繁积。沐英年纪虽轻,聪明敏悟,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解决问题明快,毫无遗漏,马皇后多次称赞他的才干,深得朱元璋器重。

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被朱元璋给予全权派往关陕,体察民情,布施皇上恩惠。又命他练兵准备征战。同年十一月,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跟随卫国公邓愈出征吐蕃。

洪武十年(1377年)农历四月,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一直打到昆仑山。得胜而回,没有久留。回师途中邓愈去世,沐英率领军队返回,因军功获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年禄二千五百石,并被授世袭凭证丹书铁券,这年,沐英刚刚33岁。

明朝开国功臣沐英是朱元璋养子 他的“沐”姓有什么来历

洪武十四年(1381年)农历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云南的元朝残部。历时两年得胜后,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而留下沐英镇守云南。

从洪武十四年至洪武二十五年间,沐英忠心耿耿,一直致力于云南的平定与治理。

其间,他恩威并施,安抚威服曲靖、广南两府之乱;平定浪穹等地变乱、平定土著首领思伦发的叛乱、讨伐平定东川土酋之乱、平定贵州普安、云南临安之变,出兵征讨建昌等地叛乱等。规模较大的战役主要有摩勒寨之役和定边大战。沐英组织的这些平乱活动,最终奠定了云南边疆统一、稳定的大局。

沐英本姓是什么,一直是一个谜。明人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有一次朱元璋对朱英说:“朱英呀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呢?“朱英只是一个劲地回答:“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

朱元璋似乎不肯罢休,还是接连发问,朱英却始终磕着头对朱元璋重复刚说过的话。就这样对问了几次之后,倒把朱元璋惹笑了。

于是他大声对朱英说:“你是朕的养子,现在就是不让你恢复原来的姓氏,也不能让你再随我姓朱了。既然你一直口念深沐养育之恩,就赐你姓沐吧,让你可以永沐皇恩。”

沐英之名由此得来。

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在云南征战的沐英听闻义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而咳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太子朱标去世伤感而患病,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四十八岁。

明朝开国功臣沐英是朱元璋养子 他的“沐”姓有什么来历

朱元璋闻讯倍感痛惜,命归葬京师。当沐英的灵柩运抵京城应天府时,朱元璋亲往迎接,并派遣宫中要员负责安葬。下旨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本栏目,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