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我市持續發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開欄語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特殊年份回望,壯闊東方潮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指引下,我們迎難而上、知難而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改革之路越走越寬,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取得輝煌成就。

對改革開放40週年最好的紀念,就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即日起,本報推出“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專欄,以凝聚起全市上下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強大共識和合力,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以更加鏗鏘有力、穩健豪邁的改革開放步伐,奮進新時代,不斷推動國家科技城和西部經濟強市建設邁上新臺階。敬請關注。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 2017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74.75億元,成為全省首個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地級市;

2017年,全市實現脫貧3.1866萬人,超出省下達貧困人口脫貧驗收計劃347人,完成率101.1%;

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1.92億元,同比增長9.0%;

……

亮麗的成績單,折射出我市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更加註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努力探索結構轉型、產業優化的有效途徑……我市經濟發展的行穩致遠,與持續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注入新動能密不可分。

動能轉換釋放發展新活力

2016年起,我市對全市水泥企業實行了錯峰生產和階梯電價,倒逼落後水泥企業儘快淘汰並出清。2017年,全市壓減水泥產能345.38萬噸,提前3個月完成全年壓減水泥產量300萬噸的目標任務。

去掉過剩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但“去產能”並不是“去產業”,而是要換一條跑道重新出發,實現涅槃重生。

判大勢、謀全局,方可觀未來。

近年來,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我市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持續深化“三去一降一補”,把優化存量資源配置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打出轉型升級“組合拳”,政府自身改革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

去產能,有效淘汰壓減落後和過剩產能,紮實抓好煤炭行業退出、積極開展落後產能排查清理、妥善完成離職職工社保接續等工作;去庫存,從棚改貨幣化安置、農村居民進城購房財政補貼、規劃調整等15個方面發力;去槓桿,鼓勵和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持續推進應收賬款融資服務試點,積極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全市已落地實施項目15個,估算投資總額174.9億元,吸引社會資本(含融資)139.9億元。

降成本,通過推進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市場化的資源性價格改革,2017年全市減免各類稅費60多億元,有力促進企業綜合經營成本持續降低。

補短板,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注重供需有效對接,重點抓好縣域經濟、脫貧攻堅、民營經濟、質量基礎等方面工作,不斷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

創新驅動 點燃經濟新引擎

邊破邊立,以立為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過程。

2014年至2017年,我市科創區專利申請量累計達到3607件,於今年年初正式通過四川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驗收。

不僅僅是科創區,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有機結合,不斷推動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全市R&D經費佔GDP比重已達7%,位居全國前列。

一組經濟數據,印證了“新動能”的持續發力——

去年,我市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佈局,“兩新”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達到54.1%、37.5%,繼續保持全省領跑優勢。成功引進漢能、360等47個10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全年技改投資達454.8億元,增長26.8%。全市三次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14.1:40.4:45.5,實現了從“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全市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55個、面積達110萬平方米,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萬家,新增註冊資本(金)945.99億元,同比增長67.38%。

經驗性成果更是有目共睹:在資源共享、金融服務、軍民兩用技術再研發和轉移轉化等方面初步探索總結出一批可向全省全國複製推廣的“綿陽經驗”;國務院首批推廣的13項經驗成果中,綿陽貢獻了“軍民大型國防科研儀器設備整合共享”“以關聯企業從產業鏈核心龍頭企業獲得的應收賬款

為質押的融資服務”2條創新改革舉措。

轉型升級邁出產業新步伐

2017年,涪城區《“三新三化”模式推動傳統蠶桑產業煥發生機》和三臺縣《主攻農業供給質量,全力推進現代農業強縣建設》成功入選“四川十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案例”。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興農之要,也是破解農業發展難題、推動農業闖關過坎的關鍵舉措,更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困則變,變則通。

近年來,面對農業農村發展困局,我市從“調整農業產品結構”入手,建成高標準農田32.2萬畝、現代特色效益農業標準化基地12.1萬畝;申報“三品一標”農產品243個。出臺《綿陽市現代農業重點產業、主導產品及空間佈局方案》,以“做大規模、做優品質、做響品牌”為目標,圍繞糧油、中藥材等六大重點產業,重點打造優質生豬、涪城麥冬等十大主導產品,著力優化農業產業產品結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業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

由於市場需求發生變化,農業向多功能性發展,緊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三產融合”之路,正成為綿陽農業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我市已建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等現代農業園區6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3個。同時,不斷做長做優農業產業鏈條,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已達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